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嘗下這果子
這畫倒比字好些,姜承梅暗想,她很快的轉移了視線,又看到三扇的透雕屏風嵌著水紅紗的正反綉,寥寥數筆的山郭酒旗煙樹,又有草書詩詞相配。地上擱著銅香爐,花梨木雕豎櫃旁是一件紫檀座的玲瓏綠瓷罐。如月不由暗思,這裡怎麼瞧著都透著雅緻,大約這就是所謂世家,是用幾代人才沉澱下來的雅。
這時隻聽曹蕤道:「豆兒,嘗下這果子。」
姜承梅放下茶盞,看到幾案上荷葉形的白瓷果盞裡紅殷殷的壘了許多果子,她掂了一個,一嘗之下隻覺先酸後甜,她現世常吃酸物,吃這樣程度的並不排斥,直說爽口。
曹蕤見她喜歡,就又道:「我這裡四品海棠俱全,隻是現在不是花開季節,倒是前幾個月結了不少海棠果,這秋後剛摘下來的果子並不十分好吃,必須貯存一段時間才得味兒。現在吃還是酸了些,若到了大雪冬至前後,西北風一吹,待皮上起了白霜那才叫好吃呢。到時我給你送些。」
「那可多謝了。」
說完兩人都不語,屋內一靜,略有些尷尬,姜承梅沉吟了一下,挑起話頭道:「我看牆上的畫倒是新奇,莫非是妹妹畫的?」
「嗯。是我過年時畫的。」
曹蕤起身走到畫前,「是不是太生澀了?若是現在再畫,大約能有些進步了呢。」
姜承梅亦走過去,她看著那畫道:「再生澀也比我這個初學的好多了,咦?這是納蘭的詞?倩一莖,黃楝作三槐,趨庭處……楝亭?亭在金陵署中?莫非寫的就是貴府?」
「正是呢!這闕滿江紅寫的就是我們府裡事。納蘭先生和家父有舊,當年同為聖上的侍衛。這詞是在二十三年南巡時,先生扈從聖上入織造署所作。和詞是顧貞觀顧先生所作。唉,隻可惜,納蘭先生寫了這首詞後一年便身故了,有生之年未曾一見,真讓人抱憾終身啊。」
曹蕤一臉痛惜神色,姜承梅看了她一眼又去看畫,隻見那畫中所繪有樹,正是黃楝,有亭,亭中有幾位文士效仿古人跪坐於地,遠處有水有雲,近處有假山有碧草。她想曹寅果然能人,所交都是當世大才,這等人物又不知是怎樣的風采,斷不會是像賈政那樣的酸儒老古董吧。
曹蕤又道:「方才聽姐姐說起做女紅,我可是知道玉姨乃此中高手,綉坊裡所出成品也甚是精妙。我這裡有不少綉品都是出自你家,你瞧,那件屏風就是了。想來姐姐將來定能得真傳呢。」
姜承梅聽她的話音甚是沮喪,便知她不善此道,於是也苦著臉道:「將來的事誰知道,反正我自覺沒那個天分,隻怕母親覺得我愚笨不肯教呢。」
曹蕤咯咯一笑道:「就憑姐姐無師自通的聰慧,又是這一等一的樣貌,我瞧著將來定是不輸玉姨呢。」
無師自通?原來人人都知道自己的那檔子事兒了。像甄玉潔?放在古代其實是個悲劇人物啊,青年喪夫,經商被人詬病,誰願意做是非之人呢?她輕嘆一聲,淡笑道:
「重生於世,隻怕我今生的福氣都用完了。以後的事誰知道呢,我隻願平安渡過此生便是大福份了。」
聽到她這樣說,曹蕤不免想起關於琅家的諸多傳聞,人心多是不善,言語也總是嘲諷,兩家有舊,她暗自替他們不忿,可卻無從勸說。她近日得知了有關自身的大事,自覺悲苦,人生無常,今見了琅豆兒便存了同命相憐之情。
曹蕤回過神來,岔開話題問道:「不知濟蘭哥哥近來可好?」
「很好。就是課業辛苦。好在他身體強健也沒什麼,就是被母親禁了足不能隨意外出。不過閑了還會看書,拉著人對弈。」
曹蕤咯咯笑著,問道:「濟蘭哥哥再忙也一定還會習武的,我記得以前他和連生一同在西堂上學時,總發生打架的事,不過那些人都打不過他的。對了,我聽說攬月樓的事了,濟蘭哥哥現在無事了吧?」
那一日可真兇險啊。姜承梅一想起當日的刀光劍影就後怕,也總在自責。現世看小說時最是討厭惹是生非的角色,沒想到自己竟也當了一回這樣的人,往後斷不可再如此隨性了。
「姐姐?」
「我哥哥沒事。對了,貴兒妹妹和我哥哥相熟嗎?」
姜承梅本也是隨口問一句,曹蕤卻是一怔,臉上顯出些不自然來,「濟蘭哥哥在西堂上課,也常去連生那裡玩,有時會碰到,也會說兩句話,隻是這兩年見的少了。」
姜承梅見狀很是詫異,她一轉念便知端倪,也不說破,隻是轉了話題,曹蕤從善如流,不再提起濟蘭。二人重新坐下,聊起了閨閣女兒常論的事情,從吃食到美容,從書畫到茶藝。兩人性格相投,倒是十分愉快的,直到入畫插話說時辰不早了,他們方才發覺茶水換了兩撥,日光漸暗了。
姜承梅告辭時,曹蕤送她了一方錦帕,繡得是幾叢蘭草。姜承梅拿著還帶著溫度的帕子,心裡微微一動,面上隻是微笑,將它仔細收好了。姜承梅也從懷裡拿出帕子遞了過去:「這上面的蓮花隻有一朵是我自己繡的,其它是我家丫鬟代勞的。你莫要嫌棄,實在是我手藝不精。」
曹蕤聽得一愣,立即又笑出了聲:「姐姐是實在人,這種事不用細說的。隻要是姐姐送的,我哪有嫌棄之理。隻願姐姐常來家裡玩,妹妹定當倒履相迎。」
曹蕤立在門口,斜陽將她的影子拉長,直到這位新友的身影消失不見她仍站在那裡,原本的笑消失了,不知在想什麼。有丫鬟上前請主子回房,曹蕤這才似被驚到的「啊」了一聲,然後整理了臉色,囑咐下人道:「我要去姐姐那裡,由素心陪著便是。晚飯在姐姐那裡用,你們不用準備什麼了。夜裡不回了,你們也不用等了。」
叫素心的丫鬟拿了披風過來,替曹蕤穿上,路上她小意的問道:「姑娘這是怎麼啦?方才不是和琅家姑娘玩的挺好的?可是又想起那樁事兒了?」
曹蕤自己系著披風帶子,低聲道:「怎能不想。不過是自己心裡堵得慌,隻覺得聚少離多,還不如不聚,徒增憂思。這琅姑娘是很好的,與我也談得來,可也是個苦命的人,隻怕日後比我還要苦呢。為何女子就要比男子受那麼多罪?為何什麼都不能自己做主?」她瞥見素心的神色,笑道:「行了,你也別苦著臉了。我也就是這樣過念一想,難過一下也就過去了。又不是讓你有個說法,還不至於叫你來寬慰我。」
素心無奈道:「您啊,還真是得找大姑娘去,這樣您的心才會寬些。」
曹蕤微微笑了下,帶著素心向著前去了。
姜承梅回到了來處,看到甄氏和李氏正站在廊下說話,見到她過來兩人都轉過來看,原以為會被訓斥的,沒想到甄氏隻是和顏悅色的問了她去哪裡了。一旁的入畫解釋了幾句,聽得女兒巧遇曹蕤,甄氏和李氏都未顯詫異,不過她們也沒多問,李氏說了幾句場面話,少不了噓寒問暖,邀請再來玩之類的,姜承梅都客氣的回了。
甄氏帶著姜承梅按著原路出了府,一路無話。待到了琅府,深秋日短,天已經全黑了。姜承梅在甄氏那裡用了晚飯,之後她又被留了下來。到此時甄氏方細細問起了遇到曹蕤的事情,姜承梅少不得一一作答,她覺得奇怪卻也不好問出來。聽到最後,甄氏問道:「豆姐兒,覺得曹家如何?」
姜承梅觀甄氏的神色平常,也未往心裡去,回道:「曹家自是極好的,富貴大家,名門望族。曹二姑娘人也很好。」想到那個新結交的女孩,姜承梅的臉上露出了笑意。
甄氏看了女兒一眼,將茶盞放下,道:「也難得曹夫人那麼個冷清人兒喜愛你,她給你的玉佩要收仔細了,那可是內造的。今兒你在曹府做的不錯,也算是有機緣能結交上蕤丫頭,不過他家的大姑娘可是不得了的人物,雖然年紀尚小也能看出將來是個不俗的,日後若是見了你自會知道。」
姜承梅點頭應了又見時辰不早便要請安退下,卻聽甄氏道:「先不急著走,有件事兒要同你說說,」她頓了頓,似乎在考慮如何開口。姜承梅看到甄氏微蹙著眉,臉色並不好,暗思她這樣已經好幾日了,莫不是病了?正想著隻聽甄氏道:「曹夫人有意聯姻,你覺得如何?」
姜承梅聞言大驚,她不知甄氏說這聯姻指的是誰,濟蘭雪竹還是她自己,不過無論是誰可都不是好消息。若說不好,可又有什麼理由回絕呢?甄氏見她先驚後懼,皺眉躊躇難決的模樣微感詫異,她並不點破隻等女兒的說辭。
姜承梅想了半天,才慢慢道:「曹家太大,大到自身難處。」
甄氏沒想到她會這樣說,眯著眼道:「原來你是這麼個想法,你這麼個小姑娘不懂其中好處也不足為怪。大自有大的好,正是這份大,曹家才有了今日的勢,要知道皇上的恩寵就是最大的靠山,若不是和曹夫人有舊,多靠曹李兩家的照應,你以為我們家能在江寧支撐多久?你又可知若與曹家成了親家能給我們家帶來多少便利?省了多少心?原本我覺得他家必不能屬意咱們家,從未作打算,若不是今日曹夫人主動向我提起,我也不會動這個心思……若是結了親,我思慮多年的事也會迎刃而解。現下你可明白了?」
姜承梅半垂著頭,甄氏看不到她的表情,少頃隻聽她回話道:
「曹家再大也總有大過他家的,咱們家再小也算衣食無憂,女兒不羨慕他家的尊貴風光,在我心中曹家不是婚配良選。」
「嗯?」甄氏的語音已有不善,姜承梅咬牙道:
「女兒平日聽哥哥講說史書中的典故,知道世事難料,知道持寵難長,亦知道知足常樂。歷朝歷代爭權奪利的多禍及子孫,攀附權貴的到頭來未必有好下場。若真有樹倒猢猻散的那日,咱家這樣的隻能順勢而滅。還不如平常些好。」
甄氏聽得面上變了顏色,她怒極反笑道:
「這是什麼混賬話?!曹家是什麼樣的尊貴人,他家該是你評論的嗎?太放肆了!!我由著你讀書識字,竟學的了這些歪理邪說!這是麒哥兒教給你的?你自己這麼想的?我看哪裡是神仙指點,根本是妖邪入心了?!哼,竟在這裡教起我來,我問你不過是想聽你的想法,給你個尊重,婚姻大事還輪不到你做主!」
姜承梅額上見汗,心裡亂成一團,暗道這回這坎兒竟是過不去了嗎?自己怎麼就說了這些大話了呢?這哪裡是十歲的小孩能說出的,可是無論如何在是否嫁到曹家的這件事上絕沒有商量,哪怕……她一咬牙心一橫跪下道:
「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之命,不過女兒歷經大難,隻願平安度過此生,若母親覺得女兒懦弱無為,女兒便認了。之前母親就戴家的事提醒過女兒,女兒覺得很是應該。如今我去過曹家了,見識過那裡的富貴了,可是那裡再好我也不喜歡。女兒是斷不會嫁到曹家的!」
甄氏盯著姜承梅看了一會兒,嘿嘿冷笑:「誰說是你了,人家看上的是麒哥兒。」
姜承梅一愣,她想了想仍搖頭,回道:「曹家的嫡小姐嫁不進咱們家的,您說過他們家和宮裡的關係太深,曹大人的兩位嫡女若要聯姻也隻會和權貴,斷不會和咱們家結親的。難道母親隻為了依靠曹家就迎娶他家旁支的庶女嗎?」
「我還真是小瞧你了。難道這些事都是麒哥兒教你的?」姜承梅心裡一緊,正欲解釋,隻聽甄氏放緩了語氣道:「誰說曹家隻有那兩位嫡小姐了,何況還有蘇州李家……你莫要再說那些清高話了,話好說事難做,我們獨門獨戶的若沒個靠山,將來可怎麼辦,我總會老的病的死的!如意是姨娘出身再能幹也隻是姨娘,墨哥兒體弱又終日苦讀,麒哥兒從未把心放在商道上,家裡的生計誰人來管?難不成指望你?」
姜承梅無力反駁,隻是暗自焦急,她為自保絕不會嫁到曹家或是李家,同樣她也不希望家裡人和這兩家牽扯太深。現在是康熙三十六年,過個幾十年,等那個辣手的抄家帝王繼位,別說是曹家李家了,更大的官兒估計都得完蛋。再往近處說曹家面裡風光,被上面催債時估摸著就夜夜睡不著覺了。可這些話怎麼說得出口?!
姜承梅握緊了手,她全沒發現手心裡都是汗!言語再也組織不起來。這時卻聽甄氏又道:
「你起來吧,這事兒還沒定,我也還得想想。」
聽甄氏轉了話鋒,姜承梅繃緊的心弦一下鬆開了些,還好不是迫在眉睫,有時間就有希望。她舒了口氣起身站在哪裡也不坐,看著怒氣漸平的甄氏扭捏道:「方才女兒太失規矩,還望母親見諒。」
「你也知道失了規矩?回去給我把女戒抄十遍,除了四書五經,其他書不要再看了!之前那些越矩的話不可再說!若要是讓我知道,定要家規伺候!」
姜承梅忙應了,甄氏囑咐她加緊女紅學習,又說了幾句天涼加衣的話便揮手讓她去了。待姜承梅走後,甄氏也長出了一口氣,她的頭有點發暈,身子也忽冷忽熱的,於是喚了珍珠進來,扶著自己躺倒了床上。珍珠要去請大夫來瞧被甄氏制止了,不過是風寒罷了,她可不想浪費時間在看病上,沒處理的事情還多的很呢,也不知讓鄭嬤嬤去辦的事兒如何了。甄氏看著燈影在帳紗上晃動著,腦中各色人物如走馬燈似的過著,最終定格在女兒變得雪白的臉上,想到那張小臉上顯出的決然神色,她翹起了嘴角,自語道:
「真是我的好女兒啊……就到此為止嗎?」
被甄氏聯姻的話驚嚇過後,姜承梅整個人都恍恍惚惚的,回到瞭望月樓她坐在桌前發了好一會兒呆,心裡堵的慌又沒法給其他人說。她拿出《女戒》鋪好宣紙,墨起了墨,心裡那團麻繩始終沒有解開。婚姻的帷幕就此拉開了,現在是曹家,將來不知道又是誰家,就是為了錢嗎?總不至於要去選秀女吧……姜承梅心亂如麻,她長嘆了一聲,拋開這些煩心事兒翻開書,拿筆沾墨,努力將情緒投入到抄字中去了。
第二日姜承梅的情緒仍是懨懨的,寶絡知她必是在太太那裡受了挫折,菱紗見狀耐不住便問了。姜承梅也藏不住事兒,她現在急需向人發洩,便撿著能說的說了。菱紗聽了隻眨巴眼,寶絡止住了添香的動作,她放下手裡的鉗子,回身淡笑道:
「原來是曹家,還真沒想到。」
姜承梅喃喃道:「實在不妙,要是我們這座小廟請來了曹家的這尊大佛可怎麼供啊。」
菱紗詫異道:
「曹家很好啊,他家比我們家大的多,精貴的東西也多,西園走下來看得我直眼花。以前奴婢就聽人提過,說太太家裡的擺設是效仿織造府的,可是昨兒親眼見了,又覺得咱家也不過是他家的兩個園子那麼大,用的東西也……是了,那可是當今聖上駐留過的地方呢!可不一般!大爺要是娶了那家的姑娘不是好事嗎,那得多少嫁妝啊。姑娘為什麼不高興?」
「不管富貴的事兒,唉,給你說不清。」
寶絡問道:「怎麼都趕到一起了?上次去蘇州,奴婢聽文老太太的意思怎麼也想是說親呢。兩邊可都不好選。」
「唉……」
「姑娘在這裡瞎想也沒用,」寶絡笑著給姜承梅去拿衣服,「這事兒還沒最後定下,不如去找正主議議是正理。」
「著啊!可是,這會子哥哥不是還在上課?」
「今兒是休沐,姑娘忘了。」菱紗笑道。
「那正好。你們跟我一起去。」
姜承梅穿戴好,領著兩個丫鬟去找濟蘭,一到天井就看到幾個小丫鬟在玩翻絞繩兒,見她過來都忙起來行禮。寶絡上前問道:「你們爺可在?」還未等小丫鬟們回話,就聽有人道:「咦,姑娘來了。」來的是華鋌,她本是纖細身形,今日又穿了件桃紅的窄襖外套了件半舊青綾掐牙背心,更顯得婀娜。待走的近來,華鋌沒向姜承梅行禮,卻是瞪著一對杏眼對那幫子小的道:
「就知道玩,還不該幹什麼幹什去!見了姑娘不引進屋去,呆愣著做什麼!」
其中一個小的見無端被罵,反駁道:「是鴉九姐姐讓我們出來玩的,說大爺這會兒有事不讓我們在屋裡。姐姐這會兒又讓我們去做事,哪有那麼多事,你不是也什麼都沒幹?」
「小浪蹄子,還會頂嘴了,這裡沒事就去一邊兒,一個個吃閑飯的當自己是主子呢。還不快走,見得就心煩,沒眼力界的東西!」
小丫鬟們一個個撅著嘴飛著眼刀,可不敢說什麼,向姜承梅行禮退了出去。
寶絡待小丫鬟們出了腰門,冷言道:
「好大的威風,這是給誰看呢,姑娘在這立了那麼久,就知道耍嘴皮子給小的們豎眉瞪眼的。怎麼,是大爺不待見我家姑娘了呢,還是你不待見了?早聽說你是大爺屋裡最厲害的主兒,今兒算長見識了,什麼叫惡奴欺主,這便是了。待我回了太太,非要整出個理來。」
這麼一頂大帽子扣下來,華鋌立即斂了不忿的神色,拉住寶絡道:「看姐姐這話說的,可不冤枉了妹妹。我一個奴才哪裡敢跟姑娘較勁。姑娘你可千萬別惱,奴婢這就給姑娘見禮了……」說著她向姜承梅福了禮,又看著屋裡努了努嘴。「寶絡姐姐別說我耍威風,勢大威風的是另有其人,瞧見沒,如今有人統掌著大爺的屋子,連我都不準進屋。誰知道在裡頭做什麼。」
姜承梅知道華鋌的性格,心裡並不惱怒她的失禮,面上卻顯出了冷意。現在她在意的是另一樁事兒,於是就問道:
「你正經說話,不要在這裡指桑罵槐。裡面怎麼了?」
「回姑娘的話,奴婢真的不知道,奴婢才從姨太太那裡領了茶具回來,鴉九就攔住奴婢不讓進呢。說是大爺有緊要事,不許人打擾。可她卻留在了屋裡……」
姜承梅皺著眉正要再問,隻見正屋簾子一挑,鴉九從裡面出來了,身後還跟著青霜。兩路人互相看著都是一愣。鴉九見了姜承梅忙過了行禮,其他人的眼光都盯著青霜,這平素清傲的女子,仍舊是一身素衣,不過眼圈微紅,臉上還有指印,分明是被人打過,她強忍淚水的樣子著實楚楚可憐。華鋌驚了半晌,看著鴉九道:
「今兒是怎麼了,演的哪一出。」她眼珠一轉看向青霜道:「整日都不得消停,累不累啊。這回莫不是……」
「行了,你少說兩句!」鴉九盯了華鋌一眼,又看向青霜。
「你先回。已然罰你不得出屋,那麼就好好獃著,吃食我會讓人給你送去。有事喚我就是了。」鴉九一向隨和,不知為何對青霜的態度卻甚是硬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