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四百三十一章 盡量別外傳

  

  「好消息?」

  李天明聞言,立刻就來了精神。

  自從XX幫被粉碎以後,好消息不斷,可是能讓王作先特意點出來的,肯定不一般。

  「您給……透透。」

  王作先沒說話,而是拿起了桌子上的一份報紙,遞給了李天明。

  啥意思啊?

  李天明不解,伸手接過了報紙,然後便在頭版的社論上,看到了一個許久未曾公開出現的名字。

  D!

  猛地擡起頭,看著王作先,聲音裡控制不住的激動。

  「老人家這是……正式恢復工作了?」

  雖然XX幫被打倒了,中樞的領導也已經恢復了老人家的組織生活,但是,何時重新出山,具體負責哪一項工作,一直沒有明確。

  可人民群眾等不了啊!

  之前就曾有人在京城某地張貼了一道橫幅:D大人,您在哪裡?

  結果這件事還被上綱上線的追查,要不是中樞有人攔著,非得給扣上一個「反革命」的標籤。

  由此也不難看出,上面也並不全都是支持老人家復出的,反對的聲音也同樣不少。

  此前,老人家一路南下考察調研,之所以沒有公開,也是這個原因。

  現如今名字出現在社論當中,這個信號已經非常明確了。

  東風壓倒西風,老人家出山在即!

  「還沒正式公開,但是……不遠了!」

  王作先說話的時候,臉上也帶著笑。

  他是老人家堅定的支持者,老人家復出,也就意味著他大展拳腳的時候到了。

  「這還真是個好消息!」

  李天明說著,仔仔細細地看著那篇社論,更讓他意外的是,這篇社論不再是大談階級鬥爭,而是將討論的重點,放在了如何發展農業生產上面。

  眼下急需要解決的,就是老百姓的吃飯問題。

  「看出什麼了嗎?」

  王作先此刻的心情不錯,還考起了李天明。

  「工作方向?」

  李天明試探著給出了他的答案。

  「我就知道你是個聰明人,階級鬥爭搞了這麼久,也該變一變了!」

  海城臨近京城,又是沿海港口城市,這裡老百姓的日子,總的來說還能過得去。

  可內陸地區,尤其是山區,群眾的生活已經到了……

  王作先也曾去其他城市調研,看到的那一幕幕,現如今回想起來,心情依舊沉重。

  再不變一變,怎麼得了啊!

  李天明卻不像王作先那麼樂觀。

  他大概記得,即便是老人家復出以後,中樞高層還是經歷了一番思想上的激烈爭論,最後才逐漸確定了以老人家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團。

  不過好在關係著國家命運的大事方面,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老人家復出……主管經濟?」

  李天明記得一些大事,但是細節上,他上輩子就是個普通的老百姓,自家的日子還顧不過來呢,哪有心思去關心國家大事。

  但改革開放是老人家提出的,想來……

  應該是主抓經濟發展吧!

  「具體的……還要等上面的消息!」

  本來這些是不應該和李天明說的,但王作先此刻心情不錯,正想找個人聊聊。

  而且,李天明也是自己人,一些風可以向他透一透。

  「不過,年前老人家的秘書來了趟海城。」

  說到這裡,王作先壓低了聲音,接著說了兩個詞。

  「教育,科技!」

  這兩個詞代表著的信息量可太大了。

  尤其是教育。

  是不是意味著要恢復高考了?

  不對啊!

  上輩子恢復高考的時間應該是在今年冬天,這件事李天明記得很清楚。

  消息差不多是10月份公開的,考試時間不是11月份,就是12月份。

  當時為了複習,那些知青們整天悶在知青點,都不去上工了。

  李學慶並沒有阻攔,他也知道,那些城裡娃不容易,在農村苦熬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得著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要是被他給破壞了,那叫缺德。

  現在就有了風聲,難道……

  提前了?

  之前在廣州,李天明和老人家那次聊了很多,大多數時候,都是李天明在「大放厥詞」,其中就包括了為國選材的問題。

  現行的工農兵推薦上大學的政策,很難保證學生的質量。

  甚至還曾鬧出過,被推薦上大學的大字都認識不了一籮筐的笑話。

  而真正文化基礎紮實的,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得不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當時老人家隻是看似很隨意地問了一句,應該怎麼解決?

  李天明正說得上頭,老實不客氣的回道:「封建社會還講究科舉入仕呢,難道咱們社會主義新中國,還不如封建王朝?都不能提供一個公平的機會?」

  這話說出來的時候,李天明都被驚出了一身冷汗,幸好他面對的是老人家,換一個人的話……

  現在怕是已經在大西北啃沙子了。

  顯然,老人家這是聽進去了,並且提前下了決心,要在教育上率先做出改革。

  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腦力勞動也是勞動者。

  這三點意見提出,直接消除了知識分子背負了10年之久的精神壓力,也徹底摘掉了知識分子「臭老九」的帽子。

  「我和你說的這些……盡量別外傳!」

  呃?

  盡量?

  這話說得,暗示的意味也太明顯了吧!

  「您放心,我……盡量不外傳!」

  王作先笑了,他知道李天明理解了他的意思,也就沒再繼續這個話題。

  接下來兩人又說起了出口創匯的問題。

  一直聊到下午,劉秘書進來向王作先彙報,有幾位老同志來找他反應問題,才不得不結束談話。

  「都是這些年積累下來的問題。」

  王作先也顯得很是無奈。

  他是市革委主任,這些老同志反映的問題,本應該去找組織部門,可現在全都堆在了他這裡。

  昨天有個老同志來找他,涉及到黨組織關係的問題,可他又不是當事人,前因後果也不清楚,但是人找來了,又不能不管。

  「我現在每天至少要抽出兩個小時來處理這些事。」

  安排了劉秘書送李天明,王作先強打起精神,去了會客室。

  「王主任每天都這麼忙?」

  劉秘書苦笑:「有什麼辦法,都是對革命有貢獻的老同志,前些年被打倒了,現在都急著要落實政策,恢複名譽,有些陳年舊案,當時經辦的人在哪都不知道,隻能來找王主任解決,可是……涉及到某些問題,王主任也做不了主。」

  李天明也猜得到,劉秘書說的某些問題,指的是什麼。

  帽子戴上去了,想要摘下來,哪有那麼容易。

  摘下一部分人的帽子,就意味著揭露了一部分人的錯誤。

  這些事不是他一個平頭老百姓能過問的,還是顧好眼下的事吧!

  「劉哥,高中課本在哪能買到?」

  「你問這個……」

  話沒說完,劉秘書便已經猜到了是怎麼回事。

  「新華書店,圖書館應該也能買到。」

  劉秘書說完,猶豫著又提醒了一句。

  「天明,這個事……盡量別外傳!」

  不虧是王作先身邊的人,說的話都是一個套路。

  李天明也清楚,這是王作先給他的小福利。

  恢復高考這件事,畢竟沒有正式確定,一旦消息提前擴散,造成的影響會讓老人家很被動。

  而且……

  李天明知道恢復高考是大勢所趨,但工農兵推薦上大學這個政策畢竟已經施行了六七年,突然做出改變,肯定會遭到一些人的反對。

  畢竟,任何變化都會觸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

  拿上劉秘書批的條子,沒有這個,李天明就是想買恐怕都買不到。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