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創新精神
電冰箱廠的會議室內,姜天成此刻的心情格外好。
這次擔任工作組組長下來巡視各地的工業建設,原本還是比較樂觀的,覺得那些經濟學家的說法有些危言聳聽。
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人民群眾的熱情高漲,怎麼會存在隱患。
可是在了解過一些具體情況之後,姜天成的心情便墜入了谷底。
他所認為的大好局面,居然都是表面文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各地都在各行其是,全然不顧整體利益。
很多相鄰的兩個城市,各有一家生產電風扇的工廠,還準備各自再建一個暖瓶廠。
生產出來的商品賣給誰?
難道就指望著轄區內的老百姓養活?
第一站來海城,也是因為部裡這些年接到了很多告他們的電話和信件。
姜天成便想要了解一下海城的真實情況。
剛剛看過了那一場精彩的大戲之後,對那些告狀的電話和信件,他已經做出了判斷。
「天明同志,你來給同志們講一講,當初既然已經引進了西德利勃海爾公司的相關技術,為什麼還要搞自主研發呢,把有限的資金投入擴大生產上面,不是更好嗎?」
李天明聽得出來,這明顯不是姜天成的真實想法。
「姜組長,道理很簡單,飯還是要從自己的鍋裡盛出來的,吃著才香。」
姜天成笑了:「你的這個比喻倒是很別緻,來,詳細和大傢夥說說,你到底是怎麼考慮的,我聽杜主任也講到了,技術全面國產化,這是你從剛接手電筒冰箱廠的時候,就定下來的遠景目標,謀定而後動,我覺得你這位同志很有想法。」
李天明聞言也跟著笑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把自己的命脈攥在別人的手裡,遲早要被卡脖子。」
接著,李天明便把當年第一批樣機下線時的經歷說了一遍。
「德國人攥著核心技術不撒手,沒有自主權,我們就永遠隻能聽憑擺布,同樣的道理,技術上如果不能實現全面國產化,我們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就永遠也沒有競爭力。」
姜天成點點頭,他自然清楚,德國人不可能把最新的技術轉讓給他們。
拿著技術過時的商品去國際市場上兜售,除了價格優勢,何談競爭力。
「所以,我們必須實現技術上的自主權,形成一套我們自己的標準,然後再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提升。」
照貓畫虎,永遠也畫不出百獸之王。
現在國內也有很多工廠引進了國外的技術,但拿到了外國先進技術之後,就以為萬事大吉了,自身缺乏創造性,就像李天明說的那樣,遲早要被卡脖子。
「你說的很對,施行開放政策之後,我們的很多同志對那些西方發達國家太迷信了,總覺得什麼都是西方的好,有了西方大老爺的技術,什麼都能解決,乾脆放棄了自主研發,這樣下去怎麼得了。」
姜天成所擔心的這些,也是改革開放以後,必然會出現的情況。
突然接觸到外面的世界,尤其是西方的發達程度,讓很多人一時間在思想上承受了極大的衝擊。
對西方的嚮往,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同樣出現在這個時代背景之下。
到了90年代,更是興起了出國熱,甭管是哪個國家,隻要能走出去就行。
「杜主任,姜組長,現階段的發展,確實需要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來為我們提供助理,但是,迷信完全沒有必要,我們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少個腦子,他們能做到的,我們一樣能做到,他們做不到的,我們未必做不到!」
「好!」
姜天成想聽的就是這種能提氣的話。
還不是空喊口號,而是真抓實幹。
每年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研發,這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國家設立那麼多獎項,用來鼓勵科技創新,為的是什麼,還不就是要在技術上追趕西方,抹平差距,真正實現科技興國。
要不然的話,未來的中國充其量就是個世界的代工廠,在世界工業結構中隻能處在在低端。
「咱們中國人就是要有這樣的志氣,有這樣的創新精神。」
之前了解到的情況,讓姜天成也有些灰心,今天在海爾電冰箱廠看到的這一切,相當於給他打了一針強心劑。
「說說看,接下來還準備怎麼幹?」
「先定型,接下來在這個基礎之上繼續投入資金研發,我們要做的不是次代產品,是真正的全球領先。」
如果是別人說這話,姜天成肯定會當成說大話,放空炮。
但李天明所說的,全都是他親眼看到的。
這樣的企業,國家不支持,還去支持誰?
「有信心能做到?」
李天明笑道:「先定下一個目標,然後朝著那個方向努力,隻要堅持下去,總能實現。」
聽到這話,杜樹平突然覺得很耳熟,當初王作先在廠裡視察,李天明不就曾說過同樣的一句話。
那個時候的目標是實現技術全面國產化,當時,杜樹平還覺得這個目標定的太高,實現起來不容易。
可不過才三年的時間,樣機已經組裝完成,並且通過了第一階段的測試。
現在李天明又拋出了下一個遠景目標,或許……
真的能實現!
「好!我們現在要的就是這種信念,天明同志,我很期待下次再來海爾電冰箱廠,希望到時候,你們已經做到了全球領先。」
姜天成說著站起身,朝李天明伸出了手。
李天明連忙握住。
「姜組長,隨時歡迎!」
姜天成和杜樹平一行人離開了。
隻有馬援朝留了下來。
「馬局,下回再有這種事,能不能提前打個招呼啊?」
今天的性能檢測,萬一不成功,在這麼多領導面前,可就丟臉了。
特別是杜樹平,他帶姜天成來電冰箱廠是什麼意思,李天明心裡一清二楚。
無非就是秀肌肉,展現自身實力。
這是好心可凡事都有個萬一。
馬援朝訕笑道:「領導臨時決定的,我也來不及通知你啊!不過,天明,你剛才說的……真能實現?」
李天明沒好氣道:「馬局,你這是在質疑吳老師的專業水平?」
呃……
馬援朝也和吳月華打過交道,那小老太太可不好惹。
「不是那個意思,也就是覺得……人家畢竟起步比咱們早。」
「所以更要奮起直追,我們要是再不快點兒,差距隻會越來越大。」
「需要我,還有市委為你們廠做點兒什麼?」
這才是馬援朝留下的目的。
估計也是杜樹平授意的。
李天明沒急著提要求,而是帶著馬援朝又回了檢測車間,這邊的工作自然在繼續。
每一組數據統計完,隨後交到吳月華手上匯總。
「吳老師!」
「人都走了?」
吳月華說著,擡頭看了馬援朝一眼。
「都送走了,您這邊的工作還要多久?」
「最少七天,大數據已經基本沒問題了,可是,還要監測樣機的運行情況。」
說著,叫來了鄭毅。
「後續的工作,我準備交給小鄭來完成,包括在現有的技術標準上的升級疊代。」
聽到這話,鄭毅先被嚇了一跳。
「吳老師,我……我不行,我給您打打下手沒問題,讓我……」
「還沒開始幹就這麼沒信心?你跟我學了三年,你的水平什麼樣,我比你清楚,這項工作交給你,我很放心。」
吳月華可不想被一件事給困住了。
電冰箱這個項目,她參與到現在已經可以放手了。
而且,鄭毅學了三年,不嘗試獨立,就永遠是個打下手的。
年輕人,要給機會!
「鄭毅,吳老師都這麼說了,你就先把擔子挑起來,需要什麼,無論是經費,還是人都儘管提。」
李天明說著,拍了拍鄭毅的肩膀,隨後又帶著馬援朝來到了那台樣機旁邊。
「馬局,您覺得這個……咋樣?」
呃?
馬援朝聽得一怔,沒明白李天明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