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鬼帝狂後:廢材庶小姐

229邱故宴

  

  「怎麼樣都無所謂了。事實就是哥哥娶了紮琴。」如月冷冷道:「看日子他們這會兒大概已經成親了。紮琴……」她念著這個名字,想到原以為會嫁入貝勒府的小姑娘竟然成了自己的嫂子,這心情實在是複雜極了。不是自己的記憶出問題,就是誤信了小說家言。那麼還應該相信印象裡的歷史軌跡嗎?如月再次從澄心手裡拿過信仔細讀了起來。信中濟蘭的語氣很平靜,就像在說其他人的事,點怨懟也沒有。這讓如月想到少年曾說過的話,既然不能跟喜歡的人起。那娶誰都無所謂了。紮琴也無所謂嗎?濟蘭你的心裡到底怎麼想的?還是說真的誰也進駐不到你的心裡?

  如月想不明白,木然的對澄心道:「你給哥哥回信吧,紮琴是個好姑娘,已經誤了個,這個就用真心對待吧。其他的怎麼寫隨你的意。」

  澄心應了。如月想起剛來到這個時空的中秋夜少年在望月樓對愛情的期許,生世雙人。聽著真的很美好,可是外人怎麼知道這樣情狀的兩人未必是對方的最愛。也許就隻是為了責任。

  收到濟蘭的來信後,如月的情緒就變得很不好,她覺得自己不應該再這樣下去了,長時間居住在封閉空間和無人的深山,讓她生出空乏無趣的心思,人正值少艾,心卻像老嫗。在這樣下去真的會變的生不若死。定要走出去!她這樣想了也這樣做了。如月讓澄心給濟蘭寫信,用隱語提到自己的境況,也問了是否有什麼法子能出去。然後她便等著回信,這次回信很快,幾天後有人拿著信上門了,寶絡和兩個隨從,其中個隨從打扮的人如月很熟悉。

  「龍淵大哥,怎麼是你!」如月驚喜之餘也微覺不妥。

  龍淵看出她的心思就解釋道:「姑娘的事隻有少數幾人知曉。放心,不會外漏。此次前來是琅大爺和我家爺為姑娘想了個法子,可以外出自由行動的法子。」

  如月聞言大喜,急著問什麼計策,龍淵壓低聲道:「今日我帶來人,他有名的易容高手,同時也是個能工巧匠。」

  「易容……可是我走了,這裡……」

  龍淵道:「根據我們的線報,監視姑娘的人手變少了許多,大約京師那裡已經接受了您還未醒的事實,畢竟過去快年了。不是這樣這法子還不敢用呢,」他看了眼同前來的那人,「大夏,你給琅姑娘說說。」

  大夏是個瘦小的男子,留著兩撇小鬍子,眯著雙細細的眼,最特別的地方是他有雙大手,手指長而有力,「琅姑娘,可曾聽說過偶人。」

  「偶人?是磨合羅那種娃娃?」

  「比那個大的多,」大夏笑起來露出了口黃牙,其中兩顆還鑲著金。「跟真人似地那種,會眨眼開口,肢會動。小的沒什麼別的本事,就是善於此道。」

  如月眼亮,「金蟬脫殼!」

  大夏笑著伸了個大拇指,龍淵頷首道:「正是這個意思。本來我家爺的意思是讓姑娘詐死,不過考慮到保不準會被掘墳驗屍就隻能算了。」如月聽他說的輕鬆,臉上訕訕的附和笑,心裡卻道不會這樣吧,這也太小心了!

  龍淵道:「以假亂真之策在目前看來是最佳脫逃方案,琅大爺也同意這樣。」

  如月猶豫了下問道:「你們怎麼談得,在京師,當面?顧爺也去了?」

  龍淵眼光銳利的盯了眼如月,後者馬上轉移了目光,玩起了絛子,龍淵不動聲色道:「就我和琅大爺見了。姑娘怎麼這麼問呢?」

  「沒事的,就是想起他們好久沒見了麼。對了,你見到紮琴了嗎。哦,就是我……嫂子。」

  龍淵和緩了神色道:「沒有,不過聽說他們過得挺好的,不是早就認識的嗎?」

  如月嗯了聲就不再問了,龍淵也沒有繼續這個話題的意思,他立刻安排大夏給如月測量體型好方便做偶人。

  那邊大夏在做偶人,這邊如月也沒閑著,她得給澄心和流蘇個交待,自己是走了,這兩個人卻不得不多待段日子,讓他們枯守著具假人自己卻能自由自在,這讓如月心裡很是過意不去。她和寶絡商量後,覺得可以替換著出山,再派其他人來幫忙,年多了服侍的人竟沒有變化也著實讓人生疑,其也能讓他們歇歇。至於派誰來,寶絡建議得是不多事不好奇的人才行,如月題名賈氏或者瓔珞,寶絡覺得可以但給澄心和流蘇強調定得立好規矩,不得擅自進入姑娘休息的地方。如此這樣群策群力又互有補充,個算得完美的計劃就完成了。

  可當寶絡問如月出去了想做什麼,如月竟時說不出來,易容是必須的,男裝是定的,錢呢是足夠的,獨行是絕對的,怎麼感覺就是個閃亮亮的適合結婚的鑽石王老形象呢,她黑線了下,轉念想起海圖的事來,難道真要徹底離開?近幾年怕都是不行的,如月舍不下甄氏和濟蘭還有這大家子人。何況還不曉得偶人頂不頂的住,萬康熙某次南巡心皿來潮要來看望下自己這個愛新覺羅家的吉星又怎麼辦?如月見寶絡還等著自己回話,她尷尬撓頭道:「容我想想。」寶絡暗道不是吧,其他人都準備好了,正主居然不知道要去做什麼。這樣的主子能放心讓她出去嗎?

  如月這這些日子裡很認真的思考著何去何從,偶人製作的進度並不快,因為若要效果好就得仔細著做,如此又過了個多月,大夏終於成事,當諸人看到個樣貌和如月甚像的偶人穿著衣物合著眼躺在床上的樣子,都震驚不已。如月還去摸了摸,臉上大概塗了東西,略有彈性,身子則是用木頭做的,頭髮是真的,連睫毛都做的栩栩如生,如月在現世去過蠟像館,偶人自然是比不過蠟像,可她知道年前的匠人能做出這樣的東西已經非常了不起了。那些暗哨從遠處看是絕對看不出有異常的,如月鬆了口氣,她對這個假冒的如月非常滿意。不過,既然偶人好了如月也該做出最後的決定了。

  康熙年江寧府經歷水患,比年那次的還要嚴重,等到入秋之後官府也沒能很好的安置災民,從而滋生了各種事端,富戶被搶或是為糧殺人,更有災民去搶官糧的事情出現。商業發展因此遭受了很大的打擊,街上的商鋪有大半是關閉的,路上的行人亦是很少,展目望去滿目蕭條。姓們都在懷念擔任河道總督正在治理黃河的張鵬翮,談論著他的清廉和德行,又在咒罵官匪勾結,私吞朝廷撥款。終於有被迫害的官家子女進京告禦狀,引得康熙帝大怒,開始過問江南貪污賑銀以及私賣糧鹽之事。

  中秋過後江南連綿的雨就沒有停過,月底的日在離蘇州城多裡外的官道上正有幾駕車馬在積雨成潭的泥路上艱難行走著。為首的歲的年青公子愁容滿面,他全身已被淋濕,正冷的直打顫,他回首看著自己的貨心裡焦急萬分。個老年僕從打馬上前道:「少爺,找個地方避雨吧,看時光怕是進不了城了。等明日吧。再走人受不了,貨也怕出問題呢,這要是讓老爺知道您又該受責罰了。」

  年青人抹了把臉陰鬱道:「這時候哪裡有什麼避雨的地方?」

  老僕道:「老奴記得從這個岔道過去有間道觀,大約也就是兩裡路遠。您看?」

  「那就走吧。對了,找人的事如何了。」

  「唉,沒找到,現在願意出海的人可不容易找,洋人呢,咱們又沒法子聯絡上。這話聽不懂啊。少爺您再耐心等等。」

  「我等不了了,再這樣下去遲早要被廉氏那個賤人和王松害死!不如早走,哼,待我發了財衣錦還鄉就是他們還債之時!」

  見主子咬牙切齒的說著,老僕人心裡又同情又憂懼,「大少爺……」

  「我就不信那批命的能說準,我王柏真能死於個婦人之手,這年再怎麼樣都不回山東了。看她能耐我何!走了,忠叔。」

  這王柏的臉上顯出決然的表情,他回首大聲對仆眾道:「咱們到前面去歇歇腳,等雨停了再走。」

  那群人從旭日東升趕到日落西山,大雨磅礴中走了許久早都暗生不滿,礙於主子的嚴厲都不敢抱怨,此時聽能休息了都高興起來。這速度自然就快了許多。按著忠叔所言往西走了快兩裡路,經過古橋果然見到座破破爛爛的道觀在斜坡上,天色昏暗王柏看不清是匾額就問:「忠叔,這觀供的是誰?清嗎?」

  「不是的。我記得供的是邱故宴。」

  「誒?這還挺少見的呢。難怪香火不旺,咦,有火光。看樣子裡面還有別的避雨的人。你們都放小心些,如今世道可不穩當,都打起精神來!」

  被主子提醒諸人都將手扶在腰間,等到了跟前才發現觀外停了許多的裝貨的車馬,廊下還有幾個壯漢在盯著。看車廂上插著的旗樣王柏知道這些人是押鏢的。他和忠叔互相看了眼,王柏下馬走到那些人跟前說明了自家情況,同樣警惕的鏢局幹人等在查看過後才讓他們進了去。

  王柏進大殿就見中央燃著火,火上烤著兩隻兔子。周圍還放著圈地瓜,這味道再加上男人們的汗味直衝鼻子,他皺著眉隱忍著沒捂住鼻子。火旁圍著圈人,看穿戴並不是路的,鏢局的人很好認。他們戴著刀拿著槍系著同樣的腰帶。書生打扮的男人看就是個酸儒,他正在訓斥書童弄濕了自己的書。和他們坐的較近的是兩個年輕的書生正借著火光看書。呼呼大睡的是個樵夫。另有個穿戴尋常的男子坐的較遠。他們背靠著神像底座坐著,看行李顯然是趕路的。其中人戴著鬥笠貌似在打瞌睡,另兩個則看著門外,似乎是觀察著雨什麼時候停。再遠處的地上還蜷縮著兩個人看不清樣貌。

  王柏常年行走在外,自然知道道上的規矩,他抱拳掃視眾人又將目光放在鏢局那些人的身上道:「見過各位了,在下是個商人,借道觀避雨,還望收容。」

  其他人沒說話但都看著他,鏢局的人開口道:「別說什麼收不收容的,能遇到都是緣分,坐吧!」王柏見這中年男子生的斯文並不像印象裡押鏢人的形象,心裡微微吃驚,但並沒有顯露出來,隻是笑道:「多謝了。」說著他帶著下人也坐到了火堆旁。

  「聽兄弟的口音是北方人?」那人打量了下王柏問道。

  「是的,在下山東人氏,到南方做生意的。沒想到回遇到這麼大的雨,還下的那麼長時間。真是誤事啊。」

  「不錯。這雨卻是麻煩,不過觀氣象明日定是會停的。」

  「哦,真的,那可是太好了,要是晚將貨物送到可就糟了。」

  他人在這裡說著話,那邊的書生們開始討論起時局,大都是抱怨科舉不公之類的,樵夫還在睡覺鼾聲如雷。角落裡的兩個人起身靠近過來,王柏眼尖眼看出他們竟是洋人,其中個顯然病了,另個正扶著他。他們來到火堆邊對著那鏢師嘰嘰咕咕說了堆話,大家看著他們,眼神裡皆是警惕和不解。

  老年書生的書童輕聲問道:「老爺,他們要幹嘛?」

  書生哼了聲道:「洋人!管他要幹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種人官府早就該將他們逐出去!」

  年輕書生中人道:「兄台,此言差矣,洋人自有洋人的好處,要不萬歲爺怎麼會招了那麼多洋人在宮裡?」

  另個書生小聲道:「這兩個看著像是傳教士,我聽說前些日子他們有人在盱眙傳教給幾個人給打了,說他們不是好人讓人去信妖怪。」

  「不是妖怪,聽說是他們信的神,嗯,天主?」

  那兩個洋人見這些人對自己無視。都非常無奈和失望,正要退回去,隻聽那鏢師道:「喂,你們。等等。」說著他從地上拿過兩個烤的焦香的地瓜扔了過去,「吃吧。」

  看到他這樣其他人都很是驚異,王柏見那兩個傳教士激動地在兇前畫著字,撿起地瓜不顧燙手就往嘴裡塞,顯然是餓極了。「您可真是仁善啊。」王柏贊了句。

  鏢師道:「也是人。能幫就幫吧。」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