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不會說話
聽到有陌生的男子聲音,如月嚇了一跳擡頭去看,隻見一個穿灰衫的男子正坐在橫樑上,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她不知道這時是該大喊救命還是該往下跑,就這麼獃獃瞪著他。隻聽那男人道:「咦,你是那個不會說話的女娃兒,都長這麼大了,你現在住望月樓?哦,我怎忘了,你不會說話。」
聽這語氣,這人是認識琅豆兒的,難道是熟人?可是,哪有熟人會這樣出現?而且還潛進了女孩兒的閨房,不會是什麼怪大叔吧?!
「你是誰?」她問,「你認識我?我怎麼沒見過你?你怎麼進來的?怎麼……」她指了指梁,「上去的?」
男人愣了下沒答話,從樑上一縱而下輕若狸貓,落地之時悄然無聲。站的近了,如月才看清他的長相。約摸四十多歲,中等個子,挺拔瘦削,灰色的單衫,湖色的腰帶,腰裡掛著一個葫蘆,面色略黃,眉眼間有點慵懶,嘴角帶著笑,笑紋很明顯,顯然這是他常做的表情,這人長得最好的是鼻子,原本有些平淡的臉,由於有個高挺的鼻子立刻顯得深刻起來。
對方也打量著如月,有點好奇,慢慢的好奇就成了驚詫,他仔細打量如月的臉「咦」了一聲。
「你是誰?!」如月的語氣開始不善,看來真是怪大叔呢!
「怎麼不一樣了?難道記錯了?」他疑惑的自語,忽然問道:「你不是琅豆兒,你是誰?」
如月第一反應便是他怎麼知道!還未來得及想措辭又聽那人道:「莫不是萬中無一的事兒發生了?」他狐疑的又打量那張警惕的小臉,「還是人,不過……」他說著居然拉過如月的手,完全不顧禮教。如月正想喊:你這個狂生!然後尖叫。卻聽男人驚詫道:「居然命理變了,真是天意!」說完他低聲笑了起來,「賤骨轉青雲,神仙命。」
如月聽得完全不解,她瞪著對方威脅道:「大叔,放手,要不然我就要叫了。」
那人鬆開手仔細端詳著她,「你是濟蘭的妹妹,琅豆兒。該有十歲了吧,我上回見你的時候是前年了,那會兒還癡著,隻怕是不記得我了。」
「你是誰?」
「我是濟蘭的師傅。」
如月驚了一下,她張著嘴,很沒有禮貌的指著對方道:「你就是我哥哥的師傅?!」她上下打量著對方,從頭到腳,很樸素,嗯……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你為什麼到這裡來?這是我的閨閣,男人是不能來的。」
「我以前曾暫住這裡,今日路過江寧便過來看看我那個徒弟,見他在上學我就來這兒了,沒想到你住進來了。你什麼時候好的?」
如月猶豫了一下道:「前段時間。你真是我哥哥的師傅?你叫什麼?」
男人好奇的看著警惕的女娃,「果然是才好嗎,膽子到大,真不像個姑娘。」
聽到這話她甚是不樂意,脫口道:「姑娘該是怎麼樣,要是我大叫了你不就完了,所以還是感謝我不像個姑娘吧。」
「叫?你不會有機會的。」說著他揚了揚手,如月隻覺肋下一酸,正想責問,忽然發覺自己開不了口了!她驚的臉都紅了,指著對方做口型:快讓我說話!
又是隻揚了揚手,如月啊的出了聲,她驚疑不定的瞪著眼,「點穴?」
「你知道點穴,濟蘭教你武功了?」
「射箭算不算?」
男人笑了,如月覺得這人笑起來還挺好看的,不過她始終覺得他實在不像濟蘭的師傅,於是又問道:「你真是我哥哥的師傅嗎?」
「我就這麼不像?好了,回答我,方才你在做什麼?」
如月轉了轉眼珠,「玩。」
「我看著倒像是練功。」
如月聽了有點想笑,起了調侃的心便胡謅道:「是功夫,叫瑜伽,從印度傳來的。是一位大嬸教的,江湖人稱碧眼狐狸。」
「沒聽過。不過若想學功夫,我倒是能教你,想學嗎?」
「為什麼,因為我哥是你徒弟,買一贈一?」
男人搖頭,和藹道:「結個善緣罷了。」
「善緣?」
男人笑而不答,如月想了想道:「哥哥的功夫很好,可見你是個良師,說不定還是宗師。不過,我不學。」男人又好奇了,便問:「為何?」
「練武術會長不高的,而且女人練的像男人,太難看了。」
縱然男人一貫淡定,但聽到如此言論,他囧了。隻聽這古怪丫頭又道:「對了,你會詠春拳嗎?教我這個吧,我就學架勢。」
那男人一項自負精通各家絕學,可這詠春……他怎麼也想不出這詠春拳是哪門哪派的,隻好道:「我不曾聽說過。不過到有一套劍法適合女子學,叫做落英劍法。」
如月一聽便又啊出了聲,脫口道:「你姓黃嗎?」
那男人不解,「不,怎麼這麼問。」
如月拍著兇道:「嚇死我了,幸好不是。對了,除了劍法有沒有適合女子學的雙截棍棍法?」他又一次覺得自己孤陋寡聞了,為何這丫頭說的自己都不知道,難道所學真有遺漏?
「算了算了,你也別想了,我就是一說。那劍法學學也無妨。」她吐了吐舌頭,怎麼忘了那些都是後世的東西,這會兒估計還沒呢。
男人咳嗽了一下道:「學武對你有利無害,若不是和你有緣,加之你的身骨不錯,我是不會教的。不過,你隻能算我記名弟子。」
如月無所謂的點點頭,心說他怎麼和算命的似地,結緣?嘿。她問:「那麼,既然不是師傅,那叫你什麼呢?」
男人道:「你叫我文先生就可以了。不過我教你習武之事不可告知旁人。」
見如月點頭,文先生便走到桌前拿過一把玉如意,「看好了。」
說完他就當場演示起來,如月仔細看著,心說這位還是個急脾氣呢。但她很快就在沒胡思亂想,文先生以玉如意當劍,瀟灑之極的施展劍法,輕靈中帶著嫵媚,迅捷裡又有柔美,這算得上是劍舞吧,如月覺得他耍的好看極了,現世她見同學司徒平江舞過劍,已經很驚艷了。可跟這人比,就如淺溪遇大海,差了太多的氣勢和韻緻。若是等自己學會了,衣帶翩翩,廣袖輕舒該有多美!
文先生收了勢,便問如月記住了多少,她不好意思道,「不多,剛才看的呆了。我耍一下,你看。」說著她也不換鞋,在地毯上空手比劃著,也舞了一場,遇到忘了的文先生就在旁指點一下,如此三回,她便都記住了。
文先生點頭道:「不錯。」如月剛有些得意,隻聽他又道:「你哥哥從來都是教一遍就會,不用太自滿。你不過是學了架子,再深些的就讓濟蘭教吧。」
如月臉一紅,暗道,濟蘭小哥真是神人耶,他們不就是現實版的風清揚和令狐沖嗎?天縱奇才?怪不得當初常無殺要收他為徒呢。一想到常無殺,她便想給文先生說,可又不知道濟蘭想不想讓他知道,正猶豫著隻聽文先生道:
「午間你去濟蘭那裡,讓他來這兒,我有話要問他。」他說著停了停又摸了摸鼻子問道:「有什麼吃的嗎?」
這日上午,杜嬤嬤覺得很奇怪,姑娘居然自己來竈間拿吃食,要的分量竟還不少,說是昨兒沒吃飽。可她記得姑娘吃了一碗粥的,平日裡姑娘跟她總說起養生減肥什麼,今兒是怎麼啦,難道是餓的太過?不行,以後一定得讓姑娘吃飽飯,養的壯壯實實的才好呢。
此刻的如月正手托著兩腮,盯著文先生吃飯,她發現這人很奇怪,完全不講禮教,居然能這樣怡然自得的坐在閨閣裡吃肉喝酒。不過有好酒量的人大多人品不錯,這是她看武俠小說的體會,看對方吃喝的香她也忍不住了,拿過筷子也夾了兩口菜,自斟了一杯惠泉喝了起來。文先生喝酒的手停住了,他詫異的看著眼前這個小女娃竟喝起了酒,看著架勢是做慣的。他的嘴角抽搐了一下,這女娃當真奇怪極了不過也很有意思,將來更是值得期待。如此想著他一飲而盡杯中之酒。
話說酒過三巡,如月的話便多了起來。她再難掩好奇之心,問東問西起文先生和琅家的淵源。原來這文先生早年曾被真的甄玉潔救過,養了半年多才能下地又調了一年方痊癒了,為避開仇人就在藥鋪隱了三年,除了少有的幾個知情人旁人都道他是雇來的夥計。
離去之時文先生留話說以後會私下來教濟蘭,果然他都是來去無蹤隻有濟蘭知曉。文先生武藝超群,精命理也通鬼神之事,算得當世高人。他早看出琅守義短命,甄氏此生凄苦,指點過幾次,怎奈命由天定半點不由人,甄氏尋死那日他因事耽擱,待再來了卻發現這女子的命運已變,本想帶她走,一算之下方知天意如此,甄玉潔乃一件大事的重要關節,無奈之下他隻得暗裡送了不少銀錢,助甄氏度難。等再來看到琅守義已死,琅豆兒出生,一時興起便為新生兒起了一卦。
這一算饒是文先生也是大驚。他從未見過這樣的賤命,以父母命養己命,兒時癡獃少時為娼,活不過二十,死於**。隻是,命裡有紫薇星隱亮,並不顯著。這算是萬中無一的變數,常人命輕,非帝王將相不可承此星運,這女娃非帝後之像哪裡又能改命?後來他聽說甄氏攜女遇到道士的事,心裡便又起了猜測之心。直到見了真身,他才知道這世上沒什麼是不可能的。
如月並不知道這些,文先生隻是告訴她甄家有恩於己罷了。她哪裡會想那麼多便又問起江湖事,文先生就撿有趣的給她說。如此很快便到了午間,如月讓寶絡請濟蘭來此吃中飯,並不讓丫鬟們上來伺候,寶絡見慣姑娘行事也不見怪,便自去了。很快濟蘭就來了,待上了樓,一眼見到笑嘻嘻的妹妹和師傅,他們居然坐在一處吃酒聊天!少年頓時驚的出了一身冷汗!他快步上前跪在文先生眼前,磕頭道:「徒兒見過師傅。」
「你起來。」
濟蘭起身後微低著頭神色謹慎,知道師傅的脾性他並沒有去指責妹妹無狀。文先生起身便向濟蘭探出一掌,濟蘭也是往前一推,二人你來我往,動作並不快,如打太極般慢而沉穩,二十多個回合後,濟蘭的額上便見了汗。文先生收手一笑道:
「內力見長。很好。」他頓了頓:「你能讓常老頭如此狼狽倒也不丟我的面子。隻是顧雲居然會出手相助倒是奇了,他那人向來自私圖利。」
原來文先生知道攬月樓的事了,莫不是要替濟蘭出頭?如月立刻豎起耳朵聽,隻聽濟蘭道:
「師傅對顧大哥,呃,顧當家的有救命之恩,他向來知恩圖報,而且小徒與他也算知交,見我遇險他才會出手。」
文先生冷笑道:「知恩圖報?嘿嘿。不用讓他還這份情,送他去慕容那裡我已然後悔了,唉。你也不必跟他太親近,這人劍走偏鋒,運私鹽販銅金,既和綠姜中人不清不楚,又和官府中人過從甚密。和他太近隻會惹禍上身,另外,你……」他想說什麼忽又停住,皺眉嘆了口氣道:「總之,好自為知吧。」
文先生看了眼如月,如月立刻站了起來,他對濟蘭道:「我已收了你妹妹為記名弟子,教了她一套落英劍法,日後除本門武功,其餘的她若想學你就教她吧。」濟蘭顯是吃了一驚,擡頭看到妹妹得意的樣子,他皺了皺眉應了,又問:「師傅要在江寧待多久,若不嫌棄就住在徒兒家中,我母親也甚想念師傅,可否一見呢?」
文先生道:「我也隻是路過,一時興起過來看看你。為師另有要事不會久留。你母親也用不著見了,知道她好著便是了。隻是有句話要轉告她,京師不可涉,避之。」
濟蘭悚然一驚,如月也呆住了。他們還未反應過來,隻聽文先生嘆息道:「塵世繁雜,雖是盛世,晦暗處同樣妖魔橫行,枉自清清又怎耐得住情之羈絆,唉,命也。丫頭,你我今日能見也是緣分,」說著他取下手腕上的一串珠子交給了如月,「這是我的一個朋友相送,能驅妖辟邪保人平安,隨我也有十年了,就送你了。」
如月辭不敢接,文先生道:「我看你也是不拘俗禮之人,何須推脫。」如月聽了便稱謝接過珠子,仔細看去,原來是一串佛珠,小葉紫檀手串,18顆珠子,上面刻著經文,由於戴的時間長,描金部分已有磨損,仔細辨識刻得是心經。如月人小手腕纖細,雖然一見心喜但並不能戴住,隻得拿在手裡。她從櫃子裡取出一條發繩道:「來而不往非禮也,先生,這是我送您的,是我自己編的,本來要送給哥哥的,可是您要走,就先送您了。」
文先生含笑接過也謝了她,對濟蘭道:「為師此次遠行,不知歸期,你擇日去毗盧寺將我留在那裡的書取回來參看一下吧,那算是我半生武學心得了。」
濟蘭忙跪倒叩頭極盡挽留,文先生也不看他,隻把玩著那發繩自語道:「漂泊無尋處,一朝青雲路。經年華髮斷,誰雲桑落洲。彈劍坐古剎,逝者如斯夫。乘風自南去,從此了餘生。」
詩意簡單,一字一句都能聽的明白,文先生聲音極低,在這冬陽正好的正午,如月從心裡竟生出了些凄涼,她不禁脫口問道:「您還回來嗎?」
文先生笑道:「想去便去,想來便來。你們多保重。」說完,他輕巧地從窗戶中躍了出去,轉瞬便不見了蹤跡。
文先生離去,屋內寂然許久,等回過神來如月才忙去扶哥哥起身。見濟蘭的神色,她想問的話的也說不出口了,乖巧的住了嘴。濟蘭的眼神落在她的手腕上,佛珠襯著纖細的皓腕更顯得古樸,他發了一會呆,忽道:「落英劍法你學得如何,使來我看。」
如月見他似是放下了,便端端行了禮道:「是,師兄。」
文先生來訪的事,濟蘭當天便給甄氏回了,隻說了師傅遠遊,聽聞傳話甄氏也是驚懼,看了眼如月,後者微微點頭,甄氏知道這位先生的神通,她原對如月的話將信將疑,未料連文先生也這般說法,於是便更信了幾分。到了夜裡她喚來如月詳盡的問了,如月將收徒的事說了又細說了當時情狀,甄氏沉默良久,看了看佛珠道:「文先生何等樣人,他竟能說與你結善緣又贈隨身之物,可見你的將來絕不會尋常。是好是壞兩可間。」
如月聽了心裡一突,尋思片刻不甘心道:「他也許就是一說,說不定是看在濟蘭哥哥的面子上教我點防身的手段罷了。再說,已是多活一場了怎樣都要過好!尋常和不尋常若都當它是平常事,以平常心應萬變,誰能拿我如何?」
甄氏聽她說的孩子氣便笑了,但心裡的陰雲卻不曾散去。
文先生走後兩日便是臘八。不同於現世,在這個時代一入臘月年便算開始了,臘八這日的首份粥是從雞鳴寺求來的,名曰七寶五味。為沾福氣人人盡嘗,如月也吃了一小碗,說不得好不好,大約是蘿蔔快了不洗泥感覺淡淡的。還是在杜嬤嬤統領下自家大廚房熬制的粥味更佳,四口大鍋,分做鹹甜兩種,配料不下二十味,除了常用的紅棗桂圓蓮子松子,居然還有荸薺胡桃仁栗子木耳。鹹味的再放青菜,去糖放鹽,稱的上真正意義的七寶五味了。如月回憶起現世過臘八時大學裡的食堂也有做粥,隻放數種豆類和幾顆蓮子而已,味道真是不怎麼的,所以大家都買罐裝的一吃應個景兒罷了。此間臘八粥的製做工藝繁瑣對如月而言實在是稀罕極了,她很有興趣地跟著杜嬤嬤學做粥,還按著北人的習慣腌制了臘八蒜,待到過年時佐餃子吃。
臘月離年日近,這時節和現世一樣,凡過新年要用到的年前都已上了架鋪貨,隻是物價昂貴人工費也高的緊,難怪有『臘月水土貴三分』的說法。幸好多數用品如意早就做了準備,提前備下了,除了應景的到也沒多花什麼錢。
琅府內宅由如意和珍珠領頭置辦,籌措過年的費用,買年貨,做新衣,安排敬神祭祖。府外自是由甄氏總理,借貸債務的理清,管事佃戶花農的照應,送禮請客諸多事宜她皆要操心到。琅府府小人少,並不類其他深宅大院的規矩眾多,即便這樣幾處幫忙的如月也忙的不停點。各院的丫鬟們每日一起早便開始撣塵打掃,另有粉牆的,糊紙的,貼窗花的。琅家沒有宗祠,琅府長公子就令僕人在供堂打掃,拾掇供器,請神主置紙馬香錁,連房上屋檐瓦當的都要拾掇凈。如月本以為過了臘八濟蘭雪竹就會放年學,未料陳南山一句明年科考,爾等要加倍努力,便斷送了他們玩耍的機會。私下裡濟蘭對妹妹解釋,專館隻在除夕上元各放幾日假而已,誰家都是如此,陳夫子算不得苛刻。於是乎這段時日琅府內外上下皆是忙碌。
正月裡忌針黹。如月抓緊時間做荷包打絡子,原要送濟蘭的發繩給文先生了,她便又編了一條,放在才綉好的荷包裡,石青底拐子紋香囊,巴掌大,可是費了老神了,待做好了看著倒也還不錯。如月給雪竹打了條如意平安流蘇絡子,她記得他常年戴一塊青玉圓形腰佩,那顏色配這絡子會很好看。甄氏和如意的禮物她早已準備好,一個是詳盡的vip創意,一個是茶具一套。給丫鬟婆子也都備好了紅包,竟是人人有份。現世父親曾教她說,禮多人不怪,被人惦記著誰都會高興。如月深以為然。
這日,如月抽空跟著流蘇學剪窗花。流蘇她人不美,平日也不多話,做事並不活絡,隻對交待的事做的很認真。綺霞羽紗這幹小丫頭欺她是新來的又無靠山,沒少指使她做事,流蘇就手便做了,也從不在如月跟前點眼藥,雖然姑娘待她頗有另眼之意。這另眼便是因為老鄉的緣故,如月喜歡聽那熟悉的方言,並不讓她改口音,但流蘇卻盡量學說南京話,免得總被人笑話,一來二去說的反而更加不倫不類,沒少讓院子裡的丫鬟們笑話。
這流蘇有一雙巧手,尤以剪窗花為最,或圓或方或刻或撕隨心所欲,朱紅的成品窗花美麗至極。家貧的緣故她並沒有系統地學過針黹,但她納的鞋底誰用誰舒服,縫補之類更不在話下。如月問她會不會做麵食,流蘇點頭,想了一會子方又加了一句:「這嘎達的麥子不行,面哈他的很,也莫有辣子,醋太甜。」如月聽了激動的眼淚都快下來了,一看就是行家呢!於是更加願意帶著她。