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不是第一次在公衆場合說話,但是今天這是代表新能源汽車産業園,代表國内新能源汽車産業發言的,這當然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絮絮叨叨的說了很多,但總體上來說,有三個方面,一個是感謝領導的支持和姜小白等人的支持。
第二部分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難點,在這個攻堅克難的過程中,付出了多少,有多麼艱難等等之類的。
最後一點就是對于新能源汽車未來的期望,從發言量的考慮來說呢,最後一點說的是最多的,這也很正常的,筆亞滴公司原來是電池的。
可以說和新能源汽車這個賽道,不說完美的契合吧,但還是有很好的重合度的,或者準确的來說,筆亞滴要是進入新能源汽車這個賽道,那是有自己的優勢的。
這一點呢,不是其他的汽車廠能比的。
但是要是筆亞滴自己去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呢,遇到的困難就太多了,首先是因為筆亞滴這邊的力量比較小,這貿然的進軍新能源汽車,肯定會侵犯到其他傳統燃油車的領域。
會被其他的傳統燃油車車企打壓的,這也就是原來的既得利益者。
其次呢,在政策方面呢,筆亞滴隻能夠被動的等待上邊的政策推動,不可能說主動的去和上邊申請什麼政策,或者說推動什麼樣的政策落地,這都是不現實的。
最後一點呢,就是基礎建設方面,什麼充電樁啊,試運行啊,這完全就不是筆亞滴自己能夠推動的,甚至連一塊像樣的工業園區,讓筆亞滴自己來建設都夠嗆的。
所以筆亞滴想要自己進軍新能源汽車是困難重重。
可是現在和姜小白等人合作就不一樣了,姜小白、李廠長、李叔副,主要是這三個人,王中天那邊呢,王福覺得和自己半斤八兩的。
或者說主要是姜小白頂在了前邊,别看姜小白好像幹過很輕松,隻需要把握住大方向就行了,剩下的事情都有其他人去幹。
但實際上王福确實知道的,這個甬市的新能源汽車項目,一共五家企業參與,或者說更加精準一點來說呢,是一共五個人參與,五個人參與呢,少了他王福呢,照樣能找一個懂技術的。
少了其他任何一個人都行,但唯獨就不能少了姜小白。
姜小白是帶頭人,承擔着最大的壓力,姜小白提出新能源汽車,各種新聞媒體上,都有很多質疑聲的,這也就是姜小白能夠扛得住。
要是換一個肩膀嫩一點的,根本就扛不住,其他人也會更加肆無忌憚的攻擊,估計到時候随之而來的就是鋪天蓋地的批評聲了。
還有傳統燃油車,這些被侵犯到的既得利益者,姜小白本身就是做燃油車的,人家現在做新能源汽車,再加上姜小白的身份地位擺在這裡。
其他的燃油車企業,就是再不爽,也隻能夠私底下罵姜小白一聲神經病,明明大家燃油車做的好好的,你也端着碗吃飯,大家一起排排坐吃果果多好,非要去做什麼新能源汽車。
但要是換另外一個,那可能就是各種明裡暗裡的打壓了,可是姜小白在前邊大家就不敢。
後來的新能源汽車産業園,甬市這邊這麼支持,為什麼相信他王福嗎不,是相信姜小白的号召力和能力,相信姜小白能把這個事情做好,所以才大力支持的。
再到全球上遊的布局,很多地方也是借用了姜小白的名氣。
最後這個示範運營的事情,這就是姜小白和上邊争取來的,姜小白和科技部門周主任的關系,也是擺在那裡的換了他自己要是去京城,不說連科技部門的大門朝哪開都找不到吧,但是最起碼不可能像是姜小白一樣,能夠争取來這個機會的。
而以上這些呢,還不提姜小白實實在在付出的利益,比如說華海汽車廠的支援,人家那麼深厚的底蘊,要不是姜小白,怎麼可能支援呢。
而姜小白頂在前邊做這些事情呢,一定程度上算是給筆亞滴鋪路了,王福怎麼能不感謝,怎麼能不希望新能源汽車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呢。
所以在最後這一塊,王福用了大幅的篇章在講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當然了,話裡話外的,也是把姜小白推在前邊。
畢竟這有媒體記者在呢,有些話,是姜小白說的,沒人會說什麼的,但是他說的,說不定就有人攻擊了。
王福講完話以後,現場一片掌聲,晚上的飯局也正式的開始了。
姜董,這王總是個人才啊,這筆亞滴估計以後規模小不了。魯廠長端着酒杯,壓低了聲音和姜小白說道,原來的時候魯廠長隻是覺得這王福是一個技術人才。
是技術型的老闆,這樣的老闆,不是說不能做大企業,而是要看時機和技術的,相對來說肯定要少一些的。
但是這兩天王福展現出來的卻是一個久經商場的形象,說話方面,滴水不漏,做事情方面,也張弛有度,營銷方面,也敢異想天開。
有了這些東西呢,再加上一點點的技術,就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對于魯廠長的評價呢,姜小白也點點頭表示認可,王福帶着的筆亞滴,當然是會乘着時代的東風乘風而起的,不過那個時候,姜小白自己都已經退休了,也無所謂了。
姜董,你說咱們要不要投資一點筆亞滴魯廠長再次拿胳膊碰了碰姜小白低聲問道,他也是非常信任姜小白的,既然姜小白都看好筆亞滴,那就投資啊。
到時候對方成功了,我也能分享一份成功的果實。
對于這一點,魯廠長就太羨慕姜小白了,那麼多筆成功的投資,投資一個成一個,不說帶來的利益吧,就是這種歌感覺想想都讓人沉迷的。
我……姜小白還沒有說話呢,魯廠長就再次開口說道:這樣,我先去談談底啊,和他喝兩杯,試探一下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