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行這個事情,周萬提出來以後,卻勾起了姜小白很多的回憶。
對于限行這個政策,魯廠長和李叔副等人還有些懷疑,這樣的政策,到底可不可能長期的施行下去,這樣的政策真的會出台嗎
其實也不怪他們會這樣想。
因為他們經曆的時代不同的,當初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時候,路上的車子都沒有幾輛,甚至那會都沒有私家車呢,個人都不準買車。
後來才開始慢慢的放開了一點,個人買了車子,可以靠挂在單位的名下,因為個人買了車子沒有辦法去加油,不是有錢就行的。
去加油還需要介紹信的。
當然了,這個時代姜小白也經曆過,最早的車子,就是靠挂在京城的大興玻璃廠的。
後來呢,再慢慢的允許私家車登記了,這是一個緩慢而又短暫的過程。
這距離當年才多長時間啊,怎麼就要開始限行了呢,是,京城和魔都這邊路上的車子确實不少,高峰期的時候會堵車。
但是至于用限行這樣的政策來嗎
魯廠長和李叔副兩人上年紀了,雖然說做生意這種事情,本身就走在時代的前沿,但是實際上思想方面,還是有些跟不上時代,沉浸在舊時代中的。
對于這種情況,非常的不理解的。
而從理論上來說呢,姜小白也應該是知道的,隻不過姜小白是重生來的,知道這樣的政策是必然會施行的,所以對于周萬提出的這一點根本就沒有懷疑過。
不過魯廠長和李叔副兩人雖然說懷疑,但是在飯局上,也沒有對周萬說的這個事情進行質疑的。
原因很簡單,周萬身處那個位置,能看到的東西,尤其是政策性方面的東西,肯定不是自己等人能比的。
隻不過有些時候呢,這政策醞釀是醞釀,但是想要真正的落地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甚至有些時候遭受到的阻力很大,政策落實不下去的情況都是有的。
魯廠長和李叔副兩人都沒有質疑,王福和王中天兩人就更不可能了,他們根本就沒有質疑周萬的資格,甚至說,周萬說出來的東西,對于他們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政策。
對周萬都有些那種上位者的崇拜,這麼大的領導,幫着你出主意,怎麼會懷疑人家說這話的真實性呢。
飯局結束以後,幾個人回到賓館門口以後,姜小白招呼幾個人到自己的房間聊一聊。
到了房間以後,姜小白還沒有開口說事呢,魯廠長就首先提出了那個在飯桌上,周萬提到的限行的事情。
他還以為姜小白叫他們過來,主要就是說這個限行的事情,限行不限行的呢,對于普通的企業來說,那沒有什麼意義的。
但是對于生意做到一定程度的人來說,很多政策的變化,往往就代表着形勢在發生變化的。
甚至有些時候,很多政策都不用出台,在醞釀階段,就已經代表着上邊一定傾向性了,做生意大到了一定的份上,就已經不是單純的在做什麼産品了。
不單純的是去看市場了,而是在研究政策,在創造市場。
就像是現在的新能源汽車一樣,也是在創造市場,在迎合上邊的政策,是從大局出發考慮,新能源汽車國内必須要上,這一點不是從其他地方考慮,而是從時機方面,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時機已經成熟了。
國内已經有了成熟的生産線,從全球氣候變暖,從全球碳排放量的重視程度。
從整個國家資源層面看,富煤貧油少氣的戰略資源方面考慮。
是從這些地方去考慮應該怎麼做生意,而是不去研究市場的走向,是引領和把握市場的走向。
這樣的話,很多的新聞,很多的政策,很多風向的變化,就都需要去注意,去考慮的。
尤其是限行這個東西,還和汽車行業息息相關,更是應該去注意這方面政策,可能對于整個汽車行業,工業體系帶來的變化。
以及下一步的産業布局,對于整個企業全球戰略化重心變化帶來的影響。
姜董,你覺得這個未來,可能會限行嗎限行這種政策,可能實施嗎是小範圍内的試點呢,還是說将來會大範圍内推廣呢這個對于咱們整個汽車行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李叔副也皺着眉頭開口問道,顯然周萬随口提的一句話,兩人都記在心裡了,不光是記在心裡了,還仔細的琢磨上了。
其實周萬提到這個事情的時候呢,姜小白不光想到了限行,還想到限号的事情。
這兩年經濟發展的太快,城市建設的進度,城鎮化的道路也在不斷的加快,這很多東西,以現在的位置,去看未來,完全是一片混沌,根本看不清楚。
更何況魯廠長和李叔副兩人,甚至站的位置,還不是現在,而是站在了過去,受到了過去人生經曆的影響。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就像是很多孩子覺得和家長有代溝一樣,因為這本身就是兩個時代的人啊,他們生活的年代本身就是有巨大差别的。
過去的人生經曆構成了這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甚至這一點,還會受到地域的影響,比如說北方這邊更保守一點,在工作的選擇上,很多父母更加傾向于孩子有一個鐵飯碗,但是南方地區呢,同一時代下的父母,都不會有這種想法,會覺得做生意也不錯。
所以李叔副和魯廠長兩個人過去的人生經曆構成了現在的他們,他們站在了新時代,但是很多時候思想在不斷的變老,過去的人生經驗和認知,這是他們寶貴的财富,但是也是阻礙他們望向未來的迷霧。
姜小白心裡歎了口氣,見兩人都看着自己等着自己的答案,于是把自己要說的事情,暫時的放下,和兩人就限行的問題聊了起來。
他估計自己要是不說清楚這個問題的話,可能這兩人回去今天晚上都睡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