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鬼帝狂後:廢材庶小姐

126不要出醜

  

  「正是。方才我們正在作詩,結果又讓姐姐贏了頭籌。」曹蕤一臉不甘的握著拳頭。如月一聽作詩心裡便哀嘆起來,又感念甄氏的先見之明,面上仍是淡笑著。

  「既然來了,可是逃不了作詩的,這回便要看姐姐的大才了!」

  「貴兒說笑了。既有大家在,我這不識幾個字的還是不要出醜了。」

  「何須謙虛,」曹蕤挽著她的胳膊道,「看你也不是藏著掖著的小氣人。」

  如月無奈搖頭,她回身對寶絡道:「貴兒,這是我送你的慶生禮。且看看。」

  「姐姐真是見外,人來了就行了還帶什麼禮。」說著曹蕤笑呵呵的接過禮盒,她對鐲子珠釵隻是看了一眼,目光便移到海棠摺紙上了。她捧著座子仔細辨認了一會兒才猶豫的問道:「這是什麼稀罕物件?看著像綢絹做的又不太像?」

  第七十八章諸女

  張採薇和張氏姐妹也湊過來看,居然有曹家姑娘沒見過的東西,真是奇了!如月見茜娘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心裡便是一緊,剛想說是從一間鋪子裡淘的西洋玩意,蘿娘已經拍手喊出了聲兒:「我知道這是什麼,豆兒妹妹,這不就是我在你家見過的摺紙花兒嗎?你這回折得海棠要比上回我見過的鬱金香繁複多了,怕是很費心力吧。」

  蘿娘這麼說也是好意,如月可高興不起來!早知道在這裡會遇到他們,自己決不會送這東西的!曹蕤露出訝色連連稱讚,愛不釋手的觀看又問她怎麼做的,張採薇仔細欣賞了一番,贊道:「妹妹好巧的心,好俊的字!」弄得如月不知道該怎麼辦,隻能說些謙虛的話來。

  曹蕤拉著如月的手上了樓,寶絡等丫鬟留在一樓隨時候命。如月一進正屋隻感眼前一亮:除了丫鬟們,明暢的屋內或坐或立了八個少女,皆是錦衣華服,珠光寶氣,頗有視覺衝擊力。如月首先看到一個穿藕荷色暗八仙地雲肩對襟褂子的少女,她坐在靠窗的羅漢床上,手裡拿著一張詩箋正在看,十二三的年紀,生的冷峭,眉宇淡漠,眼神清澈,儀態端莊,見她進來禮貌的淺笑一下微微頷首。曹蕤見了她,便大聲道:「姐姐,她便是玉姨家的大姑娘,如月,這是家姐曹葳,姐,你看,這是如月送我的,你看好不好?是她自己做的呢。」

  曹葳接過海棠折花看了看又放在桌案上,目光在如月的腰間停了停,那裡掛著的正是李容送的蓮花玉腰飾,她微笑著起身道:「百聞不如一見,總聽連生提起你,也難怪母親和貴兒喜歡你。往後要多走動,來,請坐。」

  如月聽了這話覺得奇怪,這檔子提曹顒做什麼,忽然她想起曹葳就是那個王妃了,是曹家將來嫁給平郡王的那個女兒,也就是元妃的原型!於是再看曹葳,她的感覺變的不一樣了,這麼一分神未來的及接話,忽有人笑道:

  「誰說不是呢。我看這位如月妹妹真是生的心疼人,宛如,你一向自詡艷冠江寧,較之她又感如何?呵呵,再看如月妹妹這一身貴重竟和採薇姐姐相若。不愧是琅府新貴陶朱女,嘖嘖,果然了不起。」

  如月心裡一動,居然有人如此出言不遜,不知用意她回頭去看,說話之人是個十一二歲的女孩,樣貌嬌俏,削肩長腰,臉上親和的笑著,眼裡的鄙視卻是不加掩飾的。如月皺眉正猜度這人是誰,又聽另一人道:「表姐,莫要失禮。」

  說話的聲音嬌嬌弱弱,卻意外的有著篤定感,如月循著聲音看去,說話的是坐在曹家長女下首的一位八九歲的小姑娘,較之前者她顏色稍差,可以說有些平淡,但神色端和氣度淡然。她穿著藍緞盤金彩綉團花的出風毛夾襖,領口的紐扣是枚金花,下穿了條水紅綉折枝梅的半新棉裙,也許是冬裝的緣故身量顯得有些圓,她起身來到如月近前,這姑娘擡頭道:

  「如月姐姐,早聽人說姐姐的詩才,小妹心生仰慕,今日見了方知這世上真有生的如此乾淨的女兒呢。我表姐心直口快,沒有惡意。你莫惱,是了,我叫寶珠,旁人都叫我珠兒。」

  如月聽了便笑了,稱了聲「珠兒妹妹」。曹蕤在一旁冷眼看著,她狠狠盯了寶珠的表姐一眼,後者迴避了她的目光,曹蕤心中冷笑,又來到如月身旁,介紹道:「她是馬寶珠,她家和我家一貫交好,那位是馬九娘,寶珠的表姐。這位是孫宛如。亦算得上是我的表姐。」

  孫宛如嗔道:「什麼是算得上。我本就是你和福金兒的表姐。」如月對她見禮,這少女十三四的年紀,梳著桃心髻,戴花插釵,略施薄粉,形容妍麗,穿著紅地三黃的窄褃小袖缺襟銀鼠短襖,下著大紅盤金綉棉裙,果然是個美人。見如月讚賞的目光,孫宛如對她自得一笑。

  曹蕤指著始終在觀花的十四五歲穿紫白衫大褂的女孩兒道:「這位是趙雅。是姐姐的好友,她家可是三代出進士的書香門第,雅姐姐寫的一手好字呢,琴棋書畫皆不在話下,是江寧有名的才女,不知多少人慕她的風采上門求親,據說呀門檻都被踏破了呢。」

  趙雅轉過臉來也不看如月,對曹蕤道:「才女我可當不起,不過是有興趣讀兩本書罷了。什麼求不求親的,你說這些話兒我可不愛聽。倒是妹妹該多讀些聖賢書,多做正經事,以詩會友無妨,論古品畫,談經說典也是可以的,卻不要再和些不讀書的俗人胡鬧,免得令堂令尊又生氣。」曹蕤一向不甚喜歡她的性子,見在如月面前如此不給面子也有些惱,正想反駁瞥見曹葳對她搖頭,便硬忍住了脾氣。如月心裡暗道這個俗人怕指的就是自己了,這女孩兒還真不會說話,一句俗人打翻了一條船,果然張氏姐妹和馬氏姐妹臉上都有些不好看。不論怎樣話該說的還是要說,她微笑著道:「小妹見過雅姐姐。」

  趙雅這才看了她一眼,冷淡道:「琅姑娘。」說完又扭頭去看插在郎紅花觚裡的白梅了。

  曹蕤不再理她,展了笑臉給如月介紹起其他人:「這是我叔父家的三個姐妹。這位是我堂姐曹萍。」年長些的穿著件石青色哆羅尼的夾襖,頭上勒著昭君套,梳著婦人髮髻,容顏有些憔悴,見到說她了才起身對如月笑了笑,如月向她見了禮。「這是我的兩個堂妹,曹蘅和曹芷。」兩個八九歲的姑娘都穿著紅衣綠裙,他們挨著坐在一處,正湊頭往這裡看。一聽曹蕤提到他們,便起身行禮,甜甜的叫了聲:「如月姐姐。」

  引見完了眾人,曹蕤從案桌上取了一張詩箋道:「這是我姐姐的大作,狀元詩,妹妹你看看。」她這樣一說四周的目光都聚在了如月身上,如月腹誹不已,唉,這就是要把咱往火坑裡推啊,好不好你們不是都有定論了嗎?她不得已拿起詩箋看了起來。字寫的相當好,不過十來歲的年紀居然可以寫的這麼好,如月有點小不平,忽想起曹蕤還等著回話便看起了那詩。雪白的箋上工整的用簪花小楷寫了首七律,標題是;戊寅年正月初十辰於妹會芳園碧落齋賞白梅。全詩為:「百花散盡獨自開,疏葉新白碧落齋。半樹玉英留疏影,斜枝將探茜窗檯。世人多愛覓奇異,餘慕自然風雅來。空榭靜寒琴瑟斷,春塢茶暖述情懷。」

  「很好。」如月很乾的贊了句,她實在是說不出什麼好壞,但聽在其他人耳裡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還以為她故作姿態。旁人到沒什麼,趙雅嗤笑一聲,這嘲弄意味十足的聲音在寂靜中顯得那麼突兀。曹蕤皺眉正要說話,隻見如月看向趙雅疑惑道:「趙姑娘何故發笑,難道認為曹大姑娘此詩當不得這個『很好』?」

  孫宛如撲哧一笑,張採薇微笑著拿起茶盞,曹葳和馬寶珠一直看著如月,前者審視後者好奇。趙雅揚眉冷冷道:「若不好怎會評為第一,我隻是笑有人不懂裝懂,還有人偏偏當雜草為蘭芝,真是好笑。」

  曹蕤也不理她,對如月道:「上回那首詠菊的《採桑子》做的真好。姐姐不妨再做首詠梅的詩,算是送我的吧。我姐姐從的是白梅『開』字,如月就從紅梅『落』字吧。」說著曹蕤拉著如月來到另一個檀木高幾上,上面擺著一個青花釉裡紅的梅瓶,插著一枝紅梅,形態優雅,香味馥郁,瓶旁還放著幾張詩箋。這位顯然對趙雅是動了氣,不好指責對方,是要拿事實說話呢!

  張蘿娘插話道:「豆兒妹妹,原來你會作詩,以前倒是不曉得,怪不得大家都說你是被神仙點化過的,我雖不懂詩詞可還是想見識一下呢,誰說商家不會出才女呢。」這位商家女看來是沒被少輕視。

  曹蘅問道:「神仙指點,哦,我也聽說過的,原來是真的!當時是怎樣的狀況呢?」八卦的。

  曹芷道:「好姐姐作一首吧。」起鬨的。

  亂了套了!如月的額上見汗,又聽馬九娘道:「妹妹會作詩啊,真是想不到,以前聽了還以為是訛傳呢,看來指點妹妹的是詩仙呢,這才好了多久連詩都會做了!」

  趙雅接話道:「詩仙?這世上哪有這麼多詩仙,多是欺世盜名之徒,抄錄也未可知。」

  這可是赤裸裸的挑釁,如月自問沒見過這兩人也未曾做過得罪他們的事兒,怎麼就這麼不待見自己,難道僅因為自己是商家女兒,和他們差了一個層次,配不起同處一室?

  她心裡嗔念漸起,又想到自己比這些人大了那麼多,和小孩兒生氣太失身份,暗嘆了口氣,問道:「有筆墨嗎?」

  紙是銀地金繪海棠花的箋紙;墨是天一氏的『蒼龍液』。如月抿了抿嘴,小意的在鬥彩的筆筒裡挑了枝筆,青花羅漢圖京筆拿在手裡沉甸甸的,她在雕竹節澄泥硯上潤了潤筆,如月不由自主的盯著朱彜尊的銘款發獃。眼暈!太奢侈了!見她怔忪,趙雅又是一聲冷笑,曹蕤這回是明著瞪了回去,其餘的人都圍觀過來。

  這讓她想起現世過年時自己寫春聯的場景,也是一堆人圍著,隻不過那時都是滿滿的善意,如今不論捧的還是激的,多少都藏著點暗坑兒,甚至還有不懷好意的。敲山震虎,一擊斃命,不留後手。如月想起濟蘭談到搏殺技巧時講過的話,她笑了。整理好詩路的如月伏案提筆,筆不停留的也寫下一首七律,臨文徵明的行草,瀟灑之極。

  一旁的曹蕤隨字而念:「天公應自嫌寥落,人間隨意著幽花。風雪嚴寒百丈冰,報春無畏在歧路。驚雷一聲萬物蘇,恥乞東君留芳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待她念完,四下皆靜。那株紅梅似有感應,悠悠然落下一朵跌落在箋上,銀紙紅花,分外妖嬈。

  曹葳似在品嘗似的慢慢吟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她看著如月微紅的臉動容道:「有此兩句,如月妹妹在江寧閨閣之中便是第一人了。」

  張採薇頷首道:「雖律格有失,但勝在風骨卓然,坦蕩高格,實乃上品佳作。隻是可惜妹妹不是男子,若是男子,此詩必將流傳後世。」

  孫宛如道:「誰說不能流傳後世,你我難道不能也著書立傳,偏我閑著沒事兒,已經在收錄閨閣姐妹的詩詞了呢。如月妹妹,今後若無事,還請妹妹來我家小坐,我家可是經常起詩社的呢。」

  曹蕤喜笑顏開的道:「我看這首詩可定為今日的第一,各位可有異議?」

  眾人皆贊成,張蘿娘羨慕的看了看如月又瞥了眼沒有一絲表情的趙雅暗道:「原來讀書並非無用。要不然今日定被這個姓趙的小蹄子壓的死死的,叫你看不起我,嘿嘿,真是報應,管你家出了幾代進士,又不是你爹你爺爺,得意什麼,窮清高!這回琅豆兒可是出了大風頭了!要是換做是我一定要姓趙的沒臉出門!且看她如何行事。」

  如月心虛的接受著眾人的讚揚,後背的汗還沒幹呢!她慶幸自己猜到了會做關於梅的詩詞,更慶幸現世應試教育裡關於名家名句的死記硬背,而臨陣磨槍用幾個晚上翻了唐詩宋詞也算沒白費,古今組合詩估計著歷史上隻此一首了……可是,會不會影響到龔自珍王國維呢?汗……如月憂思著將來,完全忽視了趙雅和馬九娘。

  曹蕤捧著箋紙仔細看著,贊道:「真不知妹妹的心是怎麼生的,看這字,大妙!」如月的臉更紅了,曹蕤既然勝了便不再氣惱也不尋趙雅的事兒,又見飯時已近,便讓丫鬟擺好桌子,端上銅鍋,點上炭爐,招呼眾人入座,準備開涮。如月費了半天腦細胞又提心弔膽了好一會,早就餓了,她見那暖鍋就是火鍋,隻是選材做工上不如現世,樣式倒是和京式火鍋差不多,鍋下架著炭盆,乳白色的湯翻滾著,鍋周圍擺了數個食碟,盛著各類肉食,也有蔬菜,如月滿是好奇,躍躍欲試的想吃。

  曹蕤得意道:「我這個生日宴可是過的不同尋常?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是否有古風?」

  孫宛如掩鼻皺眉道:「好臟,還古風呢。膻死了,誰要吃這個。」

  曹葳搖頭道:「就你怪主意多,怎麼好好的飯不吃,盡吃這些,吃的不熟又要鬧肚子,上回去舅舅家你不是就鬧了兩天的肚子,還不長記性!」

  曹蕤道:「這可是上好的羊肉和狍子肉,冬日吃這個最好不過了。別說我了,姐,快吃吧。」

  張採薇笑道:「你們這倒是錯怪貴姐兒了,現今宮裡都流行吃這個呢,無妨。」說著她動起了筷子,首先涮了一塊,在佐料碗裡蘸了蘸,吃了下去。

  曹蕤笑嘻嘻的對所有人道:「還不吃?這可是從揚州專門請的人做的骨董湯,美味的很。對了,素心去開窗,碳味兒可是不好聞。」

  這樣眾人才動了筷子,如月嘗了,覺得怪怪的,除了肉湯的鮮香居然有些甜和奶味兒,料碗隻是姜醋。現世她最愛吃火鍋,特別是麻辣的,可是這個……正嚼著狍子肉的如月有些失望,此時又見張採薇停下筷子。「湯底是不錯,但還缺了些料,在老家的時候我們也吃這個,沒這麼淡,會放花椒,除非是上等的肉,否則就壓不住腥味。」

  如月見她說的有見地便接話道:「採薇姐姐是哪裡人?」

  眾人有些詫異的看她,彷彿如月該知道似地,弄得她怪不好意思的,曹蕤解圍道:「她老家是四川的。」

  如月點頭:「果然。」

  曹蕤問道:「怎麼說?」張採薇也好奇的看過來,聽她說什麼。

  如月道:「我家的廚子年中也曾做過火,呃,暖鍋。做法和這個是不太相同。後來又按著我們的口味改進了做法,倒是更適合在冬日裡吃。」

  曹蕤好奇道:「怎麼個做法?」

  如月道:「其實也沒什麼,隻是因人而異,有人愛味重的有人喜清淡的,一味難調眾口。於是我家那廚子就把鍋子隔做了兩半,陰陽魚式。分清湯和紅湯,美其名曰鴛鴦火鍋。清湯以牛羊肉、牛油、和棒骨熬制,也可用豬蹄,魚肉熬制,用的都是老湯。再說這紅湯,除了類同清鍋的料,還要放腌制的豆瓣醬和豆豉醬、花椒,酒,冰糖,川鹽,在油炒過後放入原湯中熬制,味道特別濃香。最近我家有僕人從貴州進貨回來,帶了一味奇料,叫做番椒。」

  說到這裡,曹蕤點頭道:「我聽說過,前朝就從海外傳來這個東西,不過從未吃過,據說可以當鹽,多在雲貴一帶替鹽使用。」

  張採薇孫宛如和曹葳也點頭,其餘的人都是未曾聽過的樣子,如月繼續道:「嗯,紅湯裡便是要放這番椒,卻不是當鹽而是當辣用的。那口感真是引人食慾,吃起來欲罷不能。對了,涮食也不一定隻吃規定的幾種,像毛肚,鮮蝦,雞皿、鴨皿、腦花、鱔魚片、黃辣丁,豬肝、腰子,葷素各類都可以洗凈切片生涮著吃。當然佐料也不一定隻是姜醋,可是用蒜,韭菜,芝麻,花生,腐乳等等調配。」

  本來聽的很嚮往的孫宛如在聽到後面那些內臟時臉頓時皺的像個包子,其餘的人除了曹蕤和張採薇都好奇的問東問西,張採薇眼睛發亮道:「妹妹居然知道四川的黃辣丁可以做暖鍋的食材?」

  如月不好意思的揉揉鼻子道:「讓姐姐見笑了。小妹沒什麼愛好,身體好了後閑在家中,在口腹之慾上面下了特別的功夫。」

  一直安靜的馬寶珠臉帶羨慕的問道:「如月姐姐,你家那個廚子是哪裡來的?」

  如月笑道:「廣州。」

  眾人都釋然的點頭。說到吃,席間的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不過是一群十來歲的小女孩兒,哪裡又能全天綳著維持氣度,特別是吃了酒後,屋內嘰喳一片。如月發現這些人裡隻有曹葳還是那麼冷清著,她注意到曹葳看自己的眼神和善了許多。

  趙雅在開宴後沒多久便告辭了,說是家中有事,曹蕤沒有挽留,曹葳親自送她出的門,始終這個趙姑娘都未曾正眼看過如月,她的背永遠挺的直直的,還真是心高氣傲呢。出於禮貌眾人把她送下了樓,一個丫鬟上前給她披上了披風,門簾一掀,風卷飛雪湧進來,如月打了個哆嗦。趙雅隻穿成這樣未免太單薄,如月看了眼曹蕤,後者也同她一樣皺著眉。

  重回樓上後,仍是歡聲笑語,馬九娘除了跟曹葳說話,隻不時的和馬寶珠說悄悄話,也不知說的什麼,寶珠小姑娘的臉色可是不怎麼好看。如月沒心思去揣摩這些深沉人的心思,撿著能說到一處的說笑著。

  飯後品茶,冬季日短,很快天就有些發暗了,張氏姐妹先行告辭,臨行時張茜娘對如月提出了常走動的邀請,如月很客氣的答應了,茜娘看了眼還在和孫宛如說話妹妹,悄聲道:「失禮之處還望見諒。」她這是指的蘿娘在席間口沒遮攔的說起琅府種種,不免有誇張,其中亦有意無意的再三提到了如月的病。對蘿娘那樣的女子如月沒有什麼好感,她這樣的作為更是令人厭惡,但至少是沒太多心機,好壞都在面子上,但馬九娘就不同了,隻要蘿娘提到自己生病的事兒,她定會接話,充滿了虛偽的同情。如月左思右想隻想到一點她這樣做的理由,這姑娘姓馬,漕總馬桑格家的女兒,難道和曹顒有關,可是自己和曹顒又沒怎麼著也不可能怎麼著啊。如月想不通,對於這樣的人,忽視是最好的反擊,任怎麼說全當聽不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