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鬼帝狂後:廢材庶小姐

148氣死

  

  為了此事讓甄氏差點沒氣病,幾年前濟蘭被退婚她可以大鬧李家,可現在卻隻能接受對方的道歉,什麼也不能去追究,等級身份的制約讓她無處發洩,同時又深深替如月難過,所以當女兒提出不想住在江寧立時就順了她的意,想著等濟蘭回來了就帶著這雙兒女去蘇州府小住一段時日。

  濟蘭就是在這時回府的,當知曉了妹妹的遭遇後少年的神色讓人畏懼,即使是甄氏在面對默不作聲面沉似水的兒子時也不敢再火上澆油,而是溫言相勸。濟蘭卻隻問了妹妹一句話:「你想怎麼做?」如月明白他的意思,誠懇道:「我很好,哥哥放心。這件事就這麼過去吧,你也知道的,我和採薇是朋友,為了一個無良男人我不願失去朋友,更不願和張府鬧僵。何況那個人並沒有真正傷害到我什麼。」濟蘭看著她微微點了下頭,「我知道了。一切隨你的意,不過你得答應我,若是喜歡誰了定要先跟我和母親說,不要再輕信任何人,哪怕他是你以為的朋友。」如月鄭重道:「一定。」

  沒過多久張府果然開始準備婚事,人進人出的頗為熱鬧。在這之前張夫人攜女兒專程來琅府,好生對甄氏道了歉,又再三解釋了其中原委。如此身份的人這樣做算得上是仁至義盡了,如月也很是大方的對採薇直言自己已然想通了,還托採薇將新婚賀禮送與張懋恭,恭喜他們百年好合。張採薇回家後將禮盒送給了堂哥,當張懋恭在書房獨自一人打開後才見到盒裡放的是早先送如月的字畫文玩,盡數都在其中。

  如月啟程去吳縣已是二月將過,嚴冬過去春的氣息臨近。臨行前如月專程去藥鋪探望雪竹,不知為什麼一直對她有所迴避的雪竹竟然願意相見,而且態度與以往相比和緩了很多。如月猜想琅府二少爺定是聽說了,但她佯作不知,隻說自己這幾個月要住在吳縣,若二哥得了假就來玩,雪竹簡單的嗯了聲。到翌日如月上車前他才遣東臨來給妹妹送了配好的湯藥——專門養顏清火去毒的。如月看著擠眉弄眼的琅東臨又提溜著那一串系好的藥包,心裡很是感動!她本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一個多月過去了張懋恭帶來的陰影還在卻已經不能讓她痛苦,家人的溫暖是最好的愈傷良藥,如月現在想的唯有如何營建吳縣的生活,那裡的屋子可是費了全部心力才裝修好的呢!

  當初吳縣的地在賤賣的消息是李容得了路子透漏給甄氏的,買了地自然要蓋屋子。甄氏從去年一買下地就開始籌劃新造重修了,實在是她的事兒太多,光是和佃戶們談話就分去了大多時間,重整院落的事兒做的就有些拖拉,直到如月接手速度才快起來了。如月一見此處就甚是喜歡:一方院子不大不小,整齊劃一,雖沒有二樓,勝在方正,又是坐南向北的,結構好不用大變動。院子周圍都是上了年份的槐樹,遮陰蔽日,鬱鬱蔥蔥,盛夏倒是個避暑的好地方。房後靠山,山坡上種了成片的桃樹,若是開春算得一道風景,也常有遊客前來欣賞花信,有風雅之士給這片桃姜取名:臨水紅霞。宅子大門前不遠就是大片的稻田。又有一彎泉水在前,展目看去視野開闊,心曠神怡,就是不懂風水的如月甄氏都會覺得這塊地很好。遠離塵囂,地偏心遠啊。

  費了幾個月的功夫新房子終於在開春前落成,如月給它取名為「桃源」,兩進院落的琅家別業是按照現代風格裝修的。此地雖好若要長久居住不足之處有二。一是水多樹多蚊蟲就多,二是到底離城有些距離。採辦不方便。針對第一點,她請教了珊瑚,先是在房屋周圍種了許多花椒樹,靠著珊瑚的技術移種成活了幾株,樹苗是去年讓人從雲南托帶來的,起初是為了吃,沒想到在這裡派上用場了。如月又在內宅窗下種了七裡香和薄荷。本來是想再在屋裡薰衣草的,可惜沒有。聽阿隆索說他的家鄉這種植物很多的,也聽珊瑚說新疆一帶也有這種植物,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先隻有種些驅蟲菊和備些三七了。針對第二點,她在後院高處新建了個庫房。用生石灰當乾燥劑,存了些易放的蔬果,好在有蓄養家畜,倒不用考慮肉的來源。

  而屋內的裝潢布置則基本是現代的風格,如月最先改良了最常用的桌椅,按照現代的造型讓人定做了第一百二十七章桃源內容。她覺得燈光也很重要,眼睛出了問題那就不好了,可惜沒那麼大能力搞出個鎢絲燈來。隻能是用防風玻璃罩子的燭火燈了。衣櫃重新做了,隔斷高矮不一,能掛的地方都用了衣服撐子,這樣就不用反覆熨燙了。浴室和廁所的上下水實在是沒法兒了,隻能還是木桶和旱廁。就是得讓人勤打掃著。窗簾卻是如月費了勁兒弄出了簡易版的百葉窗,看著竹篾子做的可調節窗簾。如月真覺著古代匠人的聰慧,這一描述人家就能做出來。後來這種窗簾漸漸在江南普及開了,這可是要拜如月所賜,據說那個篾匠還為此發了筆橫財。

  改造的重點是廚房。既然把這裡當做自己和甄氏自由活動所了,所以什麼事兒都得順手方便,不像在江寧的家有廚子,住在這裡她又不想找那麼多廚娘供著,平日農婦們做頓便飯,自己呢想下廚就下廚。於是如月另起爐竈,一個竈上三個鍋,黑色鐵鍋有大有小,另做了平底的煎鍋備用。助燃用的還是燒稭稈和乾柴禾,通風的卻是改用管道排煙,管道選用的是竹子,鐵皮介面,這一道工序費了老勁兒了,她為此又請教了鄭風,鄭風看了設計圖對此大感好奇,用心程度可比當初做內衣大多了。有他這個聰明人參與設計,一個月通風就搞好了,試用之下,眾人都稱奇,廚房居然變得不那麼烏煙瘴氣了,隻是下人們對姑娘用大理石鋪檯面,櫥櫃吊在牆上,各種刀具插在奇怪物件兒上的種種做法還是很不理解的,這位小主子真是能造錢啊!一個廚房建下來得用多少銀子啊!不過人家用的是自己的錢又是小姐,就算用金子打造出個廚房,誰能說什麼呢?

  甄氏見到成果然被震的幾乎說不出話來,她環顧四周,看到那些鑲著框子的花卉類的油畫,踱步到卧室看了落地窗簾,卧室和書房之間手編的水晶珠簾隔斷,吃飯用的鋪著帶花邊桌布頗有西式田園風的原木餐桌,由衷贊道:「我知道你有能耐,可沒想到會這麼好!在這裡呆著我都忘了自己在什麼年代了,還以為是二十六年那會兒的南京呢。怪不得阿隆索直誇你是個天使,嘿,這要是有燈,電話和淋浴就妙了。」

  如月嘿嘿一笑,她把桌上銅質三層燭台裡的紅蠟擺正了,點頭道:「要是能有冰箱,空調,能上網就更妙啦。」

  二人相視一下都笑了起來,甄氏又來到書房書桌前,摸了摸桌面,桌上放著木質相架,裡面是一幅他們一家人的油畫,惟妙惟肖。垂手拉開抽屜,第一層裡滿滿的宣紙裁放的整整齊齊,又拉開一個抽屜,裡面則是不太用的到的文玩,最後一層抽屜裡竟放著許多小吃。擡頭看去左面是一溜書櫃,緊挨著書桌,裡面的隔斷不大,幾乎是書的高度,亦是整齊的放著書籍,打眼看去多為小說。不僅有西廂唐傳奇還有水滸三國。甄氏會意的微笑起來,向右邊看去,高幾上放著一叢蘭草,一套油畫用的架子。

  正前方輕薄的淡粉繡花窗簾向兩邊分開,用流蘇系著,她起身拉起百葉窗,推開窗戶,飄渺的梅香似有若無,兩株從江寧琅府移植過來的孩兒麵茶樹就在眼前。

  如月在旁邊道:「珊瑚不做園藝師真是可惜了。多好的手藝啊,搭配的真好看。」

  甄氏滿意的看了眼女兒,「沒有你,她也無用武之地。你若是喜歡,讓珊瑚跟著你如何?」

  如月笑道:「我才不奪人所愛。」

  甄氏聽了這話,臉色卻不怎麼好看,「你就聽那幫丫頭嚼舌根子吧。當心你二哥生氣,一個主子一個奴才,最多是收個通房,還能怎麼著。」

  如月但笑不語,甄氏以為觸及到女兒的心痕了,岔開話道:「麒哥兒如今收了心在家學習不給我生事兒了,我怎麼又感覺很奇怪呢。看他那麼晚都在讀書,真替他累。」

  如月嘿嘿笑道:「做媽的就是這個樣子呀,你不累嗎,哥哥這麼個大小夥子不會比你更累的。」

  她話雖然這麼說,心裡也是感覺挺奇怪的,那一年濟蘭在外雖不曉得最什麼,但她多少知道沒少跟著顧雲,難道是出了什麼意外,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見他們來往了。如月想起去年燒鋪事件後,來自家店鋪生事兒的人驟然增多,偶爾也聽來藥鋪買葯的顧雲的手下談及此事,果然和白家脫不了關係,要不是顧雲和巡檢司怕又要出大事兒呢第一百二十七章桃源內容。這是多大的恩情,可這段時間濟蘭怎麼就突然沉默了下來,她是個好奇的人不問清楚心裡能彆扭死。問了濟蘭他不願詳說,隻雲:你不是總說要支持哥哥當大將軍嗎,不好好努力可怎麼行。濟蘭雖對她極好,可不願意說的那是半點都套不出來話,如此如月也無法再問了。她想總會有知道的一天!

  翌日,濟蘭陪如月散心,這回二人走的遠了些,來到了離「桃源」五裡外的山坳裡,這裡有一間小廟,也不知何朝何代的人修葺的,由於雲遊僧常常在此落腳也不曾完全敗落,二人好奇就進去瞧,待見結了蛛網的匾額上的名字,如月失笑,居然叫做:蘭若。濟蘭見她發笑便問緣故。

  「我就是瞧見這個名字取得好,沒事兒了可以到這裡見鬼玩。」

  濟蘭自是不解,疑惑道:「蘭若不過是梵語阿蘭若的省稱,寺院之意而已。和鬼又有什麼關係?倒是此處清幽,若好好收拾一下倒是練功的好去處。」

  如月笑道:「哥哥倒是總不忘練功,外出這麼久可有長進?」

  濟蘭微笑道:「妹妹呢,可有擱下?」

  如月笑著從地上撿起一根枯枝,她內力不足輕飄飄的斜刺過來,濟蘭側身避過,也沒使內力的打出一掌,二人打了半柱香的功夫,如月的汗就下來了。她拉著裙子,搖頭道:「不行了,和你這樣打好吃虧。」

  濟蘭道:「功不可一日不練,我看你的劍術放下不少時日了吧,心法倒是練著的。」

  如月驚訝道:「這樣都能看出來,佩服。好吧,我也不找借口了,既有了地方定當好好練習,請師兄放心。」

  濟蘭頷首,他知曉如月是個能堅持的便不再多說什麼。兄妹倆又在寺中轉了轉,討論了下將來的計劃便離去了。殿**奉的是阿彌陀佛,金漆斑駁,點睛都沒有了,隻咧了張大嘴在幽暗中笑看他們離去。

  開春的時候,琅家新買的土地上已經有欣欣向榮的景緻了,老天爺保佑這年並沒有澇災,春耕如火如荼的開始了。甄氏召集了原有的佃戶,宣布了自家規矩,本來聽說要辟出一塊地種番薯,他們本是不願的,隻覺得女人家果然不通農事,在這裡胡亂瞎搞。可後來一聽說所交租子比原先的少了一成,農民們就改了沉重一片歡欣鼓舞,要知道近兩年災難頻頻,佃戶的日子並不好過,少一成對他們來說就是救命之舉!管主子種什麼呢,反正說了是試種,收成不好不會懲治種地的人,所以哪怕是一無所獲和佃戶無關。

  如此,就有三家人報名願意去種番薯,甄氏挑了一家人,如月則讓一家在廢棄的湖裡兼種蓮藕和養魚,另一家人兼養家畜,湖裡這活計對於長年生長在水畔的人家並算不了什麼,但看是那麼個小姑娘安排的又沒什麼油水,這家人就有些推脫的意思。

  甄氏瞧出門道就直接道:「讓你家做自有道理。若實在不想也就罷了。隻是可別後悔。」她話說到這裡,那家被分派養畜的當家婦人開口道:「太太姑娘若不嫌棄,養魚塘的事兒俺也能做得。」

  甄氏見她說話爽利,粗眉大眼,丈夫確實唯唯諾諾便知這家是她做主,於是也不問那男人,隻對她道:「你倒是個能攬活不怕累的,能做的了那麼多事兒嗎?」

  婦人笑道:「俺家孩兒多,都頂的上事兒,不過是七畝八分的池子,順手的事兒,太太儘管放心。」

  甄氏滿意的嗯了聲。對她也是對眾人說道:「行。那就你家做吧。日後我事兒多,姑娘會常來督工,該對的賬我若不在交給她就行。醜話講在前面,你們不要瞧著我女兒小就糊弄她,我可是把她當男孩兒養的,看賬計算樣樣不差。若被姑娘查出來你們有貓膩可別來求我,我可管不著,她該怎麼罰就怎麼罰。到時可別說我不講情面!」

  佃戶們本看小主子年紀如此小竟然就出來管事,心裡難免好奇更有輕慢。甄氏的手段他們是知道的,見她說的正式,又見如月淡定自若的看著眾人好像成竹在兇的樣子,想起之前房子重修似乎就是這姑娘一手打理的,可見還是有些本事,不過讓這些人敬服可不是憑幾句話就能做到的。且得看日後如月自己的表現。他們當下雖說都紛紛表態自己定會好好做事,如月心裡通透隻怕有又得敲打了呢。

  養家畜的那家人似乎對如月很是恭敬,這家人在村裡是能說的上話的富戶,男人的父親才做了裡正,而婦人更是不會彎腰說話的主兒,她一反常態對如月甚是恭敬。其他人瞧見了。心裡都有些猜疑。待甄氏等人要走時,那聲音響亮的健壯的婦人居然給如月跪下,叩首謝恩起來。見此情景大家都甚感驚異,如月也嚇了一跳,忙讓她起來,問是怎麼回事兒。那婦人含淚道:「姑娘曾在江寧府救助過一位打粥的女人,您還記得嗎?」

  如月想了想道:「是在攬月樓外,帶孩子那個人嗎?她是你的誰?」

  婦人道:「那是俺妹子。俺姓龐。沒大名,跟著男人姓趙,俺妹子從夫家姓賈。俺妹子的男人年前死了,要不是姑娘少爺們當時給的銀子,這關是過不去的!俺在這裡給您叩頭了!」說著她硬是叩了三個響頭。又拉著丈夫和一串兒女給她叩頭。

  如月見不得這跪一地的陣勢,忙叫他們起來:「都快起來。你妹妹現下如何了。過的可還好?」

  趙氏起身回話道:「俺妹子如今就隻帶著個孩子過日子,家裡沒有老人伺候。就她娘倆。原本叫他們來的,可俺妹子是個硬氣的不願麻煩俺,更不想吃白飯招人說閑話。俺娘家本是水上討生活的,她以前跟著爹娘捕魚,也通水性就做了渡娘,沒事兒了再做點針線,日子還算能將就吧。俺妹子隻要來看俺總給俺說起……姑娘。」她說到這裡看著憨直的臉上居然有了那麼絲尷尬,如月忽想起自己那會兒是男裝,不免就有些不自在。

  趙氏卻像什麼也不知道似的順下去道:「前回,您跟太太來這裡打理房子,俺妹子帶著大柱子也正好來看俺,她瞧見了就說了您像是她的恩人,本想親自過去給您叩頭的,可是瞧見人多,又看您穿的和那會兒不一樣,又不敢認了。隻說讓俺打聽清楚了再來謝恩。俺上了心探問過了,今兒仔細見了姑娘,方知俺妹子說的真真兒的,您啊就是神仙下凡來的,生的好看,人又心善,您放心,日後我家定會好好出力,若有人想偷懶的,或是欺負您年紀小,俺定會替您打他!」

  趙氏說著還狠狠瞪了眼另幾家人,似乎這女人很有威懾力,那些人聽她這麼說,馬上都贊起如月的仁善了,再次拍著兇脯說定會好好做事第一百二十八章佃戶內容。如月倒是看出他們不是怕被打小報告,其實是怕這個面相兇悍的婦人呢。如月就道:「那多勞你費心了,我看諸位都不像是投機取巧的,隻要好好乾好處自然不會少,若是失了規矩,沒了章法,我定是會罰的。如今我們家並不缺人手來做事,也不是算計盤剝的主兒,就想著舊地用熟人,和氣生財罷了,故此還望眾位好好做事,萬不要做出下不來台的事兒。」

  趙氏忙道:「那是自然的!俺們也給許多人家做過事,確實沒遇到像您府上這麼善的了。姑娘就放寬心了,就是俺包那個魚塘其實是想給俺妹子尋點事兒做,她一個婦道人家,做渡船少不得遇到些壞胚子下流種子,讓她經管這裡有俺家照應著,對她對娃兒都好。姑娘您看成不。」

  如月挺喜歡趙氏,覺得她粗中有細,嫁了好人家還能照顧自家妹妹的做法很不錯,於是爽快的就應了。趙氏自然是千恩萬謝。

  甄氏在一旁看著。始終沒說話,她再次感到如月這丫頭果然是有運氣的,這樣的局面都能籠到能給自己用心做事的人,她更加覺得讓女兒進入到生意裡來是明智之舉,說不定憑著她的好運能帶來更多商機呢。最關鍵的事多人就不會胡思亂想,之前『張懋恭事件』很是影響了自己和女兒的心情,近期江寧就不要回了,住在這裡也是很好的。

  果然沒多久那個賈氏帶著她八歲的兒子就來了。見了如月濟蘭自然是一番叩頭淌淚。這賈氏的男人沒了後,因她長的頗有幾分姿色沒少招來不良男子的探窺,有的在渡船之時還會動手動腳的。她幾次都曾萌生自殺的念頭,若不是孩子還小賈氏真想投河死了算了。也就是還有個親妹子在,能接濟她家一下,可也不能長久,誰願意拿錢貼外人呀。機緣巧合的。琅家買下了這塊地成了地主,主子又可憐賈氏給她了事做,賈氏有了收入,她這才好挺直了腰桿常去姐姐家走動了,再額外的做些女紅貼補家用,生活上可謂完全無憂了。兩次被同一人相救讓她怎能不感念如月。賈氏竟還擺了香案日日為她祈禱。

  如月真的可憐她,也蠻喜歡她的兒子,那個叫大柱子的男娃竟然就是去年施粥時拒絕英姿的孩子,這不是緣分又是什麼?如月逗著問他為什麼要幫自己,是不是認出自己啦?大柱子搖頭道:「那會兒沒有認出恩人。俺就是覺得那個女的不好,討厭的緊。姐姐是好的,俺喜歡。」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