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要命的還是要錢的
這一仗贏的漂亮,第二天一早綠城守將張鶴到了。
「真贏了?」
張鶴萬般震驚,君承沒有立刻回他,而是叮囑手下趕緊將傷兵安頓好還有嚴防死守城門。
這一安排下去張鶴就知道是真贏了,這個君承他太讓人驚訝太讓人意外了。
「不是說按兵不動,讓你不要出兵嗎?你違抗聖旨?還突襲?君大人你這膽子也太大了,你就不怕皇上怪罪嗎?」
這個時候還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君承對張鶴的觀感再次降到了最低。
「昨晚共計出兵4千人,到現在共計傷員321人,死亡70人。這些人全部將身家性命賭上,為了十萬桐城百姓拋頭顱灑熱皿。
而張大人在這裡給我說皇上命令不要出兵?那你可知如果我們按兵不動,等五兩城的大船造好,就輪到他們如此突襲擊殺我們了。
都是飽讀詩書之人,在下不信張大人不知道這其中關鍵代表什麼。
如今金國剛滅,北榮還沒有那個底氣敢立刻出兵攻打大周,所以桐城這一仗卻又是如此至關重要。
我們若是輸了他們就會肆無忌憚,將我們大周朝當做囊中之物,想想看到時候別說我們桐城了,還有綠城,還有其他的邊境全部會被侵犯。
我們不過是給眾人一個士氣,也讓對方看看我們是不是好惹的。
我們大周朝贏了,一個小小的桐城都能殺得對方片甲不留,那麼西北呢?那麼懷素呢?那麼安和呢?那些邊境之地自然也會士氣大振。
你以為我們隻為我們自己?
張大人有這閑心還不如好好考慮考慮真正的為百姓做點事,而不是拿著那點俸祿做些喪德敗祖,連祖宗都賣了的事兒。」
張鶴好歹也是40多歲了,被一個20來歲的小夥子如此辱罵那氣可想而知,但是他內心也清楚君承說的話不無道理。
可是皇上的旨意怎麼能違背呢,皇上指不定是有別的安排呢?
「北榮和咱們大周朝的邊境又不是隻有桐城,桐城也不過是其中一個,你如此自作主張到時候壞了陛下的安排又怎麼說?
若是北榮報復到其他邊境的話,你害的人不是更多?
你就是恃才傲物,剛愎自用,違逆抗旨,你等著吧陛下必定不會饒了你的。」
君承起身,看著這個固執的張鶴也沒有再勸,而是冷笑一聲:
「那就讓史書來作證,讓百姓來作證,看我今日之舉到底是不是壞了陛下的大好事兒。
送客!」
張鶴被趕了出去,君承也沒有回去休息,還要去看傷兵還要加固防禦。
站在城樓上,看著遠處漆黑一片的城牆,緊閉的城門讓他的心也鬆了一分。
「讓人在城門之外擺上大批木柴!未雨綢繆,總能抵擋一番吧。」仟韆仦哾
白芷得到消息後君承已經回來了,難掩一身疲倦,他泡在澡桶任由白芷為他擦拭按摩。
「你這主意好,真要敢再打來咱自己燒自己。」
白芷的話惹的君承大笑:
「是啊,自己燒自己,孩子怎麼樣了?這幾日都沒空見他。」
「好著呢,他如今又不會說話,成天啊啊啊的不會有問題。」
那就好。
君承想到了什麼又道:
「這幾天讓宋大明注意一下進城的人,怕是有人盯上我們了。」
盯上?誰?要命的還是要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