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業障
「等額涅。」他摟住如月的脖子,很是親昵。小腳的嬤嬤這時才舉著傘過來。忐忑道:「格格。」
「沒事兒,點雨罷了。怎麼沒睡啊。不是該睡午覺的嗎?」
「兒子睡不安。」他人小鬼大的樣子讓如月笑了起來。
「你有什麼睡不安的?」
「嗯。額涅不高興麼?」他竟然會岔話題,如月的笑意更甚,「為什麼這麼說?」
「額涅要是高興眼睛是這樣的,」弘曆做了個笑臉的樣子,「不高興就是這樣和這樣的,」弟1個樣子是眉毛耷拉著的哭臉,弟2個表情雖是在笑,眼睛卻是冷的。見兒子學的這樣像,如月哈哈笑了,笑完心裡的悲戚難過之情也去掉了不少。「乖兒子!」
弘曆繼續抱著如月的脖子,他小聲道:「年額娘有小寶寶了,阿瑪還會喜歡元壽嗎?」
「當然會。你阿瑪既喜歡你也喜歡天申是不是?」
「嗯。」弘曆皺眉道:「那我們要去看年額娘嗎?他們都去了,我都看到了!」
「你又知道了!想去嗎?」
弘曆點頭,如月笑道,「那就起去。不過得想好帶什麼去。」
年側福晉有了身子這對於雍親王府是果然是意義重大,如月自然知道這個意義是什麼。看著披紅掛綠的府邸,她的心卻不可抑制的有了酸楚的感覺,看著非印比當事人還要高興的樣子,又覺得古代女人的可悲。還有就是如月完全沒有心思去偽裝著同樣高興,伍弦和曹顒的死給她的打擊好像才開始顯露出真正的傷害。
如月每夜都在做和他們相關的夢,忽而是在文山的密姜裡,忽而又在西園的池水畔,午夜夢回時她總是哭著醒來的,但是白天的如月又都是淡淡的溫和的,黑與白的煎熬她沒有告訴任何人。
寒衣節那日夜裡,如月在雨桐院裡擺上了祭桌,凄冷的風裡她跪在地上,向天地叩首,許願,發誓……紅色的火光,銅盆裡的冥幣在燃燒,風助火勢,大堆的紙錢變成了灰。如月想起在柏姜寺玉煙,前幾日她終是醒了,如月時間去看了她。面無表情的玉煙就那麼懨懨的躺在凄清的精舍裡,她不願再回來,胤禛也允了。如月以為玉煙是恨自己的,或者也恨胤禛,雖然她說誰也不恨,當如月要走的時候,玉煙平靜告訴她這些年伍弦愛慕的人是誰。那剎那,她聽到了心裂開的聲音。
祭拜中的如月燒完了最後張紙,仰頭去看梧桐樹,樹葉變黃了,它們還沒有開始大面積的掉落,顯得很可憐。曾經有個人就在這棵樹上看著對面的屋子,也曾經有個人陪著出逃的女人赴湯蹈火,他從來沒有表示過,即使在去世前也什麼都沒有說。如月癡癡的看著,火勢轉弱時她拿起曾經畫過的畫,在泉州的在文山的各種紀念的畫仍了進去。火舌卷過,切都是灰。
因為寒衣節那日在冷風裡跪了太久,日如月沒有起的來床,她病了,發起了熱,吃了葯也不大起作用。白天還好,到夜裡發熱且被魘住。如月的身體直很好,本以為不要緊的,但是幾日後情況越來越嚴重,胤禛終於放下了公務,也不再和年明月演什麼情深意長的戲碼,開始常駐雨桐院。太醫會診的結果說是風寒入心,之前太長時間沒有休息吃的也不夠注意,加上過度憂慮和傷心才會如此,心結不解,病體難愈。
這日吃了葯的如月像以往樣有點發暈,內火讓她的嘴角都起了泡,夜色又至時胤禛過來了,他看上去也很憔悴,如月笑著道:「爺。」
胤禛看了眼留了點殘渣的碗,「好些沒?」
「嗯。」如月模糊的回了句,好不好,她知道,可不想說。胤禛在政務上最近有多忙她是知道的,病總會好的,隻是慢點罷了。「不用總來了,那麼忙。」
如月這麼說,胤禛反倒坐下來了,「今晚我陪你。」
「昨日你不是……」如月看著他疲倦的神色就說不下去那樣的話了。
「年明月有身孕,身子不好,自然該靜養。你病著,我當然該在你這裡。」他的手捏了捏如月的下巴,「瘦了就不好看了。我喜歡你胖乎乎的樣子。」如月心裡不感動,這人最不會說的就是討好的話,下沒人她笑後就勢窩到胤禛的懷裡去了。「怎麼啦?」胤禛攬住她的腰。
「我喜歡你這樣說話啊。喜歡你永遠這麼待我。」
「這麼知足?」胤禛親了下她的臉頰。
「知足常樂。」
「那怎麼還好不起來?」胤禛把她的臉捧起來,「你還在想阿弦是不是?昨夜你喊了他的名字。」
「我夢到在文山了。最近總是夢到那裡,還有刀幫主,阿狸,龍淵。那個神秘的高手……夢裡好真,就跟再次發生了樣。我沒法子控制做夢,你別生氣。」
「我沒有生氣。我在擔心你。發生太多的事了,再這樣下去,你的身體會毀了的。」胤禛凝視著她的眼睛,「明日你同我去個地方。」
「哪裡?」
「你乖乖的跟我去便是了。現在,睡吧。」
如月搖頭低語:「我不要睡,睡了就會被魘住,那滋味不好受。而且……」而且他們都會來,那些死去的人,善意的,惡意的,特別是在那個小木屋裡被折磨的情景愈發的清晰完全了。如月沒有告訴胤禛。她怕他擔心,而這個時候他該全心在政務上而不是自己。「爺,和我說會話吧。說些我不知道的事。」
胤禛真的說了,他說的是自己小時候的事,有的是編的有的是真的。隻講了小會兒如月就睡著了。胤禛印象裡她睡著的時候都是平靜的,有時會帶著笑意,而絕不是像現在這樣出著汗皺著眉。胤禛很後悔這段時間沒有注意到她的反常,夜裡她被魘或是失眠的時候自己正在年明月那裡說著言不由衷的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日如月被胤禛帶到法源寺去了,她路昏昏沉沉的。等聞到香火味兒,這才清醒過來。胤禛扶著她進了後邊的禪房,似乎是早有準備,嘉大喇嘛在等著。
「多年不見。琅小施主。」
如月見到法源寺個字的時候就意識到今日會見到故人,那麼年過去了,她這是弟1次真正意義上的見到本尊。年嘉還是個中年和尚。年他已然垂垂老矣,唯有雙深陷的眼還炯炯有神。
「多年不見了,大師。」如月向他行了大禮,跪下叩首。「多謝那時的救命之恩。」
「不必如此。」嘉出手攙扶,當他的手觸到手臂時,剎那間如月看到他的背後竟是片黑黢黢翻滾的東西,妖魔鬼怪不斷在這片黑色裡閃現。絲金光從和尚的頭頂延伸到黑色的泥沼中。如月驚愕異常,接著她又看到灰黑色的東西從自己身上透出來湧向嘉,這些東西再順著金光又彙集到黑色中去。
如月心裡生出個念頭,眼前的人活不了多久了。思及此處她就想縮回手,但手臂竟不能動,「大師!」
「不用吃驚。這是就我在此界的作用。」嘉淡淡的說,
「可是……您……」
嘉微笑著閉目不語,他口中喃喃念著藏語,如月聽不懂,她求助的去看胤禛,後者竟也閉目雙手結了印。漸漸的她在梵音中也閉上了眼睛,這次如月看到自己飛了起來,她歡笑著掠過泛著金光的蓮花池,池中有個亭子,亭中立著位披髮女子,她笑著從背後摟住她,「姐姐,我真的能飛了。」
女子轉過頭來,絕美的臉上帶著笑意,「傻丫頭,不過是會飛而已,這才是皮毛,長生才是目的。嗯?」她的眼忽然看了過來,「誰在窺視?無禮!」她說著揮袖子。如月猛然醒了過來。她竟發覺自己在雨桐院的床上,胤禛正看著自己,「好了點麼?」
「從法源寺回來了?」
「嗯。」胤禛見她魂不守舍的樣子便皺眉掐了個印,點了下如月的頭頂。
「爺?」
「沒事。感覺怎麼樣?」
「嘉國師沒事吧?」
「沒事。明日他要回青海了。」
如月哦了聲,她還是沒有回過神來,彷彿那切就是場夢,但她知道這是弟1次就見嘉也將會是最後次見到他。
後來胤禛告訴她那些黑灰色的東西都是人的業障,牽絆如月的就是個情,欠下的情,有善有惡。嘉之所以能成為國師,他的言行大則可影響帝王的抉擇。小則為人消災解難,用自身的功德去化解疾苦。如月怔怔的聽,「他本可以長命歲的。」
胤禛嗯了聲,「若不入世。要其何用。」如月愕然的看著他,想問又止住,胤禛的結局她早就知道不是麼。忽然的如月就覺得分害怕。當餘生裡隻剩下自己個獨行該是何等的煎熬,縱然有再尊貴的身份又如何。想到這裡她竟含了淚,胤禛見她這凄楚的模樣心中驚,「怎麼了?」他的手剛伸出來,如月就抱這他哽咽不止。
「你能直在我身邊嗎?我什麼都不稀罕,哪怕什麼都沒有,我隻要你在這裡。」她哭的很傷心。胤禛的心顫了下,「我會永遠陪著你。」他在哭泣的女人耳畔溫柔的說。
北京城開始下場雪的時候,康熙帝帶著胤祉、胤禟、胤禎、胤祿、胤禮乾兒子和大臣們北上巡視去了。如月被太後召見,老人家聽嘉國師在臨行前提過治療雍親王格格事,她很是惦念那個活潑又健康的琅如月。木蘭秋獮發生的事讓太後心驚膽戰,反賊日不消亡江山社稷就不安穩,現在這威脅竟然再次傷害到了皇子!如月生病起因大約也是因此,她還聽說了雍親王在戶部傷勢反覆吐皿的事。這讓太後很心疼,康熙帝走後她便下了懿旨讓如月進宮陪伴自己,南苑的條件很好,很適合養病。在如月來了後,太後見她那麼憔悴了,卻點抱怨訴苦的話都沒有提過。心裡更是難受,待她也就分的好。可惜,太後並不知道自己的榮寵卻讓如月很無奈,她不喜歡透出這充滿蕭殺之氣的紫禁城、更討厭每日都會見到不想見到的人。太後老了,不愛走動了,康熙帝又不在。寧壽宮就成了唯請安的地方。
能迴避的時候如月就會迴避,不得不見的時候她總是微笑的不卑不亢的行禮。直到日後她見到了最恨的人。這次胤禩沒有跟著同北上,他病了。好像在良妃死後貝勒的身體就不怎麼好,這次稍微好了些他就攜妻子進宮覲見太後了。在寧壽宮裡他們相遇,並沒有電光火石的對視,也沒有拂袖而去的敵對,切平靜的發生著。如月垂目柔順的站在太後身後,旁邊是樣姿態的訥敏。宮殿裡回蕩著胤禩柔和的聲音,他在慰問著太後的身體,朱赫藉機進獻了從東北密姜裡尋來的稀有人蔘,還說已經把兩隻海東青送往乾清宮了。
這時胤禩又說起了對康熙帝的擔心,「皇父臨行時就微染風寒,聽說這兩日北邊又有大風雪來襲,真是令人擔心啊。」
太後聽到這裡沉吟了下道:「不過這次的行程並不長,大約過上日聖上就能回來,不用過分擔憂吧。」
胤禩起身施禮說了自己想去迎駕的意思,太後看著他,渾濁的眼裡閃著光芒,她微微笑著道:「需要如此?」
朱赫接話道:「這也是貝勒的番心意。您就準了吧。」
太後釋然笑道:「果然是有孝心的孩子。好吧。你去吧。」
談話沒有繼續多久,貝勒就告辭了,他在走之前還轉身對如月笑了笑,「琅格格恢復的不錯,哥該安心了。」
如月對他行禮道:「多謝貝勒關心。」胤禩帶著慣有的端和神色離去了。如月望著他也笑了笑。胤禩走後會兒,正在和如月玩拼圖的太後聽到有鳥的叫聲,心裡動就問道:「有鳥啊,這麼冷的天。」
如月側頭細聽了下道:「是喜鵲,怕是有好事呢。」
太後笑了,「希望如此,萬歲爺不在紫禁城總讓人覺得不踏實。哦,訥敏,待會兒你去趟乾清宮,把老拿的參還有老送的寧神丸都拿去給李德全,讓他多上點心,注意著點聖上的身體。」
訥敏應了,很快就到了太後午休的時候,前幾日如月不是看書也就是小憩下,但是今日她瞅著機會單獨見了訥敏。大約過了刻鐘,從寧壽宮裡出來了兩個人,個是掌事宮女訥敏,個是太監。後者手裡捧著兩個匣子,裡面是恆親王進獻的寧神丸還有貝勒進獻的年老參。他們前往的方向正是乾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