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新家落成
果然,石振宗的臉色好了許多:「你放心,我保證不會有人找你麻煩。」
石振宗還是真君子的,建房期間,他不僅沒找茬子排擠文瑾,還帶著村裡的人,幫忙幹了好多活兒。
韋成嵐不知道文瑾和石振宗之間的暗潮洶湧,還誇過好幾次,說石振宗是個實在人,值得交往。
文瑾卻不敢吭聲,她總覺的,石振宗知道自己是女孩,就像埋下顆定時炸彈一樣,隨時都會爆發。她不是個喜歡杞人憂天的,反正事情該來的,擋也擋不住,她自信自己能處理好,很快就拋下擔憂,忙了起來。
文瑾隻有一個人,院子就建的不太大,一個二進的四合院兒,帶個大大後院,裡面分成好幾部分——倉庫區、飼養場、菜地,有大門可以通往外面,既獨立,又封閉。
文瑾畫好圖樣,又改動了幾次,這才滿意了。倉庫部分,用磚砌起來,其餘,都用籬笆了,這裡的土質太沙,若是林津鎮,都可以用幹打壘起牆。
文瑾打算外院隻建一溜倒座房,院落略大,那是準備栽果樹的,杏啊、桃樹,最好還能弄到梨樹和蘋果樹。
進入垂花門,一個小而緊湊的四合院,上房三間,一明兩暗,東西廂房都是兩間,東廂房一間做廚房,一間是雜物間,西廂房算是客房。就是二伯一家萬一住過來,也都不會覺得擁擠。
垂花門旁邊也建房子,就是過廳,將會作為會客室,兩間打通,再開大點的窗戶,到時候肯定寬敞明亮,讓人一進來就心中歡喜。
就在文瑾盤算,尋哪個幫自己建房子時,明山冒了出來。他能在一年多時間裡,認字記賬還學會打算盤,證明這人,是個狠角色,能夠下得起功夫,也是個聰明的。
事實證明,文瑾的判斷是對的,整個建房過程,明山無論人員安排,還是原料採購,裡裡外外一把罩,事情安排井井有條的。
文瑾見自己反而閑了下來,便一門心思對付她的荒地。兩千畝地,僅靠十幾頭小豬的糞,根本不能一下子讓地力恢復,她有些著急,那些獼猴桃苗兒,明年就要移栽過來呢。
原來打算把二十幾畝水稻田,變成獼猴桃園,可現在,她改變主意了。吃飯第一,她得保證口糧田,其次才是掙錢的事兒。
一千多苗,文瑾要栽二、三十畝地,為了早日完成心願,在豆苗蓋住地面時,文瑾一狠心,讓把離水塘最近的三十多畝翻耕了,然後再種下大豆。
把青苗翻到地裡增加肥力,這叫壓青,以前沒有化肥,這是很重要的一種肥田方式。
文瑾看來,這種方式簡直可以用慘烈來形容,韋成嵐聽道消息,急匆匆趕來阻攔,文瑾的活兒已經幹完了。
「你怎麼能這樣?這片大豆,可是長得最好的。」
「舅舅,磨刀不誤砍柴工,我現在做的,就是為以後打基礎。」
「小豬一天天大了,豬糞也越來越多,不愁地力改不過來,你怎麼就捨得……」韋成嵐還是心疼不已。
「舅舅,我好久沒去韋家灣,你那十幾畝稻田,長勢如何?」文瑾轉移話題。
「好著呢,比不得山窩,但肯定會有好收成。」韋成嵐笑著說,「明年,就可以把苜蓿地全犁了,種成水稻,那時候……」他兩眼放光,滿含希望。
「舅舅,你冬天裡,還得再修一條渠,那麼多地呢,到了天熱的時候,非常費水。」
「好,文瑾,我一定會的。」
告別韋成嵐,文瑾下狠心,把來不及用豬糞肥田的豆苗,全都翻耕到了地裡,然後復播,她想依靠這種方式,提高地力。
石振宗還真是個有魄力的,竟然學著文瑾,把石衛村沒有豬糞肥田的的豆子地,全都翻耕了,讓村裡好些個老人心疼得差點掉了眼淚。
「大爺大伯,你們都應該知道,就算長到秋天,豆莢裡也是癟的,還不如跟著錢文瑾學,現在復播,說不定還有收成,不就是十兩銀子的種子錢嗎?若是有收入,怎麼也能賺回來。」
那些個老人,一個個都無話可說,但看到文瑾時,卻沒法像以往那麼熱情。侯氏知道了,悄悄去找這些人家,為文瑾辯解:「以前還當人家願意花錢買咱的地,竟然是讓人逼的,我每次看到錢小哥,臉皮都掛不住,你們可千萬別背著我搞三搞四,翻耕豆子地,是振宗的決定,又不是錢小哥叫他那麼做的,要怪,你們就怪振宗,怪我也成。」
石衛村誰敢怪石振宗?誰又敢怪侯氏呢?
石衛村的池塘蓄的水,讓豬糞養綠了之後,侯氏去山窩看了一遍,也學著韋氏用老母雞孵鴨蛋,現在,第一茬一百多隻鴨子,已經出窩了,她在家養了七八天,便讓鴨子下了水,反正是夏天,不怕水太涼,小鴨子扛不住。
文瑾看著那些毛絨絨的小球兒,在水面打筋鬥,又歡喜又發愁。
「怎麼不高興了?」石振宗哈哈哈笑夠了,這才發現文瑾不對勁。
「是啊,歡喜之餘,擔心鴨子太多,蛋不好賣出去呢。」
「不多咱這點兒。」石振宗覺得文瑾是杞人憂天。
「嗯,也是。」文瑾沒有說下去,若是山陽的人,都來學樣兒,不出三年,遍地都是水塘,鴨子多如天上的繁星,那時候的鴨蛋,可就成問題了。
「若是賣不出去,咱就自己吃,總比餓著強!」
這位,可真能想得開,文瑾終於被逗笑了:「就是,到了那時候,早上念書的娃兒,每個手裡攥個鴨蛋,在路上比,看誰的皮兒硬,鬥蛋呢。」
石振宗也被逗笑了,這裡人,清明節家家戶戶煮雞蛋,小孩子捨不得吃,都先當玩具,和別人的頂頭,破了才吃呢,文瑾竟然能想到那裡,讓他怎不覺得好笑?
圈裡的豬越來越大,糞多了,水車轉個不停,帶了一波一波糞水,澆灌著土地,這一茬長出的豆苗,明顯好多了。
可惜飼料消耗很大,文瑾乾脆割了豆苗餵豬,空地又下種復播,石衛村的人,直說她胡鬧。
轉眼端午節就到了。文翰的書院,要放三天假。
「文翰你回家不?」沈雋問。
文翰有些猶豫,三天時間,路上就得兩天呢,在家也隻能住一天。
「還是回去一趟吧,這幾個月咱倆在一起瞎練,到底對不對,也該讓師傅指點指點。」
「哦,對呀。」文翰笑了一下,「我乾脆給先生說一聲,請幾天假,在家可以多住住。」
見沈雋一臉羨慕地看著他,文翰誠心誠意地道:「你小舅舅又不在家,不如,去我家玩玩吧,讓文瑾做些好吃的,哦,想起那些,饞死我了。」
沈雋眉開眼笑:「好啊,好啊,我挺喜歡吃酸菜魚的。」
文瑾房子竣工,在家設宴謝匠人,石衛村的耆老,石振宗一家,以及韋成嵐和韋家灣幾個有頭臉的,都來了。
錢先誠和韋氏,自動把自己歸於主人地位,過來幫文瑾宴客,可惜這位主人卻沒有酒量,一看文瑾讓人擡了幾罈子酒,臉上立刻愁苦起來。
「二伯,這一壺是給你準備的。」文瑾拿起一個白瓷小酒壺,遞給錢先誠。
錢先誠就像被燙了手一樣,趕緊把手往身後放。
「二伯,你嘗嘗就知道了,這酒不醉人。」
「那有酒不醉人的。」韋氏說著,拿起酒壺聞了聞,這味兒,怎麼淡很多?
「我兌過水了。」文瑾低聲道。
韋氏忍不住笑了,拍了文瑾肩膀一把:「這孩子,鬼機靈。」
錢先誠終於豪爽一把,左手酒壺,右手酒杯,靠著文瑾的「特製酒」,撐到午飯結束,也沒醉意。
石振宗已經看出端倪了,文瑾瞟了一眼,他立刻就閉緊嘴巴,沒有把事情揭穿。
文瑾還沒正式搬家,那些鍋碗瓢盆都是借的,侯氏帶著幾個婦女,幫著韋氏全部洗凈,送還給本人,這才告辭離去。
「明天,我就去買些廚房傢具,地裡的莊稼越來越高,我估計不得不經常在這裡住了。」文瑾這是給韋氏吹氣兒呢,雖然以前也在這裡住,但借住就是做客,現在,有自己的房子,那就有搬家的意思了。
韋氏和錢先誠都有些黯然,到現在,他們提起分家都還有些陰影,更別說文瑾立刻他們,搬出來了。
但造成這樣的局面,怪誰?罪魁禍首錢先誠,又慚愧又難受,覺得很對不起「侄子」。
第二天早上,文瑾去縣城買廚房用品,順道看看能不能買幾頭牛。牛能耕田拉車,還能繁育發展飼養業,最大的好處是不愁賣不出去。文瑾不懂牛好壞,便帶了個參謀,韋家灣的韋十三,他曾經給財主家養過幾年牛,有經驗。
韋十三趕著牛車,吱吱扭扭的聲音裡,文瑾坐在後車廂,迷迷糊糊睡著了。牛車顛簸,文瑾一路也睡不實,但有個夢,沒完沒了,拉著她醒也醒不來。
「錢小哥,錢小哥!」韋十三的叫聲,讓文瑾倏然醒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