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農家貴女

47.第47章 鐵山的婚事

農家貴女 風飛鳳 3657 2025-08-22 00:26

  

  第47章鐵山的婚事

  消息傳到林津鎮,所有的人都愕然,俊秀年輕的小夥子不嫁,卻把女兒許給一個鰥夫,有人覺得張從娃太貪財,但王家的人,何嘗不覺得被打臉呢?

  這個時候,正是王家的皮靴和氅衣熱賣的時候,自然有人看好這個親家,來王家的媒人,也不少,鐵山卻一個都看不上,王二爺都急的訓兒子了,但鐵山卻梗著脖子,就是看不上。

  說實話,來提親的,還真沒有一個女孩子,容貌比得過張從娃的女兒,王二爺也隻能嘆氣。鐵山卻讓鄰居的吳大媽幫著打聽了,這幾個女子的家人,都是唯利是圖的主兒,並且,也沒一個是個巧的。

  很快就過了年,短短幾個月時間,山陽縣就冒出很多跟風的,王家的靴子銷量下來了,皮氅衣,因為皮子有限,銷量也掉下來,家裡說媒的,立刻便稀少了。

  就在這時,王鐵山去向蘭鎮的姨夫家回來,求他爹爹請個媒人,去向蘭鎮李秀才家提親。

  王二爺聞聽,一跳都有三尺高,一點也不像個五十歲的老頭兒:「你,你這不是讓人罵咱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嗎?不成,不成。」

  「成不成,爹爹請人試一試吧。有句話叫有女百家貨,叫花子說一說,咱家可比叫花子好多了。」

  王二爺還是覺得不可能:「這做親家,都是低娶高嫁,哪有媳婦娶高門的?這不是給咱家請個奶奶回來了嘛,你讓你母親如何處?」

  「爹爹,那不可能。向蘭鎮的人說,李秀才閨女,那可是真正賢惠的,為人別提多好了,她除了容貌排不到鎮上第一名,賢惠和手巧,她若說第二,沒人敢當第一的。」

  「唉,這孩子,娶妻娶賢,爹爹何嘗不想給你找這麼好個媳婦兒?可咱家,哪裡配的上呀。」

  「爹爹,就因為都是這麼想,李秀才家提親的,反而是些不入流的人家,我聽人說,李秀才過年喝多了,給朋友抱怨說,向他求娶女兒的,都是除了錢就什麼都沒有的破落戶。爹爹,咱家雖然沒錢,也沒功名,可名聲好,不管哪個人提起咱家,沒人敢說不的。還有,大哥家的小子,都說讀書不是一般的靈性,假以時日,肯定有出息,李秀才曾經教過他,若是他有遠見,應該不會小看咱。」

  王二爺還是猶豫不定,轉眼又是一個多月。

  來松年弄出了新鞋樣,賣出了不少,這讓王二爺在家直嘆氣。來家還是跟著兒子學的做鞋呢,可人家現在超過他家了。

  「爹爹,來松年想法活道,這一回算我不是,但,兒子就是想到了,也做不出來呀,來家嫂子那手巧的,我怎麼也不會想到給鞋子上貼花吧?就是想到,會絞花樣子?」

  王二爺看了一眼老妻:「你娘年輕也是個巧的,現在眼花手也拙了。」

  「爹爹,你還是請媒人去問問李秀才的閨女吧,若是她能嫁給兒子,來家肯定騎馬也追不上咱的。」

  見兒子這麼癡迷李家閨女,當娘的先心軟:「老頭子,就請個媒人走一趟吧。」

  王家的第一個媒人,拿回的答覆是「不行」,不過李秀才聽說王家人很仁義,是個好人家,回絕的話說得很含蓄,王二爺琢磨了兩天才明白,人家那意思是說,兩家不是一路上的,還是各找各相般配的。

  鐵山不服氣,私下另外央求了一個媒人,李家那邊雖然說不行,可口氣卻不如前一次堅決。他趕緊派人打聽,原來李秀才就兩個閨女一個兒子,兒子竟然才五歲,而他自己,都快五十了,大女兒前年嫁給縣裡沈大官人的長子,沈百萬也有秀才的功名,還有百萬的身家,當時,向蘭鎮的人,誰不羨慕李秀才找了個好親家,可李大姑娘嫁入沈家一年,非但不能幫襯娘家,反而被夫家的人輕視,每日戰戰兢兢,受盡委屈,這些李秀才也是前不久才知道,他又氣又心疼,卻沒法為女兒撐腰。

  得了這樣的消息,王鐵山欣喜若狂,他和爹爹思量再三,覺得李秀才對待二女兒的婚事,肯定會改變想法,便又一次請了媒人。

  這一回,他們央求鎮長幫忙,請的官媒上門。

  李秀才果然是改變了想法,他打聽過了,王家人和善又勤儉,為人也十分仗義,非親非故的若是遇上,能幫一把都會伸手的,別說是親戚了。若是和這樣的人家結親,雖然出不了大力,但自己若是早逝,幫著照看下兒子,應該是沒問題的。

  三媒六證,王家已經央了三個媒人,他便鬆了口,沒答應,也沒拒絕。

  王二爺趁熱打鐵,又請人上門,那邊果然開始詢問起彩禮的事兒。

  王二爺和長兄商量,認為李家閨女有助於兒子做好皮靴的生意,多花點錢是值得的。

  王大爺自然答應,他的長子,王大山的媳婦,當年就費了一番功夫,事實證明,他是對的,媳婦賢惠能幹,裡裡外外都料理得井井有條,老二家的林山媳婦,就沒娶好,做事粗枝大葉,幸好人還算善良,但和自己的媳婦就沒法比。鐵山媳婦若還不好,他的心裡也過意不去,何況,老二因為彩禮的問題,都讓兒子退了一次親了,這一回,不管付出什麼代價,他也要促成這回事。

  王二爺比著雷成的彩禮,回復了李秀才。給親家的禮物,由一身綢子衣服,換成了一件皮氅衣,這價錢可是那個的十倍不止,李秀才被王家的誠意打動,終於答應下來。

  文瑾聽說鐵山找了個好媳婦,也由衷為他高興,他訂婚時,還送了五條魚,讓他宴客呢。

  此刻,林山拿鐵山的婚事打比方,明山忍不住心動了,全家上下,沒有一人看好的親事,竟然成了,鐵山能連連成事,他為何就要蹉跎一生呢?

  當晚,明山就開始跟著侄子學認字數算,下定了決心,也不覺得有什麼丟人,明山心大,意志力也強,趕山這麼累,竟然說開始就開始,每天上山,裝一口袋小紙片,坐下休息時,就拿出來口念手寫。

  他性子急,竟然想要一天記十個字,文瑾和文翰都覺得不可能,卻架不住人家決心大。文瑾也不跟他置氣,和文翰在來回的路上,常常幫著聽寫,明山進步特別快。文瑾又讓文翰寫些簡單的短語,讓明山練習閱讀能力,從而增強對所學字詞的認識。

  日子在身體的疲累和收穫的喜悅中一天天流逝,前山又一次被人們採擷一空。今年上山的人,比去年多,而去年,也比前年多。舊河道不僅一個韋家灣,整個流域的人家都不好過,他們想方設法投靠這邊的人,就是為了在秋天,能夠上山收穫。

  前山被採摘光了,人們自然而然會去後山,沒幾天,便傳出有人遇到了黑瞎子,接著又有人見到了野豬,差點受傷。

  這些消息,讓文翰坐卧不寧:「舅舅不知怎樣了。」

  「放心吧,舅舅做事穩妥著呢。」文瑾這話,連自己都說服不了,她何嘗不是擔憂不已呢?

  韋成嵐到底去了哪裡呢?為何趕山的人,沒一個說和他們碰上了?

  文翰和文瑾的擔心,大山很快就發覺了。他和韋成嵐在文瑾建豬圈、鴨舍時認識,兩人都是豪爽豁達又聰敏能幹,互相敬服,使得他們關係很快就親近起來。

  這天早上,大山說他也有些擔心,要帶人順便去看看韋成嵐。

  翻過山,來到一段坡度比較平緩的地方,這裡利用幾棵樹,搭起了個棚子,外面的地上堆著許多核桃外皮,裡面還有堆灰燼,文瑾跑過去,扒拉了核桃皮,見已經腐爛透了,難過地說了一句:「他們離開不止三天了。」

  「能去哪兒呢?」文翰四下查看。

  「他們大概收完這片山,換地方了。」大山看到地上,並沒有皿跡,也沒有搏鬥的痕迹,肯定地說道。文瑾和文翰,不可能讓王家的人浪費一天時間,幫自己找人,何況林海茫茫,怎可能找得到呢?兩人心中雖然難過,但還是打起精神,跟著王大山去了另外一面山坡。

  大山早就看好的地方,果然很快就找到好幾棵核桃和闆栗樹,一行人收穫頗豐,早早背著背簍往回走。

  文翰不停地撓手背,接著是胳膊。

  「怎麼了?」文瑾問。

  「有點癢。」

  「那你背著核桃回家去,好好洗一洗,我背闆栗賣了去。」

  「不行,你回家吧,這幾天肯定累壞了」

  文瑾不高興白了一眼:「哥哥,咱們還講那些虛套嗎?你的皮膚不好,容易過敏,還不趕緊回家好好洗洗。」

  文翰一臉的過意不去:「那今天你就多辛苦吧。」

  兩人換了背簍,文翰直接回家了。

  第二天,文瑾的臉也腫了起來,還好不疼不癢,不像文翰,胳膊臉上出了好多水泡,癢的他坐立難安。

  「哥哥,你就在家休息吧。」

  「不,在家沒事幹,我更難受。」

  文瑾很同情他的遭遇,卻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