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七百四十一章 誰家都有煩心事

  

  鄭國維提到的四班三運轉,李天明之前不是沒想過。

  但是,廠裡的工人已經習慣了早八晚五,貿然做出改變的話,工人們的情緒上……

  可能會有波動!

  「老鄭,這個事,你們生產科結合廠辦,先拿出一個章程出來。」

  「廠長,你的意思是……」

  「不急著推行,先把崗位空缺統計上來。」

  聽到李天明這麼說,鄭國維知道,四班三運轉的工作制基本上算是定下來了。

  「廠長,你看……要不要先跟工友們通個氣,也好讓大家有個心理準備!」

  突然改變工作制,很多工人們的生活規律都要被打亂。

  還有一部分存在實際困難的工人,自身問題也需要解決。

  比如那些家裡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顧的。

  「先把章程定下來,最重要的一點,夜班補助,每個夜班……補助五塊錢!」

  五塊啊?

  要是這樣的話,工人們的情緒應該能小一點兒。

  大家出來工作,為的就是賺錢養家,一個夜班5塊,一個月下來,甚至比現在拿到手的工資都多。

  「還有,施行四班三運轉之後,空缺的崗位,可以優先考慮一線工人的家屬,記住了,是一線工人!」

  現在大量知青返城,可城市裡根本沒那麼多工作可以用來安置他們,很多知青回城都一兩年了,還隻能在家裡吃閑飯。

  有的時候,街道上一個掃大街的崗位,都能有一幫人來爭搶。

  很多職工家裡也存在著這樣的情況,就算自家沒有,親戚朋友當中也肯定有返城後,急需要解決工作問題的知青。

  廠裡要是能幫著他們解決工作,別說四班三運轉,就算是三班三運轉,兩班兩運轉都沒問題。

  果然,當鄭國維將幾個車間主任和技術骨幹召集到一起,將李天明的決定宣布以後,完全沒有一丁點兒反對的聲音。

  每個夜班補助5元錢就已經非常吸引人了,還能幫著解決一個人工作問題,這簡直……

  擁護,必須擁護!

  「天明,這件事……是不是和上面打個招呼啊?突然施行四班三運轉,工人們很容易鬧情緒,一旦事情鬧大的話……會很麻煩的!」

  在廠裡盯了幾天,李天明也準備回村了,回去之前去了趟李學軍家。

  嚴巧珍前些天扭傷了腰,順便過來看看。

  和李學軍聊起海爾廠要改變工作制度的事,李學軍本能地替李天明擔心。

  畢竟現在的工人可不是日後的牛馬,那是真的有主人翁意識。

  國家大事我都管得了,一個小破廠的事,敢不和我們工人階級商量,就擅自做主了?

  「您放心,不考慮好了,我也不能這麼幹!」

  接著,李天明便把他定下的條件,和李學軍說了一遍。

  「嚯!要是能落實到位,你們廠比鋼鐵廠的待遇都好了!」

  鋼鐵廠一直以來施行的都是四班三運轉制度,可夜班補助原先隻有5毛錢,最近才上漲到了一塊二,可就算是這樣,工人們還是不滿意,時不時的就要去工會反應問題。

  「天明,你看……你們廠能不能……」

  李天明看著李學軍吞吞吐吐的模樣,立刻提高了警惕。

  「大伯,有話您直說!」

  李學軍也有些不好意思:「是這麼個事兒,廠裡不少工人家裡,都有返城的知青,可城裡的情況,你也知道,哪有那麼多崗位來安置他們,最近又有不少老工人辦了病退,讓子女接班,可那些退下去的,全都是廠裡的技術骨幹……」

  不等李學軍說完,李天明便已經知道了他在打什麼主意。

  「大伯,這事肯定不行,我們廠的一線工人,每人一個名額,就得多出一個班的人呢!」

  「四班三運轉,不是還有兩個班嗎?」

  「大伯,咱們村還有好些年輕人沒事做呢!」

  不光李家檯子,整個大柳鎮因為施行了農業產業化,很多家庭的勞動力的確是被解放出來了,可是卻也沒事做。

  村裡的工廠解決了一部分,張學振和李光強的建築隊收納了一部分,但還是剩下了很多人,隻能去打零工,或者做小買賣。

  李天明要在海爾廠施行四班三運轉,除了提高產量,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解決大柳鎮一部分年輕人的工作問題。

  李學軍聽了,沉默了片刻道:「我不多要,20個名額,不為難你吧?」

  呵呵!

  還真能對付啊!

  這事要是被人提出來,李天明肯定不能答應,可誰讓是他親大伯呢。

  「行吧!但是咱們得提前說好了,直接辦入職肯定不行,所有人進廠都要經過考核,另外還有三個月的試用期,不合格的,到時候要是被刷下來,您可別說我不顧情面!」

  「放心,我挑好的給你送過去!」

  見李天明答應,李學軍也鬆了口氣。

  最近,他們廠領導因為這個問題,也是愁得不行。

  雖然廠裡還有幾個招工的名額,但那幾個指標不能輕易動用。

  懂的都懂!

  「大伯,廠裡的三產呢?當初我給孫福滿出的主意,不是能通過三產返聘一些老技術工人嗎?」

  「你還說呢!」

  李學軍沒好氣的說。

  「村裡的工廠,最近在三產下了多少訂單,你心裡沒數?」

  呃……

  李天明還真忘了這碼事。

  原先村裡的工廠不具備相應的技術實力和生產能力,無論是電風扇、電飯煲,還是空氣炸鍋,都需要從鋼鐵廠的三產採購配件。

  可現在不一樣了,隨著實力的提升,村裡如今連電冰箱的一些配件都能實現自主製造了,更別說技術含量更低的電風扇。

  目前還能給鋼鐵廠的三產一部分訂單,都是看在李學軍和孫立的面子上。

  隻是這樣一來,三產那邊的收入降低,非但不能像以前那樣反哺鋼鐵廠,還需要總廠的資金支持,才能維持下去。

  李學軍身為鋼鐵廠的書記,一把手,為了三產的問題,也是愁得不行。

  以前老技術工人提前退休,可以直接安排到三產上班,讓其子女頂上來,現在呢?

  三產養活自己都費勁了,哪裡還有能力接收那些提前退休的老技術工人。

  「大伯,這也不能怪我啊!您想想看,這都多少年了,鋼鐵廠的三產還是指望著我們養活,論技術能力,三產也不差,論技術工人,放在整合海城都是數一數二的,咋就不能尋條路自己走呢!」

  「你說得容易,鋼鐵廠是大國企,就算三產是大集體的性質,可畢竟是掛靠在鋼鐵廠名下的,產業轉型,需要方方面面都同意才行,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之前三產確實給鋼鐵廠解決了一些問題,但現在,隨著訂單越來越少,又重新成了鋼鐵廠的拖累。

  「大伯,我倒是有個法子,就是不知道……」

  「有話說,有屁放,賣啥關子啊!」

  李天明笑道:「您看啊,鋼鐵廠的三產是大集體,咱們村也是大集體,這大集體和大集體要是合作,是不是就不涉及企業性質轉變了?」

  呃?

  李學軍一愣,不明白李天明為啥突然說這車軲轆話。

  「我的意思是……村裡的企業都能和電冰箱廠合作,鋼鐵廠的三產為啥不能呢?」

  李學軍這下明白了。

  「你小子是把主意打到鋼鐵廠了啊!」

  「別人想讓我打他們的主意,我還不樂意呢,也就是看您是我大伯,要不然……」

  李學軍微微皺著眉,並沒急著否決,而是認真地考慮起了其中利害關係。

  「真要是能成的話,你打算給三產那邊找一條啥樣的路?」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