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四百二十一章 會親家

  

  幾年沒見面了,肯定有說不完的話,這個時候過去打擾,確實不太合適。

  反應過來,李學軍不禁無奈地搖了搖頭,他這個當大伯的,居然還沒有侄子想得周到。

  「對,是得讓小琪和她爸媽說說話!」

  說著又坐了回去。

  「大伯,一直沒顧得上問,天和、天敬的工作咋樣了?」

  說起兩個兒子的工作,李學軍臉上也露出了輕鬆的表情。

  「都安排好了,天明,真是多虧了你!」

  兩個二十郎當歲的半大小子,整天在街面上閑逛,都成李學軍的一塊心病了。

  天敬還好,天和從小就不是個讓人省心的,一直這麼下去,李學軍真怕天和學壞。

  本來已經和嚴巧珍商量好了,實在不行就讓他們兩個下鄉,走走孫福滿的關係,看看能不能給安排到李家檯子。

  別的事孫福滿不敢管,這點小事總不能還推辭吧!

  萬沒想到,孫福滿為了安撫李天明,居然直接拋出了兩個崗位。

  如今天和被安排到了連鑄車間,天敬因為能寫會畫,直接被廠辦要了去。

  這下問題都解決了,李學軍和嚴巧珍總算是鬆了口氣。

  「您說這話是拿我當外人啊?」

  李學軍聞言表情微怔,笑著擺了擺手:「行,我不說了,往後讓他們哥倆再謝你!」

  接著又問起了晚上這頓飯是怎麼安排的。

  席面已經定下了,由他和嚴巧珍出面陪著靳小琪的父母,可這次靳小琪的哥哥也一起來了,要是同輩人太少的話,倒顯得他們李家不夠重視。

  「把天會兩口子叫上,還有天滿、天和、天敬,大蓮兩口子……」

  「大蓮就算了,孩子太小,沒人照顧可不行,我給棉紡廠打個電話,把長寧叫過來!」

  大蓮和孫長寧如今也是兒女雙全,大兒子孫思南3歲了,小女兒媛媛是今年生的,全都離不開人。

  「聽您的!我去找天滿他們打個招呼,下班別走,全都去招待所集合!」

  與此同時,招待所這邊,靳小琪和靳母好不容易才止住了眼淚。

  靳家雖然也免不了重男輕女,但並不像宋曉雨的娘家那樣,所有的好處都讓宋曉軍一個人全佔了。

  對待幾個孩子,靳父靳母還是能盡量把一碗水端平。

  按照規定,每家隻能留一個孩子,靳立桐是中專畢業,直接分配了工作,已經能幫著家裡分擔了,隻是這樣一來,剩下的幾個兒女就隻能去農村插隊。

  靳小琪的二哥和大姐剛到歲數,就去了西疆的生產建設兵團。

  那個時候,靳小琪的年紀還小,靳父靳母費盡心思想要把小女兒留在身邊,當時也曾動了靳母提前退休,讓靳小琪去頂崗的念頭。

  可一旦這麼做,家裡的收入銳減,生活壓力就太大了。

  恰好當時,靳立桐的媳婦懷孕,日常開支越來越大,正是需要錢的時候。

  但是,讓小女兒下鄉,兩口子又實在捨不得。

  任憑街道辦的工作人員輪番來家裡做工作,兩口子也始終不肯鬆口,到最後,甚至連靳父單位的領導都出面了。

  如果繼續留在杭州,靳父的工作都會受影響。

  靳小琪眼見留城無望,便瞞著父母填了申請表。

  「小琪,都是爸媽沒本事,讓你受苦了!」

  說到受苦……

  靳小琪自從到了李家檯子,還真沒受太多的苦。

  除了農忙的時候要上工勞作之外,餘下的時間……

  一開始在養殖場當飼養員,後來又被安排在電風扇廠做質檢員。

  而且,這些年地裡的農活,靳小琪也早就適應了。

  「媽,我在村裡真的挺好的!」

  上工賺工分,上班賺錢,不但能養活自己,每個月還能往家裡寄一筆錢,幫著父母分擔養家的壓力。

  第一次收到小女兒寄來的錢,靳父靳母被嚇了一跳,要不是工作太忙脫不開身,怕是早就過來了。

  後來在信裡得知,靳小琪插隊的地方就是上過報紙的李家檯子,他們才放下了懸著的心。

  可即便如此,夫妻兩個還是免不了時時挂念著小女兒。

  「小琪,你真的想好了?」

  儘管知道現在說這話已經晚了,但靳父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

  他倒是沒有瞧不起女婿是個農民的意思,可一旦靳小琪在這邊安家落戶,以後怕是真的再沒有機會回杭州了。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國家政策,靳父抗拒不了,可天底下為人父母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留在身邊。

  杭州和海城相隔一千多公裡,以後想要見小女兒一面,怕是都不容易了。

  「爸,現在還說這個做什麼?已經定下的事,哪能說改就改的!」

  對天亮這個未婚夫,靳小琪還是非常滿意的。

  兩人雖然接觸的時間不長,天亮就趕著回部隊了,但靳小琪自問看人還是很準的。

  唉……

  靳父嘆了口氣:「你想好就行,往後不在爸媽身邊,照顧好自己,有事就給家裡寫信!」

  說著說著,靳父也感覺心頭泛起酸澀。

  靳小琪見狀,同樣是一陣默然。

  「爸,媽,大哥,你們先休息吧,等晚上天明哥說要給你們接風!」

  聽靳小琪提起李天明,靳父靳母也不禁想到了剛剛見過面的那個年輕人。

  確實如靳小琪在心裡說的,是個頂有本事的人。

  隻報了個名字,就能安排他們住進鋼鐵廠的招待所,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天色傍黑,李天明一行人也陸陸續續地到了招待所。

  雙方見著面,又是一陣寒暄。

  「親家,一路辛苦了,我是天亮的大伯,現在才過來,實在是怠慢了,千萬別見怪!」

  李學軍也是個場面人,說出來的話四平八穩,讓人挑不出一點兒毛病。

  「不會,不會,我們來得匆忙,已經很打擾了!」

  說著話的工夫,孫立也到了。

  「天明,現在開席?」

  李天明去問了李學軍和靳父的意見,一幫人接著又去了招待所的食堂。

  何師傅得了孫立的吩咐,這一桌的席面拿出了十二分的本事,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端上桌,靳父靳母見了,不禁暗暗點頭。

  吃的好壞無所謂,關鍵是李家人的態度,能這麼重視他們娘家人,也是看重靳小琪的表現。

  想來小女兒婚後的生活,應該不會讓他們操心了。

  「親家母,往後小琪嫁到我們家,您和親家隻管放寬心,絕對不會讓小琪受一丁點兒委屈。」

  嚴巧珍同樣為人母,心裡自然清楚靳母最擔心的是什麼。

  「放心,放心,小琪年紀輕,往後還有好多事,要您多指點。」

  靳小琪雖然在信裡,也會提及李家的情況。

  可是沒親眼看到,靳母始終覺得不踏實。

  現在真的見著了,反倒是……

  更不踏實了!

  小女兒未來婆家的條件未免也太好了。

  女婿的大伯是鋼鐵廠的處級幹部,堂兄弟們都在國企上班,親哥哥是李家檯子的能人。

  還有女婿自身更是部隊的軍官。

  兩相對比,他們隻是個普通家庭,兩口子都是工人,門第不相當,感覺倒是自家高攀了。

  可事已至此,靳母也隻能把一切往好處想。

  但願女兒婆家都是和善的人。

  現在隻剩下女婿還沒見著,之前靳小琪的家信裡曾寄過來一張天亮的照片,看著濃眉大眼,挺受端詳的。

  就是不知道人品如何,是不是真的像女兒說得那麼好。

  「親家母,別撂筷子,多吃菜!」

  「哦!好!」

  心裡裝著事,這麼一桌豐盛的宴席,靳母卻也嘗不出味道,隻想著趕緊結束,回去以後,有些話要仔仔細細的叮囑小女兒。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