第1285章
葉瑜然沒有插手這個案件,也是有原因的。
按照她上輩子所受的教育來看,賭坊和花樓這種東西根本就不應該存在,應該直接取締。
但在這個世界裡,賭坊和花樓都是正兒八經的經營之所,連大燕律法都準許的東西,她要反對,硬壓着朱三把青遠縣給“清”了,肯定會出問題。
葉瑜然想要改變這個世界,但是改變世界的前提,是先能護住自己的小家。
她不是英雄,她隻是一個普通人。
在确保自己小家安全的情況下,她願意多做點什麼,但若确保不了……
不好意思!
她隻能當一回“瞎子”了。
她不想當敲鐘人,也不想當出頭鳥,她就想安安穩穩的過日子,然後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這個世界、為這個朝代留下點什麼,僅此而已。
所以,賭坊的案子,葉瑜然不想看,也不能看。
她怕自己這個暴脾氣一看,揮着菜刀就沖了出去,把人家賭坊老闆給砍了。
不過,大燕律法允許賭坊的存在,但沒說允許賭坊犯案啊。
民不舉,官不究。
現在已經鬧到了葉瑜然的頭上,自然要讓朱三“禀公處理”。
朱三:“……”
“根據調查,好運來賭坊逼迫良家女子自賣其身43人,強迫他人賣女……”
“情節惡劣,現判處……”
……
随着朱三一聲聲判決落下,場外百姓一聲聲叫好。
“好!就該這麼判,誰欠的錢找誰去,哪能強迫人家賣妻賣女。”
“就是,連隔房的侄女、寡嫂都敢賣,這還是人嗎?”
“賭坊本就不應該存在,看哪些好賭的,有幾個不家破人亡的?”
“要我說,就嫁女兒的時候,就應該把眼睛擦亮一點,别把自己好不容易養大的女兒嫁到别人家,就被别人給賣了。”
……
在這個案件裡,朱三沒讓那些賭鬼當“報案”,而是讓那些被賣了“女兒”的娘家出面。
誰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了?
潑出去,那隻是因為嫁到你們家,要給你們當當牛做馬了。
可我養大的閨女,就是我的女兒,你問都不問我一聲,将我女兒給賣了,還給賣到那種地方,這是人幹的事?
出嫁了,那也是我女兒。
……
朱三死死抓住“任何人都能成為别人的父母,同樣也是别人的子女”,當男人和婆家不争氣的時候,就找娘家;娘家這邊不是東西,就找男人和婆家,總有一邊能做主。
要是兩邊都做不了主?
那就問受害者本人――你願意被賣嗎?
除非那種被洗腦得過份的,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我不願,可是我不答應,他們就要賣掉我的女兒。”
“我不願意,我是被我爹偷偷賣掉的,我娘都不知道。”
……
隻要有一句“不願意”,朱三就能做主。但若是碰到那種被自己親生父母發賣的,那就沒辦法了。
大燕王朝的律法在這塊還是空白,大家還講究“父債子償”的概念。
從道德層面來說,他爹是個賭徒,在還不上賭資的情況下,他爹即使賣掉了自己的親兒子、親女兒,那也隻能從道德層面指責上,無法從律法上處罰他。
好運來賭坊的事件多少讓青遠縣的各大賭坊、花樓都收斂了些。
這賣兒賣女可不是他們說了算,隻要有“苦主”,衙門就也抓人。你還不能說人家錯了,人家是按律法判的,一二三……
朱三列出了好幾條,讓人辯無可辯。
“吓死我了,我還以為縣令大人要收拾我們賭行了呢。”
“我也吓死了,我們家就靠這個吃飯,要是被沒收了,以後我們還靠什麼過日子。”
“不過說真的,以後去收債的時候,得悠着點。人家賣不賣妻子、女兒是人家的事,我們這邊可不能‘強迫’,這要‘強迫’了,可是入罪的。”
……
一邊說一邊吐皿,因為這種事情放在其他地方,隻要沒鬧出人命,根本就不是事。偏偏青遠縣縣令抓得緊,不管你有沒有出人命,隻要有人告,人家就“抓”。
不少人開始研究大燕律法。
有的人想鑽空子,免得被朱三抓到把柄;有的人則反之,想了解一下,自己應該從哪些方面維護自己的權益。
當然了,這所有的前提的前提,是那個人識字,還能找到一部完整的大燕律法。
否則他想再多都沒有,因為他不識字,他看不懂律法;他沒有大燕律法,他就算識字,也沒地方查去。
而這些問題,也一一暴露在了葉瑜然面前。
葉瑜然召集了甘逸仙、朱三、徐玉瑾以及朱三的師爺洛秋山(已經知道他是皇帝的人),一起讨論。
跟在朱三身邊時間長了,師爺洛秋山也見識到了葉瑜然的本事,一點也不嫌棄這位老夫人管的“閑事”多,反倒是希望對方多提一點意見,說不定能對大燕朝政有更多益處。
目前為止,師爺洛秋山已經學到了不少東西,他将這些東西整理成冊,上交勤帝,再交給他們自己人讨論、分析、研究。
再一點一點的其他地方摸索着展開,雖然不過兩三年的時間,也大有成效。
最明顯的,大概要數水田種植法、堆肥技術以及朱家最喜歡用的“實驗田”。
不管到了什麼地方,首先要建的就是“實驗田”,将各個地方學到的新鮮種田技術本土化。
本土化成功以後,再有計劃的推給當地老百姓,帶着他們從自家劃一塊“實驗田”出來,學習新技術。
一點點掌握,一點點将田間地頭全部換成新技術。
甯願慢一點,但要穩,要确保老百姓在保證“原本收獲”的同時,逐步提高農業産量。
有紅薯、土豆、南瓜等作物做鋪墊,當老百姓發現口糧得到了确保,他們很樂意嘗試新的種植技術。
一旦你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你就可以開展各個方面的工作。
有的時候,老百姓的要求就這麼簡單――你能讓我地裡的糧食增産,能夠讓我填飽肚子,我就跟你。.五⑧①б
而青遠縣的變化,遠遠不隻于此。
除了農業上的,還有經濟上的,生活方方面面的。
朱家村已經是一個成功的模版,如果隻有這麼一個模版,可能隻是一個意外,但是當師爺洛耿山親眼看着青遠縣即将變成另一個“朱家村”時,他知道――大燕王朝的契機到了。
朱家,真的不是無的放矢。
他們是真真正正的掌握了某種訣竅,而這種富天下之民的竅門是可以掌控的,是任何一個有識之士都可以學習的。
這對于師爺洛秋山來說是一種“驚喜”,他不斷的給勤帝寫信,讓勤帝多派一些年輕人過來學習。
各個方面的,隻要是有人,都可以過來。
隻有當他們親身經曆,親眼目睹,他們才會真正明白――什麼是“因地制宜”,什麼是“地方發展”,什麼是“藏富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