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0章 天上掉下個餡餅
沈青雲離開省委大樓的時候,陽光正好照在門廊的銅獅子上,獅口的銅鈴泛著暖光。
他給張銀峰打了個電話,聽筒裡傳來紙張翻動的聲音。
「書記,您有什麼指示?」
張銀峰對沈青雲恭敬的問道。
「老張。」
沈青雲直接問道:「最近組織部的檔案整理得怎麼樣?」
「記,已經按紀委要求分類封存,電子版備份也做好了……」
張銀峰的聲音帶著謹慎,每句話都字斟句酌,小心翼翼的說道:「需要我給您送份清單過去嗎?」
「不用,你盯緊點就行。」
沈青雲掛了電話,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至少這個人選,經得起考驗。
…………
省政府辦公大樓的走廊比省委安靜,水磨石地面光可鑒人,倒映著頭頂的吊燈,像串懸浮的珍珠。
沈青雲在李躍進辦公室門口等了十分鐘,聽見裡面傳來爭吵聲,隱約是開發區用地、環保評估之類的字眼。
辦公室的門打開的時候,省發改委主任臉色鐵青地出來,差點撞到沈青雲身上,公文包的稜角在他胳膊上硌出個紅印。
「沈副省長。」
對方看到是沈青雲,連忙客氣的招呼了一聲。
「你先忙。」
沈青雲也沒有廢話,寒暄了一句便讓對方離開了。
「青雲同志來了?」
李躍進的聲音在裡面響起。
沈青雲邁步走了進去,就看到他的臉上帶著餘怒,指節還在發紅,顯然剛才拍過桌子。
「省長。」
他客客氣氣的對李躍進打著招呼。
「坐吧。」
李躍進往茶杯裡續著熱水,水汽模糊了鏡片後的眼睛,開口說道:「聽說你給顧書記推薦了組織部長人選?」
沈青雲在沙發上坐下,發現茶幾上的文件正是濱州開發區的規劃圖,紅筆在上面畫了無數叉,最密集的地方是他力主保留的生態濕地。
他對於李躍進知道這件事並不奇怪,雖然時間很短,但毫無疑問,顧青山那邊肯定是刻意把消息傳遞出來的。
「是市委秘書長張銀峰同志。」
沈青雲沒有繞彎子,從包裡掏出張銀峰的簡歷,紙張邊緣被手指撚得發毛,對李躍進介紹道:「他在濱州幹了十五年,基層經驗豐富,彭東南案中表現也很穩妥。」
李躍進翻著簡歷,手指在鄉鎮黨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長等任職經歷上劃過,指甲在紙頁上留下淺淺的白痕:「倒是沒聽過他跟誰走得近。」
他擡眼看向沈青雲,目光銳利如刀,平靜的說道:「你就不怕別人覺得你是在站隊?畢竟你升了副部級。」
「我站的是濱州老百姓的隊。」
沈青雲的聲音不高,卻很堅定,指尖在膝蓋上輕輕敲擊,嚴肅的說道:「組織部長最重要的是公道,張銀峰在幹部考核時向來一碗水端平。去年有副縣長想托關係晉陞,他直接把材料退回,還在常委會上說德不配位,不如讓位,這話當時很多人都聽見了。」
李躍進的手指在簡歷上敲了敲,突然笑了起來,眼角的皺紋裡盛著無奈:「你這是給我出難題啊。」
他往椅背上靠了靠,語氣緩和下來:「書記肯定同意,我要是反對,倒顯得我小家子氣,容不下個地方幹部。」
沈青雲沒接話,看著李躍進杯裡的茶葉漸漸舒展,碧螺春在熱水裡翻滾,像極了這位省長此刻的心思。
他知道李躍進在等他表態,關於開發區,關於省委的權力平衡。
「張銀峰……」
李躍進突然念出名字,像是在掂量分量,指腹在產業扶貧幾個字上摩挲:「去年全省扶貧現場會,他彙報的產業扶貧加黨建模式,我記得不錯。當時有個細節,他說給貧困戶送錢不如教技術,建工廠不如建合作社,這話實在。」
說到這裡,他合上簡歷推回給沈青雲,紙張在茶幾上滑出段距離:「讓省委組織部走程序吧,省政府這邊沒意見。」
「謝謝省長。」
沈青雲連忙點頭。
沈青雲起身離開的時候,李躍進突然又說道:「開發區的事,你多盯著點。」
他指了指規劃圖上的生態濕地,紅筆圈出的地方被指甲戳出個小洞:「有些人想搞政績工程,把濕地改成產業園,你得頂住。需要數據支持,直接找發改委要,不用看他臉色。」
沈青雲點頭:「謝謝省長關心。」
他知道這句話的分量。
李躍進這是示好,也是提醒自己,別真成了誰的人。
開發區的濕地之爭,是省委矛盾的焦點,把他拉進來,等於在他和顧青山之間楔了根釘子。「應該的。」
李躍進端起茶杯,杯蓋在水面輕輕撇了撇:「在濱州不容易,既要抓反腐,又要搞發展。有困難直接找我,別客氣。」
他的目光落在沈青雲鬢角的白髮上:「聽說你父親最近回了燕京,代我問他好。」
沈青雲心裡一動。
李躍進已經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的父親了,這是什麼意思?
「一定帶到。」
他拿起公文包,指尖觸到冰涼的金屬搭扣,對李躍進說道:「那我先回去了,還有個會。」
走出省政府大樓時,夕陽正把雲層染成金紅色。
沈青雲給高長河打了個電話,聽筒裡傳來翻文件的聲音:「高部長,省長那邊同意了。」
「總算能定下來了。」
高長河在那頭鬆了口氣,聲音帶著疲憊:「明天我就讓部裡啟動考察,爭取下周走完程序。」他頓了頓,突然說道:「張銀峰同志是個好苗子,就是太謹慎,你多帶帶他。」
「好的,部長。」
沈青雲微微點頭道。
掛了電話之後,沈青雲站在台階上望著濱州的方向。
遠處的天際線被夕陽勾勒出暖色的輪廓,像極了張銀峰那張總是帶著憨厚笑容的臉。
他知道,推薦一個人不難,難的是這個人真能守住底線。
但至少現在,他為濱州選了個乾淨的開始。
晚風帶著槐花香吹過來,沈青雲整了整西裝外套,走向停車場。
車窗外,城市的燈光次第亮起,像無數雙期待的眼睛。
他知道,這場人事風波暫時平息了,但濱州的反腐之路還很長。
不過隻要選對了人,一步一步走,總會走到天亮。
車裡的收音機正在播放本地新聞,女主播的聲音清脆:「濱州市夜市經過整改重新開放,商戶表示攤位費降低了三成,管理更規範……」
沈青雲笑了笑,淡淡地說道:「走吧,回市委。」
「好的,書記。」
周大偉轉動方向盤匯入車流,朝著市委大院的方向駛去。
………………
市委辦公樓三樓的走廊靜悄悄的,夕陽透過西窗斜斜地淌進來,在水磨石地面上投下辦公室門牌的影子。
沈青雲推開自己辦公室的門時,帶起的風拂動了桌面上的文件。
他走到窗邊,望著樓下雪松修剪整齊的樹冠,那是張銀峰上個月讓人修剪的,說要像紀律一樣規整。
畢竟是市委大管家,在這方面他還是做的很出色的。
「咚咚。」
敲門聲很輕,帶著慣有的謹慎。
「進來。」
沈青雲轉過身,看見張銀峰抱著文件夾站在門口,深藍色的襯衫領口系得一絲不苟,袖口露出的手錶還是三年前市委統一配發的石英錶。
「沈書記,您找我?」
張銀峰的目光落在辦公桌的審批表上,又飛快移開,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文件夾的塑封邊緣,對沈青雲說道:「這是您要的二季度黨建報表……」
「先放桌上吧。」
沈青雲指了指對面的椅子,自己在沙發上坐下,指尖在膝蓋上輕輕敲擊:「省裡有個決定,先跟你透個氣。」
張銀峰放下文件夾的手頓了頓,金屬搭扣與桌面碰撞發出輕響。
他在椅子上坐得筆直,膝蓋並在一起,像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
沈青雲注意到他的喉結動了動,顯然在猜測是什麼事。
「經省委研究,擬任你為濱州市委組織部長。」
沈青雲的聲音很平穩,卻像塊石頭投進平靜的水面:「手續正在走,過兩天會正式下文。」
這一句話,瞬間讓張銀峰猛地擡起頭,眼鏡滑到鼻尖,露出的眼睛裡滿是震驚。
他張了張嘴,半天沒說出話,手指緊緊攥著褲縫。
「沈書記,這太突然了……」
他的聲音發顫,一臉震驚:「我沒這個思想準備……」
這是心裡話,張銀峰怎麼都沒想到,這好事能輪到自己的身上。
「組織上有組織上的考慮。」
沈青雲端起茶杯遞過去,水汽在張銀峰的鏡片上蒙上薄霧:「你在濱州工作十五年,從鄉鎮到市委,情況熟,作風硬。彭東南出事後,組織部需要一個能穩住局面的人,你最合適。」
張銀峰接過茶杯的手在抖,熱水晃出杯沿,燙在手指上也沒察覺。
「可是沈書記。」
他摘下眼鏡擦了擦鏡片,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激動:「我一直在市委辦公廳工作,組織口的業務……」
「沒人天生就會。」
沈青雲打斷他,目光落在對方鬢角的白髮上,比去年多了不少,是常年熬夜改材料熬出來的。「彭東南的教訓就在眼前,組織部不是搞勾兌的地方,是講原則、守規矩的崗位。這一點,你比誰都清楚。」
沈青雲嚴肅的說道:「我希望你過去,也能夠牢記這件事。」
張銀峰的嘴唇翕動著,突然站起身,雙手按在膝蓋上深深鞠了一躬:「沈書記,我一定不辜負組織信任!」
他的聲音帶著哽咽,對沈青雲說道:「您放心,我到了組織部,第一件事就查彭東南提拔的那些人,絕不讓帶病的幹部留在崗位上。」
「穩定最重要。」
沈青雲的語氣放緩了些,對他語重心長的說道:「先做好交接,秘書長的工作要跟接手的人交代清楚。」
他頓了頓,補充道:「組織部的班子也要儘快理順,對那些跟著彭東南混日子的,該調的調,該免的免。」
張銀峰連連點頭,從口袋裡掏出筆記本,鋼筆在紙上寫得飛快,筆尖劃破紙面的聲響格外清晰。
「我記下了。」
他擡頭的時候,眼裡的震驚已經變成堅定:「還有什麼指示,沈書記?」
「沒別的,就記住一條。」
沈青雲的目光銳利起來,嚴肅的說道:「組織部是管幹部的部門,首先自己要乾淨。你要是敢出問題,我第一個不放過你。」
「是!」
張銀峰的回答擲地有聲,手在筆記本上重重畫了個感嘆號:「我向您保證,也向組織保證,絕不碰紅線,絕不搞特殊。」
夕陽的光移到兩人之間,在地闆上投下長長的影子。
沈青雲看著眼前這個樸實的幹部,突然覺得輕鬆了些,至少組織部這道關口,交到了可靠的人手裡。
「具體任命下來前,先做好本職工作。」
沈青雲站起身,整理了下西裝外套,這才說道:「別聲張,免得影響不好。」
他走到窗邊,指著樓下的雪松,笑著說道:「就像這樹,默默紮根,才能抗住風雨。」
張銀峰跟著站起來,腰桿挺得筆直:「我明白您的意思。」
他抱起文件夾,腳步比來時沉穩了許多:「那我先回去了,把手頭的事理一理。」
「對了。」
沈青雲突然開口,張銀峰停下腳步:「市委秘書長的人選,我還在考慮。你有合適的人選也可以推薦,重點是務實、可靠。」
張銀峰想了想,說道:「副秘書長呂子喬不錯,文字功底紮實,為人也正派,就是性子有點悶。」
他頓了頓,補充道:「當然,還是看組織安排。」
沈青雲點頭:「我知道了,去吧。」
看著張銀峰消失在走廊盡頭的背影,沈青雲走到辦公桌前,拿起那份審批表。
上面的擬任人選欄裡,張銀峰的名字寫得端端正正,像他這個人一樣,沒有絲毫花哨。窗外的雪松在晚風中輕輕搖曳,彷彿在點頭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