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計劃回京
第466章計劃回京
西北邊軍大營。
靖王收到墨雲策的書信,驚詫不已。
「父王,是母妃的來信嗎?」
墨雲奇以為是家書,正要湊上前去看。
靖王嚯的站起身大步走出營帳,他需要冷靜一下。
上一次,墨雲策和墨雲柏同時來信告知柴氏可能生病了,他沒有在意,隻以為是柴氏惱恨他們父子來了西北,在鬧脾氣。
可這回的信上,卻明明白白寫的清楚,竟然不僅對皇後娘娘無理,還衝著太子妃發難,更是為了護她那個不爭氣的侄兒,將靖王府的赦免金牌都交了出去。
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詭異,柴氏這樣做太不正常了。
就因為自己來了西北?是不是做的有點太過分了?
靖王怎麼也想不通,自家王妃怎麼會變成這樣?
靖王低著頭大步往前走,他想了好多,卻自始至終沒有想到自己應該回去。
墨雲奇不放心的一直跟在後面,父子倆一前一後直到直接出了大營。
「父王京城出什麼事了?母妃的身體還沒好嗎?」
見靖王終於在一處沙坡前站定,墨雲奇立刻開口詢問。
靖王轉身看向自己的次子,不知該如何向他開口。猶豫很久,將手中的信遞給了他。
墨雲奇不解的看了看自己的父王。
「是你太子堂兄寫來的,看吧。」
墨雲奇垂頭快速閱讀完。「這,這怎麼可能?母妃怎麼會與皇伯他們作對?」
柴氏一直給人的印象是溫柔,嚴謹,知書達理的貴夫人。
怎麼會是這樣尖銳,甚至是不講理的?這根本就是兩個人。
「父王,母親是不是遇到什麼事了?是不是受到什麼威脅了?」
「她在京城,天子腳下,又有雲柏在,誰會威脅他。」
靖王很生氣,他覺得柴氏利用皇上對自己的兄弟情,太肆無忌憚了。
「可是父王,這麼不可理喻的事情,不應該是母妃能做出來的。」
「太子不會說瞎話的,他不會污衊你的母妃。」
墨雲策信中的措辭,很是客氣,但靖王仍然能夠嗅出其中的怒火。
這是墨雲策,看在他是長輩的份上,他相信換成另外的人,柴氏現在已被下大獄了。
「那我們趕緊回京吧。」
墨雲奇很擔心母妃的狀況。
「不行,現在正是與刺狼族的緊張時刻,怎能臨陣脫逃?」
「父王,您不是主將,皇伯和太子早就讓您回去了。跟元大將軍說一聲,我們隨時可走。」
「老子是軍人,不能為了私事離開戰場。」
一道聲音插了進來,「若是您的私事會動搖國本呢?」
林潤澤和墨雲仁兄弟走了過來。剛才的話是林潤澤說的。
墨雲仁解釋道:「靖王叔我們隻是路過,正好聽到沒有?」
可不能讓靖王誤會他們在跟蹤他。
林潤澤才不管那些,直言道:「靖王,下官再來西北之前,整個京城都知道了,靖王妃對皇上皇後不敬。而她在大年初一的表現,如同得了失心瘋,完全沒有顧及到皇後的身份。」
墨雲仁和墨雲烈作為晚輩,不好說什麼。
隻能勸道:「靖王叔還是回去看看的好,免得被某些圖謀不軌的人鑽了空子。」
「誰會鑽空子?」靖王兇巴巴的問道;「你們這幾個小子知道些什麼?」
「下官聽說,謙王妃與靖王妃來往密切,而謙王的司馬昭之心,人人皆知。」
靖王沉默,他怎麼也沒想到才回來西北幾個月,京城會有這麼多事。
柴氏竟然會與謙王走到一塊兒。
細想,這幾個月來柴氏一封信也沒有寫過,就算賭氣,也不該有這麼長時間,這與以往不同。
之前他們都在西北,他帶兵打仗柴氏一天一封問安信,現在相隔千裡,卻是一封信都沒有,真的是不正常。
靖王看向遠處的大漠,他們好不容易追尋到刺狼族的行跡,元容和石啟正商量著要突襲。
他怎能在此時離開。
墨雲仁上前勸道:「靖王叔,邊境固然重要,靖王妃也很重要,若真因為她影響到了京城的安危,您的心裡會不好受的。」
靖王明白,他必須作出抉擇,不能讓邊境和京城同時遭遇侵害。
思來想去,靖王看向墨雲奇,「你先回京城,本王要會一會那刺狼族。隨後會趕回去的。」
墨雲奇知道他父王對刺狼族的執著,沒有再勸,隻是說道:「這次突襲完,無論情況如何,父王都回京城吧,孩兒留在這裡,代替父王剿滅刺狼族。」
靖王沉思片刻,用力的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沒有說話。
元聰得知靖王終於肯回京了,很快的確定了突襲的日子。想著快點打完,讓靖王早日回京。
出兵之前,元聰將各遊擊軍將領集中到大帳裡。
「根據斥候的可靠消息,刺狼族近日在金戈灘棲息,偶爾會去騷擾三國邊境,我們分兵三路……。」
元聰指著沙盤詳細的說著他們的作戰路線和策略,靖王聽的連連讚歎。
不愧是太子帶出來的人,謀略和膽識都非同一般,而且打法奇特,他也真的該退下去了。
最後,元聰一再強調,「刺狼族異常兇悍,他們的馬匹比我們馬的強壯,速度也快,不可死抗,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留著命,下次再戰,誰都不許冒進,否則,軍紀處置。」
有人不當回事兒,粗著嗓子說道;「上了戰場不拚命,要當孬種嗎?」
「拼了命就是英雄了嗎?」
元聰嚴厲的盯著那人,「每一個將士都有父母妻兒,拼上命的打是痛快了,但是可有想過你家中的期盼。」
「俺們不是狗熊。」那人挺起兇膛,一副不怕死的樣子。
石啟冷不丁的向他甩出一把匕首,從那人的耳旁穿過,帶落一縷髮絲。
那人被驚嚇的腿軟。
「你不是不怕死嗎?」
石啟看著所有人道:「元大將軍剛才說的話不是讓你們當懦夫,而是在提醒你們要惜命,這話真正的出自太子妃之口。北周之戰,我們就是聽了太子妃的建議,才以最小的損失獲得了北周戰場上最大的勝利。」
大帳內內靜悄悄的,所有將領都不由的想起與北周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