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無上神眼

第1章 未來計劃

無上神眼 谷小谷 2364 2025-07-02 10:53

  

  慎思堂中,徐言正在翻看著最近的消息。最近又發生了一件和徐言暫時看不出有什麼重要關係的大事——逸州被一分為二,其中一部分被稱作雲州,另一部分依然叫做逸州。也就是原來的天下五州現在已經變成了七州,這讓徐言預感到,恐怕之後的劍州和玄州也保不住了。至於中州,或許還是現在的樣子。

  徐言沉思,如果天下五州,除了中州的其他四州都拆分的話,那就會變成九州了。那,目的是什麼呢?

  難不成……徐言想到了一個可能。皇權與王權的競爭,天宇的帝君想提升自己的權威,壓制各王的權威。天下五州,帝君直接統治的是中州,而其他四王則統禦另外的四州。如果裂成九州,中州不變,雖然地方還是那些地方,但王變多了,就意味著每一個王所能佔據的就會變少。

  如果是這樣的話,恐怕,天宇內部的競爭有些激烈,這些王已經對皇權有一定的影響了。或許不至於到更替帝君的地步,但想必是有些事情他們會對帝君造成掣肘,讓帝君辦起來不舒服。

  可是,徐言又覺得還是不太合理。如果真的要拆分,那最好是慢一點。以帝君現在的壽元來看,按照每一任帝君的統治時間,他還有幾千年的時間,何必急著這麼快就分裂第二個州。他完全可以花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把青州和濟州的分裂徹底穩固,再考慮下一個州。

  會不會是……徐言又想到了星島中,天宇的隊伍人員的情況,還有海底的事情。徐言感覺到,也許問題的根本就在海底的那種力量上。帝君想做的海底事情的研究恐怕是一直被四州王掣肘,所以選擇了分裂四州。而且,第一個就拿青州開刀,接著就是在青山城這裡完成了海底的初步研究。

  把手裡的東西放到一邊,徐言暫時放下了這個想法。他現在手裡的信息嚴重不足,而且目光太低層了。高層有很多他完全不知道的消息,所以他的猜測也是隻能從現在已知的消息裡面去向後思考,如果事情的原因出在其他三個州,而不是青州,那他想破腦袋也不可能猜中。現在,還是要把玉錢宗慢慢發展起來。

  徐言感覺到,現在的玉錢宗規模已經有些跟不上自己的境界了。自己現在是生死境,那至少玉錢宗得有很多中三境圓滿的修者才行。這樣,玉錢宗才能供養得起自己,也才能得到更多,更高級的情報消息。隻要玉錢宗也發展起來,一切才能更好地循環。

  「宗主,杜四平求見。」弓萬華對徐言小聲說道。

  徐言從思緒中擺脫,對弓萬華說道,「好,讓他進來吧。」

  杜四平進來,「參見宗主。」

  徐言一擡手,「免禮,事情如何了?」

  杜四平上前,將幾張紙遞過來,「都已經調查清楚了,宗主,這是詳細情況。」然後,杜四平又說道,「那顆珠子叫做重水破元珠,蘊含重水之威,投擲傷人是最基本的用法,它最大的作用反而是幫助參悟與水相關的法術。至於另一個雷鳴石,則是蘊含天雷之力,平時會傷人,極難收容,但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另一種至高之雷,所以與天劫之雷相衝突。更準確地說,在渡劫時,把它放在旁邊,可以幫助抵消一部分天劫之雷。至於寒雪珠和赤炎珠,因為是星島之物,沒有任何有用的信息。我們隻能得到一些打聽來的消息,不一定準確。寒雪珠至陰至寒,可以抹平一些火系的法術。赤炎珠則正相反,可以用來對付一切水系功法和法術。」

  徐言聽了杜四平的話,點了點頭,「好,你做的不錯。這件事繼續跟進,但減少一些投入,有新的東西更好,沒有也沒關係了。另外,從今日起,見知院的經費翻倍,這一點我會安排下去。另外,青山城旁邊的城市也要慢慢增加人手,包括你負責的見知院,要把附近的情況都調查清楚。我想,咱們玉錢宗該增加一些影響力了。記住,青山城,包括附近的城市,所有宗門,家族的重要人物都要有詳細情報,一般人物也要有基本情報。我不希望有一天我問你某個人的時候,你說不知道。」

  杜四平連忙答應下來,「是,宗主。」同時,他也明白了,玉錢宗要擴大影響力了,從原來的局限在青山城,到周圍的城市都要納入活動範圍。這一點,對於他,對於見知院,都非常重要。

  然後,徐言又重點吩咐了一句,「對了,有兩個重點,一是關於海獸潮,二是關於星島。尤其是海獸潮,雖說海獸潮一般是間隔數萬年才會發聲一次大的海獸潮。但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我懷疑還會有,這一點你們見知院一定要注意,可以適當擴增人手,但是要注意,選擇可信的人,慢一點也要穩妥。」

  杜四平答應下來,「是,宗主。星島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徐言說道,「關於星島,一個是留意查探新的星島降臨的消息,雖說這件事都是大宗門才有能力發現,但總會有各種蛛絲馬跡,你們平時就多留意這件事,或許會有一些不起眼的線索。第二,就是關於星島中的各種產物,這種東西都非常獨特,你要注意這些東西的用途,或許會有非常巧妙的作用。」

  杜四平將所有要求都盡數記下來,心裡還默默盤算了一遍。這時候,徐言終於說,「好了,你先下去吧,把白玉梅叫過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