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投師
下第二天,文瑾和文翰趕著驢車,把家裡的銀子銅錢,送了過來,為了安全,上面蓋了些包袱皮,還有年貨,眼下治安挺好,一路十分順暢。
韋成嵐看到不下一百兩的銀子,還有成筐的銅錢,嚇了一跳:「這麼多?用不了,用不了!」
「舅舅,你還是趕緊動工吧,立春過後,就有雨了,乾脆僱人多挖些蘆葦根,栽種在河沿,對了,還得栽樹,不然,冬天若是遇到大風,沙子很快就把你的池塘填平了。」
「嗯,對,對,文瑾想得可真周到。」韋成嵐清點銀錢,鄭重地給文瑾寫下借條,後面還附帶了若不分紅,五年後翻倍歸還的承諾,文瑾才不和他計較這些呢,隻要韋成嵐能接受她的心意,能夠早點讓韋家灣發展起來就行。
春打六九頭,就是立春節氣,在五九末。民諺說:「五九六九,河沿插柳。」初二便是立春,節氣催人,韋成嵐不敢有絲毫怠慢,手裡有了錢,立刻便行動起來。
農村人,一般不過正月十五不幹活,可韋家灣的人,哪裡還講究這個?韋成嵐把村裡人召集到一起,把事情講清楚,老老少少的心都熱了,全村老少,沒有不支持開工的。初五過後,他們便動工了。
去年冬天閑的時候,文翰經常去鎮上的先生家裡討教學問,回來經常悶悶不樂,文瑾理解他的心思,昔日一起讀書的夥伴,都準備今年下場試試水呢,他是當年學得最好的一個,現在卻進學無望,怎不傷心?
從舅舅家回來,文翰望著天,眼神裡便有些悵然,文瑾很替哥哥難受,她想了想,下定決心道:「要不這樣,哥哥去縣城,找王舉人吧。」
「不行,不行,王舉人一個月要二兩銀子的束脩,還有三百錢吃住……」
「我們難道沒有這錢嗎?這幾年,你該背的已經背了,也看了好些應考的時文,所差就是名師指點,你帶上自己所寫的文章,讓王舉人好好指點指點。聽說縣試比較容易過,府試在四月底,又增加兩個月的學習時間,雖然難度增大,可你的學業也升了。」
文翰眼睛亮了一下,隨即又黯然地低下頭:「不行,瞞不過爹爹的。」
「你難道對舅舅和我沒信心嗎?」
「文瑾,你不懂,我不能去考試。」
「為何?」
文瑾一再追問,文翰終於說了出來:「有人傳話說三叔投敵了。」
文瑾一愣,若是這樣,家人怎可能過平靜安寧的日子?她搖頭。
「爹爹怕朝廷一時沒想起來,若我去考試,有人告咱怎麼辦?」
文瑾無語,心裡沉甸甸的,驢車吱扭吱扭地響著,吵得她心慌。文翰能不能考上,她並不介意,可看到跟親人一樣對自己的堂哥傷心,文瑾也高興不起來。
過了一會兒,文瑾忽然問:「誰說我爹投敵了?和他一起出使的人,有返回的?」
「沒有!」
文瑾腦子忽然一亮:「這謠言肯定是有人胡謅的。我爹若是投敵,大伯能進衙門嗎?」
「對呀!」文翰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兩個星星般,掛在疏朗的雙眉下,整個人都有了活力,他在驢身上輕輕敲了一下:「駕!」
「哎呀哥哥,顛死了。」
「哈哈哈……」文翰也有惡作劇的時候。
走到半路,文翰很認真地給文瑾道:「我爹膽小,隻要三叔不回來,他肯定不會答應我去考試的。」
「那就暫時不告訴他!」
「嗯!我也這麼想。」
文瑾心裡說,她終於把堂哥這個老實孩子帶「壞」了,瞞著父母的事情都敢做呢。
回到家裡,錢先誠和韋氏去林津鎮還沒回來,今天是去錢串串家走親戚的日子,昨天給韋家送了一驢車的禮物,今天去楊家,帶的東西也不少,估計錢串串看在東西的份上,會款待弟弟和弟妹的。
果然,錢先誠回到家,一臉的喜色,他還真是個重情義的。
文瑾悄悄和韋氏商量:「二伯母,舅舅肯定忙不過來,韋家灣的人,幾乎都不識字,連個數人頭髮工錢的都沒有。」
韋氏一聽就急了:「那怎麼辦?要不,讓文翰幫幾天吧?」
文瑾大樂,二伯母真上道。
「可是,伯母你捨得呀?」
「捨得,捨得,在他舅舅家,我放心著呢。」
有韋氏幫忙,錢先誠毫不懷疑,過了幾天,估計韋家灣開始動工,文瑾和文翰便出發了。
還好韋氏為了文瑾方便,給她留了不少私房,再加上王繼善結賬經常用銀子,不然還真沒法完成此行。
比如像賣魚的一部分錢就在文瑾手上,十幾貫錢,足足放了一大藤籃,文瑾怎麼能在韋氏眼皮下拿出來呢?
為了不引起韋氏懷疑,文瑾說她還要順道去林津鎮找王明山,不然,萬一村裡人碰上,說漏嘴可麻煩了。
不到一盞茶時間,驢車就過了林津鎮,文翰也顧不得顛簸了,不停地吆喝讓驢快跑。
「哥哥,別急,今天我無論如何也趕不回來,今晚就在縣城住宿,我給伯母說過,咱家還不忙,有可能幫舅舅再規劃規劃。」
「你說了?」
「說了。」
「這就好!」文翰長出一口氣,讓驢子腳步緩下來。
「哥哥,今年我還要育蓮子,地裡少不了得僱工,伯母算不清我手頭有多錢的,你不用擔心花費,該買筆買紙,還有吃飯穿衣,都別委屈自己。」
「文翰,你這麼聰明,怎不去讀書呢?我爹不許我考試,可他管不住你的。」
「哥哥,我不喜歡當個讀書人,太拘束啦,我喜歡自由自在,做個團團富家翁多好?將來可要靠你的蔭蒙了。」
文翰禁不住挺直了身闆,似乎感覺到了肩頭的重任。
午飯過後他們才到縣城,好容易找了客棧填飽肚子,文瑾讓文翰坐進車篷裡,自己拿著鞭子,去了王舉人的別院。
王舉人收學生特別苛刻,不光是得有錢,能交起束脩,還要上進肯學,聰明伶俐,因而,學生很少。
文翰敲開門,呈上禮物,門房很詫異沒過十五,竟然有人來,但還是讓他倆等著,自己去了主宅傳話。
王舉人也很吃驚,門子殷勤地說,來人看起來聰穎,穿著整潔,十分懂禮,出手也很大方,王舉人這才舉步過來。
王家這個別院,其實就在正院的後面,穿過一條小衚衕便是後門。
王舉人在上房坐下,門子一路小跑帶了文瑾和文翰過去。
二月縣試便要進行,正月十五都沒出,急匆匆攜禮而來,王舉人很清楚文翰的目的,待兩人行禮,又聽了文翰的請求,便沉吟著詢問起來。
「師承何人?」
「常家鎮的常秀才。」
「薦書呢?」
「我已經停學三年,沒有薦書。」
王舉人立刻沉下臉來。
文瑾著急了,拱了拱手,說道:「王老爺,哥哥在家一直讀書不輟,看了很多時文,也有學著寫的文章,你看一眼,若是進學無望,我們自然會回去。」
王舉人看在禮物的面子上,勉強伸了一下手,文翰急忙把自己覺得最好的幾篇文章拿了出來。
最上面是篇策論,文瑾也看過,覺得有理有據,說理透徹,足夠上她前世裡的作文精選了。
果然,王舉人剛開始還漫不經心的,看了兩眼,便眯起眼,臉上的神情也嚴肅起來。一遍完了又從頭再看,文瑾的心放下一半。
王舉人放下手,擡頭問文翰:「可有人指點你?」
「閑暇時,有去請教先生。」
「嗯,這就是了。」王舉人微微頜首,開始考文翰其他。
文瑾在一邊聽著,問題幾乎都出自論語,多數都是死記硬背的,文翰剛好最擅長這個,果然有問必答,沒有不會的,王舉人臉上的線條,越來越柔和,最後,停止發問,換了話題:「我這裡過了正月十六才開始授課,你在這十幾天裡,好好把字練一練,字體還顯稚嫩,恐怕入不了大人的法眼。」或許文翰的字差距有些大,王舉人說到這裡,沉吟片刻,「你這一關過不去,今年還是不要下場了。」
文翰羞愧難當,一臉通紅。
文瑾考慮回去又沒人指點,韋家吵吵鬧鬧沒有好環境,山窩那邊,又怕二伯看出端倪,便提議道:「我兄長可否借貴地一隅?大人若有心情,還能指點一二,不然回去練習,也不知好歹,不見得就有進步。」
王舉人想了想,或許他很欣賞文翰的文字,竟然微微頜首。
收個學生,也不是那麼簡單的,王舉人動了心,這才祖宗八代的盤問起來。考生參加考試的條件非常苛刻,三代直系親屬,不得有從事下九流職業的。聽聞錢先貴是個書辦,王舉人眉頭一皺,文瑾急忙解釋:「伯父過繼給大爺爺家了。」
王舉人這才釋然,文瑾和文翰的直系親屬,是祖父、父親,堂伯父自然不算在內。
「家裡可有人有功名?」
「有,三叔名諱先聰曾在九年前中舉。」
「你是錢先聰的侄子?難怪,難怪!」王舉人臉色大好,「到時候我替你找人具保。」
「謝先生!」文翰激動地深深一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