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鬼帝狂後:廢材庶小姐

121並沒有錯

  

  姜承梅此時就站在二樓的寢室,連日大雨的緣故,屋裡冷颼颼的,連火盆子都用上了。李主帳中香的味道清和纏綿,總有種欲說還休的味道。鄭嬤嬤和珍珠伺候著甄氏上床歇著,姜承梅立在一旁端茶送水,甄氏披著衣服靠在床上,拿過姜承梅遞過來的茶慢慢喝著,屋外的驚雷不斷。其他人都沒什麼話,唯有鄭嬤嬤在一旁嘮叨著說活了這麼久很少在深秋見過這樣的天氣,下了十來天的雨竟沒有停的意思,看樣子定會有災情。說了天氣,她又說新年的籌備,接著又說丫鬟們的採辦。

  鄭嬤嬤人老話多,在這樣的夜裡似乎更加羅嗦,珍珠看了她幾眼,見對方還沒意識到,她便打斷了話頭道:

  「媽媽,綉坊那裡有點事,我想同你說道說道,日間事多忘了,這會子咱們到我屋裡去吧。」

  鄭嬤嬤似乎才領會過來,老臉一紅,「正是呢,你好像提到過的。我怎忘了這一遭。」

  其實她原本留在這裡是想說另一樁事的,但看甄氏不接話,就知道今晚是說不成的了,隻得順著珍珠的話下了台,同她一起退了出去。

  二人走後,甄氏也沒留待在外間伺候的銀硃和珊瑚,於是屋裡隻剩下姜承梅,甄氏看了看她,微笑道:「怎麼這些日子你同我變得如此生分了,還不坐?」她指著床邊示意姜承梅坐下,又道:「方才鄭嬤嬤說了新年過後採辦丫鬟的事,這事兒我正好要同你說。」

  姜承梅半坐在床邊,也不接話隻靜靜聽著,甄氏繼續道:「我想給你那裡添些人,那些個小的我會另作安排。過了年寶絡就要嫁人了,菱紗怕也快了,這兩個不在你身邊怕是不行的。」

  這可太意外了!姜承梅聽了心中大震,菱紗的事她是知曉的,但寶絡又是怎麼回事?怎麼突然就要嫁人了?

  見女兒目瞪口呆,甄氏嘆了口氣道:「這些年,寶絡助我良多,我總覺著該給她找個好人家嫁了,算是沒白跟我一場,也提過幾個她沒同意。咱們府上也有一個人看上她了,托他老娘來說合此事。」

  見姜承梅仍是沒回過神的樣子,甄氏繼續道:「寶絡這些年經常去藥鋪和綉坊,難免會遇著些人。咱們府上的琅小山自從見了她就起了心思,一直向我求要寶絡,我沒準,寶絡也沒應,估摸著她和我一樣的想法,都想選個更好的。今年又提起這事兒,我看她似乎鬆動了,興許是一直沒遇到合適的人吧,前些日子又問,她竟說讓我做主,我看著這事兒怕是要成,既然兩情相悅,我何苦做惡人,於是就允了,隻說你這裡離不了她,等人接手後,他們再成親。事兒我是應了,但還沒給鄭嬤嬤和琅小山回話,隻怕她又反悔。你既知道了這件事,回去也和她說說,確認一下。」

  「我知道了。」過了半晌,姜承梅才擠出這幾個字,她覺得消息來得太突然了些,可又仔細一琢磨,跡象無處不在,原是自己疏忽了。

  「寶絡沒給你說,你也別怪她,她自己都沒定怎麼跟你說?若不是近日她家人突然起了送她去當妾的念頭,我看她也不會這麼突然就定下的。小山那孩子是個實心眼的,對她真的好,就是少了點趣味,人刻闆了些,對寶絡而言總是有點遺憾,但女人嘛,不就求個有人疼愛?你也不必太擔心,即使寶絡嫁了人,也還會在咱們府上,又不是見不到,也無需憂傷。」

  姜承梅點點頭,心裡的鬱悶還在:在這個時代,當真會這麼早結婚!琅小山是怎樣的人?能替甄氏跑外務,算是個人才了,可長什麼樣,怎麼就記不起來了……寶絡就這麼嫁了……姜承梅正在悵然若失,一道驚雷讓她忽然警醒過來,心說可不敢在這裡放鬆。於是立刻整理清楚思路,問道:「寶絡走,我還真捨不得,不過她能找到良人我是該替她高興的!有件事,嗯,我屋裡的大丫鬟要嫁人,我是不是該給銀子和陪嫁呢?」

  「自是該的,我也會給她備些嫁妝的,你自己看著給吧,不能太多也不能掉了面子。細節可以去問珍珠。」

  姜承梅應了,心裡又道:說起來珍珠也是個好女子,怎麼就耽誤到現在?她見甄氏的茶喝完了便起身去拿茶壺。這時甄氏叫住了她。「豆姐兒。」

  姜承梅停住腳步回身看她,隻見甄氏在昏黃的燈下形容嬌弱可憐,唯有一雙眼睛透著亮,有激動有彷徨還有期待。姜承梅怔住,她何曾見過這樣的甄氏,頓時有種奇妙的感覺湧了出來,她覺得下來會發生什麼重大的事情,就情不自禁的攥緊了茶盞,聽她說什麼。

  甄氏動了動身子,眼神移開了,她握著衣襟的手攥的沒了皿色,窗外一道閃電過去,屋裡一片雪亮!接著就是雷聲,噼啪一聲響,樹枝斷掉的聲音花盆碎裂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姜承梅嚇了一跳,她下意識的看向外面,紅紗窗外是墨黑一團。

  這時隻聽甄氏艱澀道:「豆姐兒,去把桌上的詩集拿來。」姜承梅聽得出甄氏這話說的底氣不足,還有些微的顫抖,她猶豫著去拿書——這是一冊手抄詩本,字跡是甄氏的,看紙張和墨跡便知是以前的東西了。姜承梅把冊子遞給甄氏,甄氏卻沒接,她說:「你給我念吧。我很想聽。」姜承梅覺得非常古怪,但她沒有理由不去念,於是重新坐下,翻開書,清了清嗓子開始念了起來。

  第一篇是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第二首是杜牧的《泊秦淮》,第三首是韋莊的《金陵圖》,然後是劉禹錫的《烏衣巷》和《石頭城》,其後全是唐人寫南京的詩,字寫的並不好,隻是橫平豎直而已。

  這些詩在這樣的雨夜,用柔細的聲音軟軟的念著,便有著說不清的悵惘凄涼之意,姜承梅越念詭譎的感覺越明顯。也就是十來首詩,並不多,很快她翻到最後一頁。

  看著這頁的字,姜承梅的眼睛像是被針刺到似地的痛,她以為自己看錯了,興許是自己在暗的光線下用眼疲勞的緣故,於是揉了揉眼,書頁上還是寫著那些字,所有的字她都認識,可她張了張嘴竟是一個字也念不出來,書落在床上,姜承梅使勁用手掩住嘴,不讓自己失態的尖叫出來,她更不敢擡頭看甄氏,也許一擡頭看到的突然就不是這個人了!

  又是閃電,閃亮了那些字,甄氏微弱的嘆息了一聲,這聲音嬌弱的像雨裡垂死掙紮的花。她輕柔的頌道:「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跡。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這是我喜歡的詩,你,也是知道的吧。」

  姜承梅有種喘不上來氣的感覺,心跳的很快,思維停滯。這份震驚讓人窒息,過了不知多久,她終於擡頭注視著對方,一字一字道:「你不是甄玉潔,你是誰?」

  甄氏還是甄氏,隻是她的表情變了,變的不同以往。她散開頭髮,挽到手裡把玩著,然後平靜的看著她,問道:「那你又是誰?」

  「你也是……穿越來的?」姜承梅試探著問。

  「穿越?什麼意思?我不是清朝人,你也不是,對嗎?」

  「你是中國人?是女人?」

  「你叫什麼,多大了,哪裡人,哪一年來的?」

  「你一直知道我的來歷?」

  「你是怎麼來的?」

  隻問不答。他們終於停了嘴不甘示弱的對視了一會兒,姜承梅深吸一口氣,她總算鎮定了些,問道:「你不信我?」

  「不信,何苦說出來。」

  「既然早就知道我的來歷為什麼當時不揭破,現在為什麼又要說出來?」

  「你是好是壞,誰知道。世態險惡至此我自然誰也不信。」

  「現在你知道了,因為覺得我還好,所以才說的?」

  「甄氏」沒說話,隻是看著姜承梅,那表情明明白白的告訴她,就是這樣!她怎能如此理所當然?!姜承梅瞪著風輕雲淡的那位同類,怒氣湧了上來。如果是自己一定馬上就會說的吧,而且會像見到救命稻草一樣撲過去以求『前輩』的安慰。她怎麼就這麼能沉住氣?姜承梅想也許是自己真的太沒城府了!她回顧了一下這幾個月的種種,這才發現處處充滿了試探。謹慎並沒有錯,不過一直被人暗中觀察,防賊似的考驗著,這滋味還真憋屈。

  「算你狠。」姜承梅長出一口氣使勁撓撓頭,放棄似的一笑,突然就脫了鞋,盤腿坐到了床上,支著下巴說:「那麼你到底是誰?」

  「甄氏」驚訝的看著姜承梅的舉動,她張了張嘴終於沒出聲,而是執拗的用眼神表示『你先說』。

  姜承梅對她的謹慎很無力,「那麼不如寫出來,交換。姓名,性別,年齡,時間,地點。」

  「甄氏」想了想點頭,姜承梅拿來了紙筆,二人飛快的寫好後,凝重著神情互相交換了字條。過了一會兒,他們不可置信的望著對方。

  「1938年?!」

  「2015年?!」

  安靜了許久,「甄氏」忽然捉住姜承梅的手急切的問道:「我們可勝了日本人?」

  姜承梅一時沒反應過來,過了一會兒才道:「你是說抗日戰爭?當然是中國勝了。」

  「真的?!」「甄氏」狂喜到手舞足蹈,這回不止聲音連她的手都在抖,她含著淚反覆自語道:「那就好,那就好……」

  1938年。姜承梅終於反應過來那是個什麼樣的年代,離她很遠也很近的年代,隻在影視作品和教科書上見過的年代。她使勁咬了咬嘴唇,發覺並不是做夢,自己也沒瘋,那麼誰來告訴她這瘋狂的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她們隔了74年居然在另一個朝代相遇了,這是什麼樣的緣分?姜承梅低頭看著紙上的字:蘇錦。女。30歲。南京人。1938年。

  甄氏流淚了。不,哭的是蘇錦,她壓抑著悲聲,肩膀聳動著。姜承梅明白為什麼,卻不能完全體會那種心情,她沉默著遞給她帕子,發了一會呆後自語般的輕聲道:「但願我沒有在做夢。」

  「我想這不是夢。」蘇錦哽咽著擦乾了淚擡起頭,平日裡的高深早已被淚水衝掉了,隻剩下解脫、無助和哀傷。

  「你是怎麼來的?」她抽泣了一下,穩住聲線問道。

  「車禍。你呢?」

  「我?」她停了停才道:「被殺。被日本人。」

  「啊……」姜承梅說不出話來。

  接著蘇錦講述了她的故事。「我叫蘇錦,出生的時候還有皇帝,年號是宣統。我的家在南京城裡,父親是做絲綢生意的,家境算得上富裕。在我前面有三個哥哥,到了我,是女兒,很被父親喜愛。女兒要嬌養,父母格外疼愛我。從小便給我請了老師教書,有國文,有洋文,還有鋼琴,繪畫,詩詞,當然還有刺繡。

  我七歲學刺繡,連綉廠裡的師傅都說這孩子有天賦,於是母親便託人去南通請了女紅傳習所的一個女先生來教我。她是沈壽的得意弟子之一,最善模擬綉,得了名師的指點,我的綉藝越來越好,在南京也算小有名氣。原本父母要送我去讀女校的,不過因為打仗又不讓我去了。我從小就跟著父親一起出入那些廠房,雖是女孩兒,但在做生意上的能力比幾個哥哥更好,賬算得清,操作那些洋機械一學就會。父親平日最愛說的就是如果你不是女孩兒該多好。我並不這麼認為,總有一天女人也可以自己做生意。

  十八歲的時候,父母為我辦了一個舞會,請了很多朋友。在舞會上我認識了羅臣,那年他二十,我們一見鍾情。他是水粉行的少東,我是絲綢店老闆的幺女,門當戶對,雙方父母都贊同這門婚事。很快我們就成了親,過了一年他接手了父親的店,我便為他管賬,也接觸到了水粉的製作,他說我是天生該做這行的料,可惜是個女子。

  結婚第三年我有了孩子,是個女兒,我們都十分喜愛她。後來我還以她的名字開了一家綉坊。就在一切都很好的時候,又打仗了,這次不是中國人打中國人,這次是日本人來了。那時的中國到處是硝煙,到處是死人和逃難的人,很快有消息說日本人要來打南京了。那是1937年11月,父親剛過頭七,他死於肺結核,我說我們該走的,去香港吧。可是羅臣說生意都在這裡,他也不信日本人來了能怎麼樣,而母親說她要陪父親,死也不會離開故土。我實在覺得不安全,但又能怎麼辦,等到想走的時候卻走不了了。日本人終於來了,那年冬天,我們都沒有度過新年,南京成了地獄……」

  蘇錦淚流滿面的說著。他們辛辛苦苦幾代人攢下的家業被強佔走了,她的女兒病死了,丈夫被槍殺,母親自殺,自己不堪淩辱開槍殺了欲**她的日本人,然後被亂刀殺死。姜承梅邊聽邊哭,她無法想象那是怎樣的悲慘。過了許久蘇錦才重新振作起來,講述了後面的事:「我以為自己死了,可是醒來卻在這裡,在古代的民居,一個小丫鬟跪在床前哭,桌上放著一段白綾,嗓子痛極了,居然還懷著孕。過了兩天這身體的記憶慢慢蘇醒了,我才知道我的靈魂到了甄玉潔的身體裡。她尋死,我活了。」

  「甄玉潔尋死?為什麼?」

  「還能為什麼。女人不都是為男人活的?她的男人,那個琅守義,佔了她家的家業,納了六房姨太太,還和客戶的女兒勾搭上了,他要再娶平妻,甄玉潔即使懷著孕也挽留不了丈夫的心。以她的性格也隻有死了。」

  蘇錦冷笑著,不用說姜承梅已然知道接下來的事,水深火熱,勾心鬥角,慘烈宅鬥,想到她當年的艱難,姜承梅由衷的說:「你真了不起。」

  「了不起?求生而已。」蘇錦自嘲一笑道:「我的境況很被動,力挽狂瀾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過有一點很明白,一切的惡隻緣於一人,就是琅守義,沒了他什麼都好說……也許是老天見我受的苦太多了,它可憐我,給了我一個天大的機會。」蘇錦微微笑著,撥弄著頭髮,望向跳動著火苗的燭台,姜承梅覺得寒意又來了。

  「那天也是這麼個天氣,又是下雨又是閃電,我被他叫去一起吃飯,很奇怪,那天他寵愛的女人都不在,他剛做了一筆大買賣,吃酒了醉,也不顧我有身孕便拉著我要同房,我哪能如他的願,便推開他要逃跑。他拿酒壺砸過來,打中了我的頭,皿流了一臉。見我流皿他好像呆了,過來看我的傷,嘴裡不停的說他最愛的還是我,娶李芳姜隻是為了把生意做大,我推不開他,隻能讓他抱著,他不停的問我是不是還愛他,是不是最愛他。他以為我會信他的話嗎?為了不生事兒,我假說還愛,他高興的說我就知道,我見他鬆了手就脫身跑開了。也就在這時他的病發作了。」

  蘇錦的語速加快了,臉上有了激動之色,多年壓抑的事終於說了出來,她覺得很爽快。而姜承梅聽的心怦怦直跳,她有預感,下來的事是隱秘。

  「琅守義有心病,在小的時候他就有這病了,似乎也是因為這病才被家裡放棄的,他母親是個入不了門的外室,生了他以後便不能再生了,就這樣被正妻攆了出來。後來母親死了,他孤身一人逃難到蘇州,發病之時有幸遇到了甄老爺子這才活了,老爺子給他配的葯很難弄,每年換季前都要服一丸,平日不能太過興奮,也要少吃酒。託了甄家的福他才能成家立業,可是就這樣,他竟然這樣對待甄家的女兒,這麼忘恩負義的東西我怎麼會救他?於是我當著他的面把葯吞了,然後告訴他,甄玉潔死了,他也要陪她一起去死。結果他真的死了,死不瞑目。」

  琅守義原來死於蘇錦的故意不作為,這算不算是間接謀殺?她怎麼能,又怎麼敢?!眼前的女子已陷入對往事的回憶中,美麗的臉在燭影裡顯的很動人。姜承梅握緊了手,好個求生而已。這個時代不是隻有賤民平民在生活裡掙紮著,連富足人家也是如此,果然是人為財死嗎?姜承梅本想問假藥的事,看這樣子不需要再問了,商家相爭,求生而已!去責備蘇錦做什麼?割肉飼鷹的是佛祖不是凡人,無限的善就是自掘墳墓。姜承梅深吸了兩口氣努力使自己淡定下來:「後來沒人懷疑你嗎?」

  蘇錦嘆息一聲,「怎麼沒有。那些女人哪個是好相與的,官府也派人來查,不過,一有鄭嬤嬤為我當人證,二有仵作證明說他是死於心病。就算他們懷疑又能如何?」

  「如意又是怎麼回事?」

  「李芳姜要害她和雪竹,是我暗中救了他們。」

  「然後你們就聯手對付那些女人了?」

  「何止是女人。」蘇錦感慨道,「還有店鋪裡的那些掌櫃。琅守義死了,人心浮動,那會兒可真是一個亂啊。也算我幸運,錢財上有李府和方冰心夫妻的支持,鋪子裡有劉文姜幫我,要不然和李芳姜的這場相爭鹿死誰手還真未可知。」

  李府姜承梅知道,有錢是一定的,「方冰心是誰?」她問。

  「也是當年和我們一起玩的,那會兒她是藥商何定山的正妻,何定山曾師從劉文姜,他們也住在蘇州,後來去了京師。」

  「蘇錦,你太不容易了。」

  一聲蘇錦,兩個人都呆了呆,蘇錦幽幽道:「多少年都沒聽過別人這麼叫我了。」

  姜承梅不好意思道:「聽你說了那麼多,我怎麼也不覺的你是我媽,不過比我大十歲罷了,以後母親什麼的還是人前做做樣子,私下我還是叫你蘇錦吧。」

  蘇錦笑了:「你還真是個孩子呢。我也就是在今天是蘇錦,過了這夜就再也不是了。琅甄氏,太太,母親,都聽慣了,何須再說前世。我的事大概就是這樣了,說說你吧。姜承梅。」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