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他一定有問題
湘漓郡主隨著蘇君墨回去,用膳之前先吩咐人燒了熱水,在木桶裡好好的泡了一個熱水澡,出去了一身的汗味才敢坐在蘇君墨的對面。
剛剛從木桶裡出來,湘漓郡主那一頭烏黑的長發鬆散開,飄著清香,甚至還時不時的往下面滴答滴答的掉下水滴去,砸在地上。
好似悶熱的空氣裡面都流動著她頭上的香味,清新的讓人舒爽。
「還沒擦乾怎麼就出來了,不怕受涼嗎?」
蘇君墨起身尋了一塊極為吸水的長巾,說不出是什麼材質,隻摸在手裡面軟乎乎的,扔給湘漓之後又再一次坐下來。
湘漓郡主接過長巾也沒有說話,隻是將它蒙在頭上,包裹起一瀉而下的長發。
「你覺得章來天這個人如何?」
話說出口,湘漓郡主擡頭望向蘇君墨的時候,他卻彷彿隻是隨口一問,漫不經心的垂眸,低下頭用手指敲擊著小木幾,悶悶的響聲十分富有節奏的響起來。
「章來天啊!」
湘漓郡主回憶著剛才與那人見面的場景,癡癡的重複了一句。
「以往在京城的時候總是聽那些說書先生說他的故事,可是說書難免誇大一些,所以即便有些事情是真的,也不可以盡信,不過今日一見,的確力氣非凡,我的劍他輕而易舉便能夠從土縫裡面拔出來。」
蘇君墨認真的聽著湘漓郡主的話,手上的動作也停了下來。
「墨哥哥,你如今對……」
話才開口了一個頭,卻硬生生的被湘漓郡主吞了下去。
「何事?」
端起一盞熱茶,望向湘漓郡主,看她欲言又止的模樣,頗有些疑惑不解起來。
湘漓郡主搖搖頭,再不開口。
兩個人一時沉默,空氣彷彿都在彼此中間凝固下來了。
而營帳外面的空氣恰恰相反,冷風鋪面襲來,如同柳條一樣抽打在每個人的臉頰上面,颳得人根本不可能睜開眼睛。
在風中的穆驍還沒有想好到底應該如何同棠溪講,正是左右為難的時候,沈華卻找上門來。
「小主子,今天的那個人……」
沈華的兇口上下起伏,看起來十分激動,不停的喘著粗氣,不過到了穆驍的面前,一忍再忍又克制住了。
穆驍卻並不知道沈華到底為什麼如此的激動,不禁疑惑起來。
「哪個人?」
這話還要從沈華看到章來天說起,原本他不過是從棠溪的營帳出去往外走,可是誰承想居然看到了一個曾經的故人。
隻不過沈華並沒有衝過去激動滿懷的相認,反而是謹慎的藏在了營帳後面,直到章來天徹底離開之後,才緩緩的走出來,似乎十分不想讓章來天見到自己一樣。
「章來天!」
這個名字雖然有十幾年沒有出現過了,可是再一次提起的時候,沈華卻發現,依舊如同十幾年前一樣。
他始終沒有忘記,當年就是他跟著主子和夫人一起前去,可到最後卻隻有他一個人回來,隻說主子和夫人遇到埋伏,力有不逮的犧牲了。
對此沈華始終心存疑慮,當初明明是一片大好的形勢,而且夫人是將門之後,十五歲帶兵征戰,一向謹慎,有女戰神之稱,又豈會如此的不小心。
「當年我心生懷疑,也趁著眾人不注意瞧瞧去看過,卻並沒有瞧見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不過在主子的手裡,卻發現了一角衣料,那衣料雖然看起來普通,可上面的綉樣卻十分奇特,隻一眼,我便知道是誰的了。」
聽著沈華回憶著那些往事,又接過沈華從懷中仔細保存許久的衣料。
「這就是章來天身上的料子,上面的花樣是他家鄉裡獨有的馬蹄濺,當年因為這花樣極為特殊,主子還特意的詢問過他,他說是家中妻子所繡的,那是幾乎十天裡有八天他都穿著,可是之後卻再也不見那衣裳了。」
看沈華憤恨的神情,穆驍卻理智許多,他手輕輕的拂過上面的綉片,雖然上面的色彩已經不復原來那般鮮亮了,可卻還能依稀看出往日的風采來。
應是一朵極為美麗的花朵吧!
「不能僅僅憑著一角衣料就斷定他有問題啊!」
對於穆驍的質問,沈華反應更加激烈起來,說話的聲音語氣都急促起來。
「他一定有問題,當年他說過不曾趕到支援,如今他的衣料出現在主子手裡,就證明他肯定是說了謊的,若不是心虛,為何不敢告知呢!」
對於沈華的執念,穆驍沉默下來。
對於過往種種,他全然記不起來,可是若明明有疑點卻放置不管,他豈不是枉為人子,總是對他們已經沒有任何影響了,卻總歸有一場父子緣分。
「好,這件事情我知道了。」
雙方陷入沉默,許久,外面的風居然越吹越大,幾乎要颳得人站不住一般,隻跟著風踉蹌了兩步。
冬日裡面萬物蕭條,縱使是幾片枯葉,也被吹起來落在穆驍的眼前。
穆驍的心中想,也許往日的陳年舊事也終會刮起來這樣的一場風吧!將那些骯髒的、齷齪的事情都翻出來,如同眼前的落葉一樣,最終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小主子……我……」
沈華忽然腦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現了一件事情,可是最終卻又沒說出口。
雖然這件事情應該同他講的,但是棠溪一而再,再而三的拜託自己,也許隱瞞穆驍才是最好的選擇吧!
穆驍卻並不知道沈華心裡的想法,以一種奇怪的表情看向他。
「你剛才想說什麼?」
沈華搖搖頭,故意扯了一個話題岔開了穆驍的注意力。
「嗯,我後天要帶兵出戰,還沒有告訴棠溪,你也不要說漏了。」
對於穆驍來說,沈華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好像是自己和父母的紐帶一樣,即使認識的時間不長,卻還是能夠充分的相信他,將自己的一切都告訴他。
沈華自然也感受的到穆驍這一份完全的信任,除了最初的那一份自己應盡的責任外,更多的便是感激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