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視察
姜承梅這一來「視察」,他們自然不敢再說抱怨的話,一個個加緊了手腳利索起來。姜承梅巡視了一圈,方召集了眾人,說道:
「我這些日子會暫管這裡,原本眾位並不需要誰來督管的,要管也該是年長的媽媽來做,誰讓現在是非常時期,那也隻能做非常之事了。我所做的除了督管還要向各位請教,這段時間請大家多費心了。」
見小主子說得客氣,臉上很是正經,那幾個婆子心裡好笑覺得她是故作成熟,撥了雞毛當令箭,面上便露出了幾分輕視,嘴裡卻抹著蜜的誇讚她孝順又有本事之類言不由衷的話。姜承梅對這些人的態度並未放在心上,她靜靜聽完後又道:「我記得大廚房領事的是言嬤嬤,現在仍是嗎?」
言嬤嬤聞言便站了出來,她是個身寬體肥之人,說起話卻尖細的很,人本黑卻塗著粉,面色就泛出奇怪的青色。「回姑娘的話,還是老奴。」
「好。那麼明日你將這一個星……嗯,七日裡要做的菜譜給我報上來,除了早中晚三餐,還有主子的加點都寫清楚明白了,若有人另要了什麼也記上。還有,廚房這裡的賬是誰在做?」
言嬤嬤還沒有從菜譜的事上回過神來,後一個問題她便打了磕絆,另有一位段嬤嬤上前道:「大廚房的賬是由採辦李翰和姨太太那裡管,我們這裡是管不著的。」
一旁的紋錦附耳輕聲道:「府裡每月會按上月的用耗給採辦撥銀子,採辦那裡當月若有餘的便計入下個月,超出的就再到姨太太處申領。」
姜承梅神色不變問道:「姨太太之前是誰在管?」
紋錦道:「最早是太太房裡的珍珠,後來撥給琉璃管,上個月才交給姨太太的。」
姜承梅點頭道:「回頭讓採辦的將賬給我這報一份。」
紋錦應了,下人們都互相偷偷打著眼色。姜承梅想到現在是古代,沒有那麼多污染毒害,不過這井水實在不保險呢。她轉頭又對那些人道:「我也不在這裡耽誤你們做活兒,隻最後叮囑一件事。現在不同往日,正是疫症傳播時節,定要把那些瓜果蔬菜給洗凈了,蓄的水要及時更換,煮沸了再來用,當日用完,第二日用新水。」她頓了頓又道:「紅白案的用具不可混用,這個我以前說過的,那會兒你們嫌啰嗦不按著做也就算了,從今後卻一定要這麼辦。」
眾人莫名的互相看了看,聲音不齊地應了。姜承梅見狀也不解釋,隻道:「行了,你們自去忙吧。」言嬤嬤見她要走忙上前道:「姑娘。請留步。」
「怎麼?」
「姑娘讓做的菜譜……」
姜承梅見她的胖臉上露出幾分不自在,便淡笑著問:「言嬤嬤,可有什麼為難的?」
「這菜譜,若說做三日的還可以做上一做,可這七日的,平日裡菜式都不是一定的,有時會隨著主子的心意變化,誰能說的準呢?」
「嗯,嬤嬤說的是,不過我讓你做的隻是個預設,即使變化,是吃米還是面總可以定的吧?而且我如此做也是有我的道理,前面我說了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
見姜承梅堅持,言嬤嬤也隻得道:「姑娘說的是,老奴明日定將菜譜做好,隻是……老奴認不得幾個字……」
姜承梅微怔了下點頭道:「我倒忘了這層,嗯,我記得杜嬤嬤是識字的。」
杜嬤嬤聽得姜承梅提到自己的名字便主動上前來,姜承梅又將事情細細交代了一遍,直到她聽懂點頭為止。一旁的言嬤嬤見狀不由撇了撇嘴,她這樣子讓紋錦看到了,兩人眼光一對都立刻避了開來。姜承梅交待完了事兒沒再多留,她出了大廚房不由舒了口氣,對於自己方才的言行她還是滿意的,總算能對著一群大嬸淡定自若了,而杜嬤嬤,以往的無意插柳,倒是方便了現下的行事,看來真得培養些自己人才是。
話說之前姜承梅沒少來竈間叨擾,與這些人倒也不陌生,特別是和杜嬤嬤。杜嬤嬤為人隨和,雖年長也不擺架子,願意和小的們一起做事並不藏私。她是粵人,語言不通,平日說話不多,但行動上的示範更為有效,加之手藝驚人,她來琅府的時日雖不多卻更得人推崇。那些老的原也想排擠她,可被鴉九訓斥了幾回便暫收斂了行為,嘴裡不說風涼話了也不敢隨意剋扣派發給杜嬤嬤的東西了,但還是這個外來者冷淡的很。
這些事兒姜承梅都是知道的,她和鴉九相熟便起了不平之氣,明的暗的對杜嬤嬤也多有照應。前段日子她思念家鄉菜,動手做了麵皮和鍋盔牙子,雖比不上樑展眉的手藝,但也得了十之七八的精神。杜嬤嬤善南菜,見姜承梅的做法新奇便主動和她切磋起來,姜承梅的經驗是打下手得來的,其實算不得什麼,若說手藝好,梁展眉當真是強人,特別是各類麵食,所以姜承梅其他不行擀麵蒸饃之類的還是拿得出手的。這二人一個從心裡就沒有主奴之分,另一個癡愛烹飪,幾次下來便忘了規矩,一來二去就熟稔隨意了許多。有姜承梅的耳邊風吹著,甄氏給杜嬤嬤的例銀竟和幾個主管婆子一樣多了,其他人看得又是眼熱又是嫉恨,卻也沒法子。
轉眼便是第二日,一大早言嬤嬤就親帶了菜譜來望月樓。姜承梅在一樓正房見的她,見杜嬤嬤並沒有同來,她心裡已知究竟,不由暗嘆怕是又給人家惹下事兒了。姜承梅也不多說,接過了菜譜,隻見洋洋灑灑竟是十來頁。看過後,她沒讓言嬤嬤多留,賞了她兩吊酒水錢,言嬤嬤得了錢臉上的笑便由衷了些,臨行時竟主動暗示採辦的賬不幹凈又將自己摘出來。姜承梅姑且聽之而已。
賬不幹凈這點姜承梅已然想到,她並不知道那個叫李翰的採辦送來的到底是真賬還是偽賬,不過想來,他們都會認為這次隻是走個過場吧?現在貌似大樹將傾,樹上的猴子是個什麼真臉兒怕都該現形了。對於未來,姜承梅一半畏懼一半擔憂,她隻想在能力範圍內控制住局面,廚房相對熟稔些,以前珍珠拿來做例子講解的便有廚房的賬。流水賬看起來的確很費眼亂心,但若是整理好了漏洞也會很明顯,姜承梅雖沒正經學過財務,但經常看到梁展眉做賬,也知道進銷存是怎麼回事,於是她畫了表格,將數字逐一羅列出來,費了一整天功夫總算是做好了當年的賬目,隻是進項的真實性無法確認。
姜承梅命瓔珞請了杜嬤嬤前來,讓她私下有空時將所有原料進項查清,杜嬤嬤先是驚訝,隨後面色便有些糾結。姜承梅知她平日隻管著做飯並不喜做這種事,或者說她尚未在新地站穩腳跟不願得罪人。於是她語氣和緩的將早就準備好的措辭說了出來:
「我來管廚房這攤兒是大爺允了的,名正言順。我雖人小言輕,但到底是主子,他們再有資歷也是奴才,規矩前誰又真敢跟我嗆?我也不是針對誰,也不想搞肅清。我隻想弄清這筆賬,太太掙錢不易沒理由白白讓人佔了去,她也早叫我學著理賬,以往我總覺著自己還小又不想費心力,便不大願意去做。如今太太病了,我這個當女兒的多少也該挑起擔子來,大的我做不來,廚房這裡正好試著來做。這次若沒事則罷,若有事……一則定會秉公辦理,二則絕不會牽累到你,這事兒隻有你我知曉,媽媽隻管放心。
廚房那裡我隻和你好也隻信你一人,知道你本分。這件事,你慢慢做,不要急著回我。這裡是二兩銀子,你且收好,你一人帶著孫兒過活也很不易,鴉九平日雖總接濟你但她也不過是每月一弔半的錢,日後,若有什麼難處隻管尋我便是。」
杜嬤嬤聽著,臉色漸漸由白變紅了,她沒想到姜承梅會如此推心置腹的說了這麼些話。心裡有感動也有憐惜,她知道這位小主子是個良善人,除了鴉九,這府裡她最感激的就是琅豆兒了。如今府裡出了這麼大的事兒,自己受人家恩惠便定要做事的。想到這裡,杜嬤嬤嘰嘰嘎嘎的說了一通,姜承梅聽了半天隻明白她是無功不受祿,說要辦好了事才敢收銀子。姜承梅也不勉強她,點頭允了,待杜嬤嬤走了,她才重新將菜譜看了看,心裡計較了一番便帶著紋錦瓔珞出了門。
姜承梅先去了濟蘭住處,人沒在,一問方知他在如意那裡。平日甚少見濟蘭去如意處,姜承梅微感詫異,不免胡思亂想起來,隻盼不是甄氏有什麼變化。待到了地方,明間裡不僅濟蘭如意在,鄭嬤嬤,珍珠,寶絡,澄心四人也都在,個個臉色沉重,姜承梅頓時一驚,莫不是甄氏那裡不好了?她直接走上前去問道:「哥哥,母親她……」
濟蘭搖頭,寬慰道:「妹妹安心,不是母親。」他見妹妹仍是素氣的打扮,連花也沒戴,形容較之昨日又是憔悴了許多,心裡一酸想起當下要應對的大事便強忍住沒當眾去噓寒問暖,隻是沉住氣拿起茶盞喝起了茶。
姜承梅也沒覺察出濟蘭的情緒,她立即鬆了口氣,向如意行了禮。如意問道:「姑娘怎麼過來了?昨兒就聽說姑娘開始管廚房那攤子了,可是遇著什麼事兒了?」
「廚房很好,沒什麼事兒。我隻是想給劉大夫看下食譜,看看這些吃食是否影響疫症,能不能給些建議,做些防治疫症的葯膳。」說著她拿出食譜遞給了如意,如意接過看了,頷首道:「姑娘真是有心了,我看如此甚好!麒哥兒,你看呢?」
濟蘭也點頭,含笑贊道:「甚好。妹妹費心了。」
姜承梅微覺不好意思,忙轉移了話題道:「你們方才在說什麼呢?怎麼看上去那麼嚴肅?」
如意沒說話,濟蘭斂了笑意,鄭嬤嬤咳嗽一聲接話道:「不過是生意上的一些事兒,太太病著,差個能決斷的人,所以就大傢夥兒聚在一起商量。」
「那定是很麻煩的事兒,到底怎麼啦?」
鄭嬤嬤張了張嘴,又咽回了話,如意看了一眼濟蘭,見他皺著眉正盯著鄭嬤嬤瞧,心裡便知琅家大爺是不想讓琅豆兒介入此事的,於是立刻接話:
「豆姐兒,這菜譜我就收了,晚些會讓人給送去。還有就是太太那裡有人照看,其他事有我們,你就放寬了心,看你精神不濟的樣子真讓人心疼,小小年紀莫要操那麼多的心,太太常說自己是勞碌命,她可隻盼著自家女兒是個享福的不操心的,若是過幾日她好了,見你這樣定會拿我是問。紋錦,回去伺候著你家姑娘多休息,讓廚房多做些進補的給你家姑娘吃。」
紋錦道:「奴婢知道了。請姨太太,大爺放心,姑娘有我們呢。」說完她側頭瞄了一眼自家主子,溫和的臉上顯出了憂慮。
姜承梅雖是心大粗線條的人也聽明白如意的意思了,她看了眼濟蘭,這位一向寵愛妹子的哥哥今日看上去憂慮重重,頭一次的沒站在自己這邊,寶絡也隻是低眉順眼的站著。原本依著她的性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真當想出分力的時候不被人家待見了,那感覺還是非常不舒服的,多少還有些委屈,怎麼就這麼不把自己當自家人?可轉念她又想,若設身處地的考慮自己也會這麼做的罷,誰會將一個十歲的小孩當做成人對待呢,愛之深護之切而已。
姜承梅壓下負面情緒,微微笑道:「我省的。待會兒回去就好好睡一覺。對了,二哥怎樣了?見她乖覺,如意心裡一松,臉上也帶了笑意就說了幾句雪竹的情況,姜承梅知他一切都好心裡也安穩了許多,她也不再廢話,給濟蘭和如意行了禮便退下了。臨走時她看了眼寶絡,立在濟蘭身後的那個大丫鬟也正看著她,左手捏了個手勢。
姜承梅一路沉默,回到望月樓,紋錦見她又坐在案前發獃就有些擔心。
「姑娘何必悶悶不樂,您年紀還小,生意上的事兒又幫不上忙,這不是徒增煩惱嗎?您好好兒的比什麼的強,奴婢想大爺他們也是這個意思。以前奴婢伺候姑娘直覺著您小孩天性,這回出了這麼大的事倒覺得姑娘忽然就長大了許多。」
姜承梅笑道:「你這是在誇我?」
紋錦亦笑了:「可不是,不僅是奴婢,旁的人私下都說姑娘是個好主子,仁善乖巧。如今再看,做事上竟有了些太太的影子。」
姜承梅打量著她道:「且不說我。紋錦,看你行事並不比寶絡珍珠差,樣貌也齊整,為何還是二等丫鬟?」
紋錦神色一滯,人頓時沉默了下去,見姜承梅指了下茶盞,她忙去倒水,隻聽姑娘繼續問道:「原來你是伺候誰的?」
「原來是跟著太太的,早先在藥鋪和綉坊都做過事兒,後來……奴婢做錯了些事,被降到二等了。」
姜承梅見她尷尬便沒再問下去,嘆了口氣道:「以前的事兒我無意打聽也不想去追究,既然太太能留你,顯見還是看重你的。我這裡也缺能頂的上事兒的人,寶絡事兒多,也就菱紗能用,日後你好好兒的,我這個當主子的少不得還你一個一等身份。」
紋錦聽了便跪下,感激道:「奴婢在這裡謝過姑娘的恩情。一等不一等奴婢從沒再有過奢望,如今奴婢能伺候像姑娘這樣寬厚的主子已然是奴婢的福氣了,絕不敢再求什麼。有什麼事兒您儘管吩咐,奴婢笨拙,比不得寶絡姐姐能幹,但凡能用的上奴婢的,奴婢萬死不辭。」
「你快起來,好端端的說什麼死不死的。我又能讓你做什麼上刀山下火海的事兒?這會兒還有什麼比太太的身體更重要的?隻不過我更擔心另一件事……」
「姑娘可是擔心生意上的事,要不奴婢去打探一下?」
姜承梅點頭道:「雖然我幫不上忙,但總要求個心安,你想著法子聯繫上寶絡,問問到底出什麼事兒了。」
紋錦得令去了,姜承梅在房中獨處了一會兒,思前想後的漸漸就有了困意,也顧不得吃飯,就歪在床上睡了,等再醒來隻見天色發暗,看了看座鐘,已然是戌時了。瓔珞羽紗伺候著她整理了儀容,下了樓後王嬤嬤又讓綺霞去廚房給姜承梅溫了碗粥,整了兩樣小菜,吃過後姜承梅才覺得終於有了精神,正打算遣人去甄氏那裡問問情況,紋錦回來了。她果然聯繫上了寶絡,也得知了兩件大事。
甄家老爺子曾研製過一味秘葯,對治療消渴症有奇效,當年正是這味葯為甄家的杏姜界地位打下了基礎,也是這味葯為甄家和後來的琅家掙得盆滿缽滿。甄老爺子故去前將藥方給了自己的女兒甄玉潔,情濃之時琅守義曾向甄氏討要過,同行相爭之時也有人威逼利誘過甄氏,但甄氏都守住了藥方不曾給任何人,但昨日,仁心堂也推出了治療消渴症的藥丸,價格上要比濟事堂的低兩成!得了信兒的大掌櫃劉文姜立刻讓人買了一丸,研究了半天竟然發現和自家的完全一樣!這麼些年仁心堂走的和自家不是一條行醫路,怎麼就突然做出了葯?不用說仁心堂定是得了方子!
「這麼重要的東西,太太一定看的很嚴,怎會漏了出去?!定是出了內鬼!是誰?姨太太他們有沒有懷疑人?」姜承梅著急的問道。
紋錦不知道內鬼是什麼意思,微遲疑了一下,才道:「不知內宅裡的那人是誰,但這件事和王嘉盛脫不了關係。」
「王嘉盛?」姜承梅回憶了半天才想起那人是誰,「他不是在蘇州老宅?他想做什麼?」
紋錦欲言又止道:「寶絡姐姐說……這人的野心很大,他在圖謀咱們府上的錢財……奴婢知道老爺在世時藥鋪是王家當道,現今卻是劉家,也可能是在報復太太,聽說……之前王嘉盛似乎還有意……」她硬生生咽回了後面的話。
姜承梅並沒有發覺紋錦的異樣,呆了半天才問道:「太太可知道了?」
紋錦搖頭道:「奴婢不知。」
姜承梅嘆道:「果然是我不能管的。那另一件事呢?」
紋錦道:「太太從去年便在籌劃謀得一塊山地做種植花草之用,已和那塊山地的地主談的差不多了。可是不知怎麼回事,那個地主近日忽然反悔,交涉再三他說三日後在清風樓公開招標爭地,價高者得。據說參加的人都是有來頭的,其中還有江寧府最大的一家做水粉的,快雪軒的東家也會去的。太太病的起不來,這標會怎麼去?即使去了能有那個財力和那幾家爭嗎?這件事,連姨太太都拿不定主意呢。」
姜承梅頓足道:「屋漏偏逢連陰雨。母親病的真不是時候。這可怎麼辦?」
紋錦道:「聽寶絡說,這怕是有預謀的,看準了太太病倒才布的局。山地的事,隻怕和王嘉盛也有關係。」
姜承梅道:「這事兒幾人知道?」
「就是那一屋子人,還有奴婢和姑娘。寶絡說知道姑娘會不安心,所以將事情告知奴婢,讓奴婢代為轉達,隻是,這事兒不可再傳了。另外請姑娘安心,大爺和姨太太都會想法子的,總會平安度過,當下還是太太的身體康健最重要。」
「我省的。」姜承梅點頭道,「藥鋪那裡出了這麼檔子事兒,劉大夫回鋪子了,太太那裡可安排好了?」
「劉大夫留了藥方,有丫鬟們按時煎藥伺候。琉璃和珊瑚都是常年伺候太太的,姑娘儘管放心。」
「我如何能放心,都有人能將方子圖謀了去,太太的安全誰又能保證?」
紋錦聽了竟是說不出話來,姜承梅也不想再多說,她揉著眉頭暗自發愁。屋裡又沉靜下來。
琅府一連出了幾件事,姜承梅以為沒人會在意她的食譜了,沒想到第二日下午蘭亭就過來給她遞話了,說是食譜已讓劉大夫看了,改了幾樣,也寫了些葯膳的配方,已給大廚房的言嬤嬤了。這事兒了了,姜承梅估摸著杜嬤嬤那也許會有些什麼消息,又想著從那些嘴雜的婆子那裡能否探聽到內鬼的事,便帶著紋錦去了大廚房。此時廚房眾人正一邊不停嘴的胡侃一邊忙著做晚上的飯,姜承梅在門外都聽到他們的喧嘩,她沒進去而是立在窗外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